不擇手段騙取好漢上梁山 宋江為什麼最後選擇招安
有人評價,一部《水滸傳》,前半部寫的是造反,後半部則完全是投降,可以說是「成也宋江,敗也宋江」。這就要說到招安了。其實水滸好漢對宋江又愛又恨,都跟這個招安有關。對於宋江來說,他覺得以他的能力,這條路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而且他可以把他的那些弟兄帶到一條康莊大道上去,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給他們一個安定的家園。
宋江在梁山泊上豎起一面大旗「替天行道」,其實就反映了他希望為朝廷效忠的一種願望。因為在他看來,似乎是現在朝廷奸臣當道,不能夠「替天行道」,也就是替天子行道,所以必須得由我們這些人來完成替天行道的使命。但是,梁山上的這些人,是農民起義軍,跟朝廷就不是一心。有朝一日,突然被朝廷招安,朝廷的不信任肯定是始終存在的。而且在朝廷的眼睛裡,宋江這撥人永遠是異己分子,這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跟朝廷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這種內在的落差就越明顯,而且這樣的鴻溝就會逐漸地擴大。
在招安這個問題上,宋江態度的堅決那是有目共睹的。就連李逵這樣跟他情分最重的兄弟,在菊花大會上反對他去招安的時候,竟然要殺掉李逵。還有對待高俅。活捉高俅以後,本來像林沖、楊志這些人對高俅簡直是恨之入骨。但是宋江為了招安,不但不殺高俅,反而納頭便拜,口稱死罪。那當然會讓人感覺到心裡面不舒服。
還有就是在招安以後打方臘,打到最後的結果是一百零八將只剩了三十多個人。整個過程肯定是怨聲載道,越打大家對宋江的恨就越多,對宋江的愛就越少。宋江一方面創建了梁山大業,可另一方面,他又親手毀掉了梁山大業。這可能是梁山好漢對宋江又愛又恨的根本原因。
有人評價,一部《水滸傳》,前半部寫的是造反,後半部則完全是投降,可以說是「成也宋江,敗也宋江」。這就要說到招安了。其實水滸好漢對宋江又愛又恨,都跟這個招安有關。對於宋江來說,他覺得以他的能力,這條路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而且他可以把他的那些弟兄帶到一條康莊大道上去,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給他們一個安定的家園。
宋江在梁山泊上豎起一面大旗「替天行道」,其實就反映了他希望為朝廷效忠的一種願望。因為在他看來,似乎是現在朝廷奸臣當道,不能夠「替天行道」,也就是替天子行道,所以必須得由我們這些人來完成替天行道的使命。但是,梁山上的這些人,是農民起義軍,跟朝廷就不是一心。有朝一日,突然被朝廷招安,朝廷的不信任肯定是始終存在的。而且在朝廷的眼睛裡,宋江這撥人永遠是異己分子,這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跟朝廷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這種內在的落差就越明顯,而且這樣的鴻溝就會逐漸地擴大。
在招安這個問題上,宋江態度的堅決那是有目共睹的。就連李逵這樣跟他情分最重的兄弟,在菊花大會上反對他去招安的時候,竟然要殺掉李逵。還有對待高俅。活捉高俅以後,本來像林沖、楊志這些人對高俅簡直是恨之入骨。但是宋江為了招安,不但不殺高俅,反而納頭便拜,口稱死罪。那當然會讓人感覺到心裡面不舒服。
還有就是在招安以後打方臘,打到最後的結果是一百零八將只剩了三十多個人。整個過程肯定是怨聲載道,越打大家對宋江的恨就越多,對宋江的愛就越少。宋江一方面創建了梁山大業,可另一方面,他又親手毀掉了梁山大業。這可能是梁山好漢對宋江又愛又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