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將軍回憶竇樓村之戰:新四軍打響東征第一槍
1938年9月,根據毛澤東主席電令和周恩來、葉劍英的指示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溝組建了370多人的新四軍遊擊支隊,9月30日從竹溝出發挺進豫東。10月11日在西華縣杜崗與豫東抗日遊擊第三支隊先遣大隊會師,整編為新四軍遊擊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吳芝甫任副司令員,張震任參謀長,肖望東任政治部主任,24日東渡新黃河,跨越淮太路,26日行至距淮陽城東北約20公里的竇樓村附近宿營。次日晨,部隊突然遭到日軍偷襲,司令員彭雪楓當機立斷,迎戰敵人。戰鬥中,參謀長張震手持機槍率部隊正面反擊,彭司令隨三大隊七中隊由馬菜園東南向敵左側突擊,經兩小時激戰,斃敵酋林津少尉以下十餘人。 此戰,參謀長張震、參謀程朝先、排長姚克等五人光榮負傷,排長嚴履泰為國捐軀。新四軍遊擊支隊首戰告捷,打擊了日偽囂張氣焰,提高了部隊的士氣,揭開了豫東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的序幕,在新四軍戰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張震將軍回憶起這次戰鬥的經過,仍然激情滿懷。他回憶說:
部隊是9月30日出發的,人員不足400人,開進途中在西華縣杜崗與先期到達的第一大隊以及我黨在豫東剛剛組建的抗日武裝會師並進行了整編,整編後新四軍遊擊支隊下轄三個大隊,共一千餘人,彭雪楓同志任司令員兼政委。這樣一支武器很差,缺乏訓練、缺少平原作戰經驗的新部隊,擔負起了東進抗日的任務。
竇樓村戰鬥是一個遭遇戰,當時並沒有準備打這一仗。我們遊擊支隊於10月24日渡過新黃河進入敵後,26日到達竇樓村及其附近地域宿營,準備次 日上午出發,繼續向鹿邑方向挺進,27日清晨,部隊剛剛吃過早飯,正準備集合出發,忽然聽到哨兵警戒的槍聲。我趕忙登高一望,只見公路上塵土飛揚。日軍有 騎兵、有汽車、還有一些偽軍正向竇樓村撲來。彭雪楓同志到寨牆上進行觀察後,即令直屬隊在寨內集合待命,各大隊按宿營地部署展開。彭雪楓同志自己帶領警衛 連出寨偵查。我隨他一起帶著部隊來到竇樓村西南的一片墳地,依托有利地形,散開正面打擊敵人,支隊東進抗日的第一仗就在這裡打響了。在這之前,日偽軍經常 出來姦淫搶掠,從未遇到過抵抗,這次槍聲一響就把他們打得暈頭轉向,紛紛就地臥倒對我射擊,雙方形成對峙。
當時遊擊支隊有不少新戰士殺敵報國的士氣雖高但 畢竟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心情有些緊張,在敵人還沒有靠近時,就急於開槍,土槍的槍栓又拉不動,個別人就開始驚慌。我趕忙命令部隊就地臥倒,敵人不到跟前不要開槍。我還看到有個新戰士在慌亂中連機槍也不會打了,我就接過他的輕機槍向敵人掃射起來。蘇聯造的機槍非常好用,精度高,一下子就打亂了敵人的隊形,同時也吸引了敵人的火力,他們集中火力向我射擊。因為當時部隊隊形密集,又要離彭雪楓同志遠一點,不能把火力引向他,所以我打完第一盤子彈後沒有轉移陣地, 換上第二盤彈夾開始射擊時,我感覺右腿突然一麻,一股熱血往下流淌。我知道是負傷了,但沒有做聲仍然繼續射擊,繼續指揮戰鬥。這時彭雪楓同志命令第三大隊 從東南向西北敵後攻擊,包圍敵人。三大隊副大隊長吳守訓同志是有名的神射手,他原在睢縣地方團隊帶過兵,練就了百發百中的本領。他帶著部隊衝上去,一槍就撂倒一個敵人。日軍正面攻擊受挫,側後又受到夾擊,陣腳就亂了,馬上拖著屍體載著傷兵逃跑了。這次戰鬥歷時約兩小時,擊斃擊傷日軍10餘人。打掃戰場時, 我們找到了敵人遺棄的軍帽和指揮刀,才知道擊斃了日軍一名少尉,名字叫林津。敵人逃回淮陽,因為我們對淮陽的情況不明,也未作追擊。部隊稍事休息後,繼續向鹿邑前進。當時老百姓飽受日寇的蹂躪,盼著我軍為他們報仇,看到我們打了勝仗,十分高興,爭著為我軍抬傷員,不停地往戰士口袋裡塞雞蛋,深刻地表現了軍民的魚水情誼。
這次的竇樓村戰鬥儘管並不算大仗,但此戰在當地的影響卻非常之大。因為這是新四軍遊擊支隊東征後的第一仗,也是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豫皖蘇邊區同日軍打的第一仗。初戰的勝利,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擴大了我黨我軍的政治影響,鼓舞了當地群眾的抗日熱情,許多年輕人紛紛要求參軍,一些地方武裝也積極向我軍靠攏,從而為更加廣泛地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