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五大王牌之首是哪軍?從威風凜凜到威風掃地
國民黨整編74師1937年8月在武漢成立,初建時為74軍,1946年改編為整編為74師。它是國民黨「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有著一系列的輝煌:「御林軍」、「抗日鐵軍」、「虎賁師」,並榮獲國民黨最高獎勵「飛虎旗」。日軍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深為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指所轄51師、57師、58師,皆以「5」開頭)。美軍顧問團曾有過「中國國軍只有74軍能打」的讚譽。1947年解放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進行整編改造,後改為整編第七十四師,張靈甫任職師長,於5月8日在孟良崮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全面合圍。經過四天激戰,整編七十四師在5月16日全軍覆沒。那我們來看看誰曾經統領過這樣一直傳奇的部隊。
在國民黨軍界中,俞濟時是一位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出生於浙江奉化,與蔣介石是同鄉,又是黃埔一期畢業生。憑著這兩條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加上他為人機警、精明幹練,深受蔣介石的青睞。從1925年東征時期起,蔣介石就一直把他帶在身邊擔任貼身侍衛。短短幾年中,俞濟時就從侍衛大隊的排長躍升為警衛第一師師長,並一度擔任南京警備司令。其晉陞速度之快,令人歎為觀止。抗戰爆發後,俞濟時又指揮七十四軍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和武漢會戰等戰役,轉戰大江南北,期間,隨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抗戰勝利後,歷任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長、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總統府第三局局長。1949年去台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總務主任、侍衛長。逝於台北。
王耀武1904年出生於山東泰安上王莊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只上過幾年私塾。1924年11月,王耀武南下廣州,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三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團長。1933年6月,蔣介石向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王耀武所在的三十二旅在宜黃陷入了紅軍的重圍。旅長楊天民十分恐慌,準備棄城突圍,王耀武勸阻說:「紅軍善於攻點打援,我若突圍,必遭全殲,如若死守,或可倖存。」結果,王耀武與楊天民率全旅堅守宜黃24天,始終未被紅軍攻破,創造了出乎蔣介石意料的「奇跡」。戰後,蔣介石親自召見了王耀武,對其慰勉有加,當即提升王耀武為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王耀武對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由於王耀武在內戰中戰功卓著,1936年8月,他又晉陞為五十一師師長。
抗戰爆發後,王耀武總算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率領五十一師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中打得十分出色。1939年6月,蔣介石在重慶召見了王耀武,對他任五十一師師長期間的戰績大加讚許。這樣,王耀武這普通的農家子弟,終於登上了七十四軍軍長寶座。在抗日戰爭中,以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戰績最為卓著,被贊國民軍長的山東漢子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軍抗日鐵軍的稱號,七十四軍被授軍中最高獎品——飛虎旗,王耀武本人亦受軍隊最高勳章。
王耀武1904年出生於山東泰安上王莊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只上過幾年私塾。1924年11月,王耀武南下廣州,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三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團長。1933年6月,蔣介石向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王耀武所在的三十二旅在宜黃陷入了紅軍的重圍。旅長楊天民十分恐慌,準備棄城突圍,王耀武勸阻說:「紅軍善於攻點打援,我若突圍,必遭全殲,如若死守,或可倖存。」結果,王耀武與楊天民率全旅堅守宜黃24天,始終未被紅軍攻破,創造了出乎蔣介石意料的「奇跡」。戰後,蔣介石親自召見了王耀武,對其慰勉有加,當即提升王耀武為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王耀武對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由於王耀武在內戰中戰功卓著,1936年8月,他又晉陞為五十一師師長。
抗戰爆發後,王耀武總算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率領五十一師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中打得十分出色。1939年6月,蔣介石在重慶召見了王耀武,對他任五十一師師長期間的戰績大加讚許。這樣,王耀武這普通的農家子弟,終於登上了七十四軍軍長寶座。在抗日戰爭中,以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戰績最為卓著,被贊國民軍長的山東漢子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軍抗日鐵軍的稱號,七十四軍被授軍中最高獎品——飛虎旗,王耀武本人亦受軍隊最高勳章。
施中誠,字樸如,安徽桐城人。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畢業。施中誠童年喪父,稍長到山東投靠伯父施從濱,1920年入保定將弁學堂,1923年畢業後,在施從濱部下任見習排長。1926年春,施中誠由排長被提升為團長,三年後,再升煙台警備司令。1931年,施中誠任旅長,1937年升任師長。七七事變後,駐防廣西。1941年升任第一百軍少將副軍長、軍長。1943年春,調任陸軍第七十四軍軍長,駐防湘西常德、武岡、洪江一線。1945年5月湘西大會戰,施中誠親臨前線指揮,配合王耀武所屬5個師,同日軍3個師團,血戰雪峰山下,斃敵數千,繳獲大批槍炮、彈藥。湘西大捷,重創日軍先頭部隊,使之不敢冒然西進。七十四軍一時軍威大振。1945年12月,七十四軍接受衡陽一線日軍投降。次年春,駐防南京。施中誠任南京警備司令。
1946年秋至1948年冬,施中誠任國軍第十八集團軍副司令,第十一綏靖區副司令。其間捐資在家鄉桐城砂子崗創辦述德小學。1948年9月22日晉陞陸軍中將。南京解放前夕,攜古稀老母、妻侄家小由香港轉赴台灣。後任國民政府台灣中部防守司令部中將副司令。1959年離開台灣,偕妻長住美國洛杉磯,1983年逝世。
張靈甫,陝西省長安縣人(現西安市長安區)。張靈甫是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也是王耀武的愛將。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後因殺妻案發,為避時議改名張靈甫,字鍾麟。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日本集結最精銳的部隊,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王耀武向蔣介石進言,請求釋放張靈甫。蔣介石應允了。張靈甫方得以返回部隊戴罪立功。第七十四軍組建時任第三O五團團長。1938年9月,張靈甫在江西德安參加萬家嶺戰役,他親率一支敢死隊,從張古山背面的懸崖絕壁登上頂峰,奇襲日軍,一舉奪得了這個制高點並堅守5晝夜,打退日軍數十次反撲,為萬家嶺大捷立下大功。戰後,張靈甫晉陞為七十四軍五十一師一五三旅旅長。
1939年3月,在反攻南昌的高安戰役中,張靈甫右膝中彈骨折,繼續指揮作戰。此後,在1939年9月的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3月的上高會戰和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張靈甫屢立戰功,先後任五十一師步兵指揮官、五十八師副師長、五十八師師長等職。抗戰勝利後,張靈甫升任該軍軍長。1946年4月20日,任第七十四軍軍長兼首都警備司令。1946年5月至6月,第七十四軍整編番號更為陸軍整編七十四師,遂改任陸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內戰爆發後,他率領整編七十四師進攻新四軍和蘇北、蘇中解放區,先後佔領了淮南、淮北、蘇中、蘇北等地,一直攻到山東。最終在1947年5月因孤軍冒進,且被其他友軍部隊背後捅了一刀,孤立無援,被華東野戰軍於孟良崮合圍,自殺於山洞中。
1947年夏,國民黨以在戰前劃撥給整編七十四師,但在後方臨沂未及參戰的3個新兵團和榴彈炮營為基礎,重建了整編七十四師。下轄整編第五十一旅和整編第五十八旅,邱維達任師長。1948年9月整編七十四師改稱第七十四軍(轄第五十一師、第五十八師),改任軍長。淮海戰役中,該軍劃歸邱清泉第二兵團戰鬥序列,在陳官莊地區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殲,邱維達被俘虜,入華東軍區解放軍官團學習。1950年初分配到華東軍政大學任教。後任江蘇省政府參事室參事,江蘇省政協委員、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