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子女有哪些?康熙子女們的人生結局如何
康熙皇帝的子女有哪些?
皇子
愛新覺羅·承瑞(長子,康熙九年二月初一-康熙十年四月)
清-胤祥(和碩怡賢親王)
愛新覺羅·承祜(次子,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
愛新覺羅·承慶(三子,康熙九年二月初一-康熙十年四月)
愛新覺羅·賽音察渾(四子,康熙十年十二月二十五-康熙十三年正月)
愛新覺羅·長華(六子,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康熙十三年四月初六)
愛新覺羅·長生(八子,康熙十四年六月二十一-康熙十六年三月)
愛新覺羅·萬黼(九子,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康熙十八年正月)
愛新覺羅·胤禶(十二子,康熙十八年二月二十-康熙十九年二月)
愛新覺羅·胤禹(十九子,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康熙二十三年六月)
愛新覺羅·胤禨(二十四子,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六-康熙三十年三月)
愛新覺羅·胤禐(三十三子,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康熙五十二年二月)
以上各子幼殤,未序齒
皇長子,愛新覺羅·允禔(五子,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固山貝子,原名愛新覺羅·保清 。康熙三十七年封直郡王,四十七年革,雍正十二年卒,按貝子例葬。母惠妃;
皇次子,愛新覺羅·允礽(七子,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廢太子,後封理密親王,原名愛新覺羅·保成。康熙十四年立為皇太子,四十六年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復廢,雍正二年薨,追封理親王,謚號密。母孝誠仁皇后;
清-胤祉(1677-1732,康熙第三子,誠隱郡王)皇三子,愛新覺羅·允祉(十子,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九-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一),誠隱郡王。康熙三十七年封誠郡王,三十八年降貝勒,四十八年晉誠親王,雍正二年降郡王,八年復封親王,後革,十年薨,按郡王例葬。母榮妃;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十一子,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即雍正皇帝。母孝恭仁皇后;
皇五子,愛新覺羅·允祺(十三子,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雍正十年閏五月),恆溫親王。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四十八年封恆親王,雍正十年薨,謚號溫。母宜妃;
皇六子,愛新覺羅·允祚(十四子,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幼殤。母孝恭仁皇后;
皇七子,愛新覺羅·允祐(十五子,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雍正八年四月初二),淳度親王。康熙三十九年封貝勒,四十八年封淳郡王,雍正元年晉親王,八年薨,謚號度。母成妃;
皇八子,愛新覺羅·允祀(十六子,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雍正四年九月初八),原封廉親王,後廢。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六十一年晉廉親王,雍正四年以罪革。母良妃;
皇九子,愛新覺羅·允禟(十七子,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封為貝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雍正三年以罪革。母宜妃;
皇十子,愛新覺羅·允我(十八子,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輔國公。康熙四十八年封敦郡王,雍正二年以罪革。乾隆二年封輔國公品級,六年卒,按貝子例葬。母溫僖貴妃;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允息(二十子,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幼殤。母宜妃;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允祹(二十一子,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四-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履懿親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六十一年晉嘉郡王,雍正元年降貝子,二年降鎮國公,八年封履郡王,十三年晉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薨,無嗣,以乾隆第四子永珹為繼。母定妃;
清-胤祥(和碩怡賢親王)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二十二子,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怡賢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封怡親王,雍正八年薨,謚號賢。母敬敏皇貴妃;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允禵(二十三子,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雍正帝即位後,下令其「禎」字改為「禵」),恂勤郡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雍正元年晉郡王,三年降貝子,四年革,乾隆二年封輔國公,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封恂郡王,二十年薨,謚號勤。母孝恭仁皇后;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允禑(二十五子,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雍正九年二月初一),愉恪郡王。雍正四年封貝勒,八年晉愉郡王,九年薨,謚號恪。母順懿密妃;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允祿(二十六子,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八-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莊恪親王。嗣莊親王博果鐸後(即原承澤親王碩塞後),雍正元年襲莊親王.乾隆三十二年薨,謚號恪。母順懿密妃;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允禮(二十七子,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初二-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果毅親王。雍正元年封果郡王,六年晉果親王,乾隆三年薨,無嗣,以雍正第六子弘瞻為嗣,謚號毅。母純裕勤妃;
皇十八子,愛新覺羅·允祄(二十八子,康熙四十年八月初八-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幼殤。母順懿密妃;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允稷(二十九子,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幼殤。母襄嬪;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允禕(三十子,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五-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簡靖貝勒。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降輔國公,十三年復封貝勒,二十年卒,謚號簡靖。母襄嬪;
皇二十一子,愛新覺羅·允禧(三十一子,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慎靖郡王。雍正八年封貝子,即刻晉貝勒,十三年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薨,無嗣,以乾隆第六子永瑢為嗣,謚號靖。母熙嬪;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允祜(三十二子,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三-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恭勤貝勒。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卒,謚號恭勤。母謹嬪;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允祁(三十四子,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郡王品級誠貝勒。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晉貝勒;乾隆二十三年降貝子,四十二年降鎮國公,四十五年晉貝子,四十七年晉貝勒,四十九年加郡王銜,五十年卒,謚號誠。母靜嬪;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允祕(三十五子,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諴恪親王。雍正十一年封諴親王,乾隆三十八年薨,謚號恪。母穆嬪;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後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輩的,改為「允」字。
以上各子幼殤,未序齒
皇長子,愛新覺羅·允禔(五子,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固山貝子,原名愛新覺羅·保清 。康熙三十七年封直郡王,四十七年革,雍正十二年卒,按貝子例葬。母惠妃;
皇次子,愛新覺羅·允礽(七子,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廢太子,後封理密親王,原名愛新覺羅·保成。康熙十四年立為皇太子,四十六年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復廢,雍正二年薨,追封理親王,謚號密。母孝誠仁皇后;
清-胤祉(1677-1732,康熙第三子,誠隱郡王)皇三子,愛新覺羅·允祉(十子,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九-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一),誠隱郡王。康熙三十七年封誠郡王,三十八年降貝勒,四十八年晉誠親王,雍正二年降郡王,八年復封親王,後革,十年薨,按郡王例葬。母榮妃;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十一子,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即雍正皇帝。母孝恭仁皇后;
皇五子,愛新覺羅·允祺(十三子,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雍正十年閏五月),恆溫親王。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四十八年封恆親王,雍正十年薨,謚號溫。母宜妃;
皇六子,愛新覺羅·允祚(十四子,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幼殤。母孝恭仁皇后;
皇七子,愛新覺羅·允祐(十五子,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雍正八年四月初二),淳度親王。康熙三十九年封貝勒,四十八年封淳郡王,雍正元年晉親王,八年薨,謚號度。母成妃;
皇八子,愛新覺羅·允祀(十六子,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雍正四年九月初八),原封廉親王,後廢。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六十一年晉廉親王,雍正四年以罪革。母良妃;
皇九子,愛新覺羅·允禟(十七子,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封為貝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雍正三年以罪革。母宜妃;
皇十子,愛新覺羅·允我(十八子,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一-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輔國公。康熙四十八年封敦郡王,雍正二年以罪革。乾隆二年封輔國公品級,六年卒,按貝子例葬。母溫僖貴妃;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允息(二十子,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幼殤。母宜妃;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允祹(二十一子,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四-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履懿親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六十一年晉嘉郡王,雍正元年降貝子,二年降鎮國公,八年封履郡王,十三年晉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薨,無嗣,以乾隆第四子永珹為繼。母定妃;
清-胤祥(和碩怡賢親王)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二十二子,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怡賢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封怡親王,雍正八年薨,謚號賢。母敬敏皇貴妃;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允禵(二十三子,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雍正帝即位後,下令其「禎」字改為「禵」),恂勤郡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雍正元年晉郡王,三年降貝子,四年革,乾隆二年封輔國公,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封恂郡王,二十年薨,謚號勤。母孝恭仁皇后;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允禑(二十五子,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雍正九年二月初一),愉恪郡王。雍正四年封貝勒,八年晉愉郡王,九年薨,謚號恪。母順懿密妃;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允祿(二十六子,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八-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莊恪親王。嗣莊親王博果鐸後(即原承澤親王碩塞後),雍正元年襲莊親王.乾隆三十二年薨,謚號恪。母順懿密妃;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允禮(二十七子,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初二-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果毅親王。雍正元年封果郡王,六年晉果親王,乾隆三年薨,無嗣,以雍正第六子弘瞻為嗣,謚號毅。母純裕勤妃;
皇十八子,愛新覺羅·允祄(二十八子,康熙四十年八月初八-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幼殤。母順懿密妃;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允稷(二十九子,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幼殤。母襄嬪;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允禕(三十子,康熙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五-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簡靖貝勒。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降輔國公,十三年復封貝勒,二十年卒,謚號簡靖。母襄嬪;
皇二十一子,愛新覺羅·允禧(三十一子,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慎靖郡王。雍正八年封貝子,即刻晉貝勒,十三年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薨,無嗣,以乾隆第六子永瑢為嗣,謚號靖。母熙嬪;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允祜(三十二子,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三-乾隆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恭勤貝勒。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卒,謚號恭勤。母謹嬪;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允祁(三十四子,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郡王品級誠貝勒。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晉貝勒;乾隆二十三年降貝子,四十二年降鎮國公,四十五年晉貝子,四十七年晉貝勒,四十九年加郡王銜,五十年卒,謚號誠。母靜嬪;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允祕(三十五子,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六-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諴恪親王。雍正十一年封諴親王,乾隆三十八年薨,謚號恪。母穆嬪;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後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輩的,改為「允」字。
皇女
皇長女(康熙七年十一月初二-康熙十年十月,1668年-1671年),母庶妃張氏,與四女同母。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生,十年十月殤,時年三歲。
皇二女(康熙十年三月初九-康熙十二年二月,1671年-1673年),母端嬪董氏。康熙十年三月初九日生,十二年二月殤,時年三歲。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雍正六年四月十二,1673年-1728年),母榮妃馬佳氏,與長子承瑞、四子賽音察渾、七子長華、八子長生、十子胤祉同母。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嫁給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待氏烏爾袞,時年十九歲。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受封為固倫榮憲公主。雍正六年(1728)四二十一日去世,時年五十六歲。·烏爾袞系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於鄂齊爾的次子,其母是清太宗皇太極之五女淑慧長公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烏爾袞襲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康熙十八年(1719)從征康熙,六十年(1721)車子軍。
皇四女(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康熙十七年,1674年-1678年),母庶妃張氏,與長女同母。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殤,時年五歲。
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康熙四十九年三月,1674年-1710年),母布貴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為和碩端靜公主。同年十月嫁給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爾臧。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卒,時年三十七歲。·噶爾臧,烏梁罕氏。康熙四十三年(1704)襲喀喇沁杜凌郡王。康熙五十年(1711),因罪削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
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康熙十八年五月二十七-雍正十三年三月,1679年-1735年),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與十一子胤禛、十四子胤祚、二十三子胤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時年十九歲,受封為和碩公主,嫁給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康熙四十五年(1706)受封為和碩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晉封為固倫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卒,時年五十七歲。母貴人郭絡羅氏。·敦多市多爾濟系多羅郡王噶勒丹多爾濟之長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襲札薩克多羅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晉襲和碩親王襲土謝圖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復封親王。乾隆八年(1743)去世。
皇七女(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康熙二十一年八月,1682年6月-8月),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與十一子胤禛、十四子胤祚、二十三子胤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殤。
皇八女(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康熙二十二年閏六月,1683年6月-閏6月),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閏六月殤。
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康熙四十一年七月初一,1683-1702),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與十一子胤禛、十四子胤祚、二十三子胤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八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憲公主,嫁給佟氏舜安顏。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卒,時年二十歲。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贈為固倫溫憲公主。·舜安顏是佟國維之孫。康熙四十八年因黨附胤祀,削其額駙,禁錮於家,後釋免。雍正二年(1624)總督三凌班務,授領侍衛內大臣。是年去世。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康熙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六-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四,1685-1710),母通嬪納喇氏。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十二歲時受封為和碩純愨公主。是年嫁與蒙古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台吉策凌。康熙四十九年(17l0)卒,時年二十六歲。雍正十年(1732)因策凌軍功追贈為固倫純愨公主。死後葬於京師郊外,後與策凌合葬。公主與策凌所生子成袞札布初被封為世子,策凌去世後襲爵為札薩克親王兼盟長。·策凌是元太祖成古思汗二十世孫。康熙三十-年(1692),其祖父丹律攜他自居地塔米爾投歸清朝.玄燁十分高興,授其為輕騎都尉留居京師入內廷學習。康熙四十五年與公主成婚,授和碩額駙,並賜貝子品級。奉命回駐塔米爾舊地.擊敗準噶爾兵入侵。康熙五十九年(1720)從傅爾丹多次擊敗準噶爾兵,授札薩克。雍正元年(1723)特詔封為多羅郡王。雍正二年(1724)駐守阿爾泰。雍正五年(1727)偕內大臣四格等赴楚庫河與俄羅斯使節瓦薩立石定界簽訂「布連斯奇條約」。雍正九年(1731)大敗準噶爾軍獲鄂登楚勒大捷,晉封為和碩親王。賜銀萬兩,又授其為喀爾喀大札薩克。雍正十年(1732)又獲光顯寺大捷,賜號超勇親土,晉封固倫額駙。雍正十一年(1733)為定邊左副將軍進駐科布多。乾隆元年(1736)駐兵烏裡蘇雅蘇台。乾隆六年(1741)清廷從土謝圖汗部分出二十旗賜予他,統稱賽音諾額部。乾隆十五年(1750)去世,入祀京師賢良祠。
皇十一女(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康熙二十五年五月,1685年—1686年),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與十八子允我同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即殤。
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康熙三十六年三月,1686年—1697年),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與十一子胤禛、十四子胤祚、二十三子胤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二十五年(1686)閏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卒,時年十二歲。
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1687-1709),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與二十二子胤祥、十五女同母。康熙二十六年(1687) 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十歲時受封為和碩溫恪公主。是年嫁與博爾濟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倉津。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時年二十三歲。·倉津是蒙古翁牛持部札薩克多羅杜凌郡王畢裡哀達繼次子,初名班第,賜名倉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襲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請準噶爾使入藏熬茶奪淪罪削職。
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初七-乾隆元年,1689-1736),母貴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八歲時受封為和碩愨靖公主。是年嫁與散秩大臣一等男孫承運。乾隆元年(1736)卒,時年四十八歲。·孫承運系振武將軍甘肅提督孫思克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襲父遺爵,封為一等男,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
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1691-1709),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與二十二子胤祥、十三女同母。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為和碩敦恪公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八歲時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台吉多爾濟。康熙四十八年(1709)卒,時年十九歲。·多爾濟於康熙五十八年(17l9)因罪革額駙,仍給台吉品級。康熙五十九年(1720)去世。
皇十六女(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康熙四十六年,1695年—1707年),母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一日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殤,時年十三歲。
皇十七女(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康熙三十九年,1698年—1700年),母庶妃劉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十二日生;三十九年(1700)十一月殤,時年三歲。
皇十八女(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1701年),母敦怡皇貴妃瓜爾佳氏。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生,不久即殤。
皇十九女(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康熙四十四年二月,1703年—1705年),母襄嬪高氏,與二十九子胤稷,三十子胤禕同母。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1705)二月殤,時年三歲。
皇二十女(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1708年),母庶妃鈕祜祿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九生,十二月即殤。
養女
固倫純禧公主(康熙十年十一月二十八-乾隆六年十二月初七,1671-1741),清聖祖弟恭親王常寧長女,母庶福晉晉氏。康熙十年(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撫養宮中。康熙二十九年(1690)二十歲時封為和碩純禧公主。是年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台吉班第。班第系科爾沁郡王奇他持之從孫。累官內大臣、都統、右翼前鋒統領。雍正四年(1726)卒。乾隆十八年(1753)追諡恭勤。康熙三十一年(1692)即公主嫁後的第三年,為其設護衛長史,視貝勒制。雍正元年(1723)二月晉封為固倫純禧公主。班第卒後,公主居京師。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時年七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