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盛世大唐崛起前面臨的最大一次危機 | 陽光歷史

 

A-A+

渭水之盟:盛世大唐崛起前面臨的最大一次危機

2017年04月13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81 次

  過好日子,除了要搞好內部團結外,還要注重鄰里關係的和睦。這不,太宗剛剛登基,鄰居就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送來賀禮:東突厥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多萬軍隊攻擊涇州,毗鄰的長安城立刻進入緊張的戒嚴狀態。

  自有書面記載以來,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政權的戰爭就從未真正間斷過。犬戎、匈奴接連進攻,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國破身死,秦始皇築長城禦敵、漢高祖送美女和親,漢武帝劉徹雄起一把,算是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暫時解除了北部邊境的威脅。到了西晉末年,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亂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導致生靈塗炭,民生凋敝,直至隋文帝楊堅時才再次統一了中國。

  突厥民族原本生活在匈奴政權的北方,北魏時臣服於當時的柔然部落,自此開始逐漸強盛起來。柔?衰落後,已然強盛起來的突厥取代了柔然,成為了大漠的主宰。其首領自稱可汗,首領的妻子稱號為可敦。不過突厥人在制度上有點混亂,一國之中,可能有幾個可汗並存,但是最大的相當於皇帝的可汗只有一個,即大可汗,其他的可汗實際上相當於親王,是為小可汗。上文提到的頡利可汗就是大可汗,而突利可汗則是小可汗

  隋煬帝楊廣大業年間,由於中原戰亂頻頻,不少漢人紛紛逃亡北方尋求庇護,改為接受突厥可汗的領導。而突厥內部也因為部族多,居住地分散等原因,逐漸分裂為東西兩大權力集中的政治核心,並最終形成了東、西兩個突厥汗國。

  東突厥統治範圍大致是從興安嶺到阿爾泰山脈一帶,西突厥鼎盛時期勢力範圍向西擴張到中亞的裡海一帶,東面與東突厥以阿爾泰山為界。

  因為地域的關係,在隋唐之交與中原發生聯繫更多、更密切的是東突厥汗國。

  縱觀歷史上中原政權與遊牧民族的關係,始終遵循著一項基本法則——以實力說話。中原實力不濟時就送錢送財寶送美女,遊牧民族衰落時就主動向中原示好,請求封號,順帶做些貨物貿易;倘若實力相抵,高下難分,那就只能戰場上見分曉,不打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

  卻說東突厥汗國和西突厥汗國剛分裂的時候,內部爭?奪利十分厲害——曾經出現過五大可汗並立的壯觀場面。他們誰也不肯服誰,天天搞內耗,結果給對立陣營的隋軍以可乘之機。隋朝大將史萬歲率軍把東突厥狠狠教訓了一頓,自此北方邊境取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寧。

  時任東突厥名義上最高領導人的沙缽略可汗頗有政治眼光,瞅準了隋朝這顆參天大樹,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削尖腦袋地與隋文帝楊堅攀上了親戚:先是讓自己的老婆(原北周公主,複姓宇文)改姓為楊,繼而又說服文帝把她認作義女,從而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大隋女婿。於是,在隋朝軍事和經濟的支援下,沙缽略可汗先後出兵擊敗了西突厥、東突厥的契丹部落,平定了內部的反對勢力,進一步紮穩腳跟,鞏固了統治。戰鬥中,隋軍還成功營救出了沙缽略可汗被俘的妻子和兒女。為此,沙缽略可汗十分感激,表示願「永為藩附」,此後「歲時貢獻不絕」。直至隋煬帝即位,雙方都保持著良好的比鄰關係。

  但好景不長。隋煬帝楊廣大業五年,為控制日漸膨脹的東突厥勢力,防範於未然,隋政府決定在東突厥內部扶植另一派勢力,以期達到坐山觀虎鬥的目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們將目標鎖定為當權的始畢可汗的弟弟,向他投去了橄欖枝——和親。雖然始畢可汗的弟弟在經過幾番痛苦的抉擇?最終沒有接受這突如其來的美事,但隋政府的這一舉動已然引起了始畢可汗的強烈不滿。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為了削弱東突厥的勢力,隋政府又採取誘騙的方式將東突厥統治下的一部分胡人悉數殺死。

  這一系列事件最終導致了雙方的完全決裂。從此,北方邊境便又回復到熟悉的戰亂狀態。幸好,東突厥也就是燒殺搶掠,遊牧民族的習性和實力的不濟決定了他們只能是政治和軍事舞台的配角,還不足以與隋政府一決雌雄,逐鹿中原。

  李淵起兵時,為穩定邊疆,爭取外援,曾和東突厥簽訂過盟約。盟約的內容不少,實質卻很簡單:李淵認東突厥可汗為大哥,自稱小弟,定期上繳保護費;東突厥承諾不在李淵後院放火。對東突厥而言,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不用親自動手就可以坐收銀子,這麼好的買賣不做就是傻子。所以新任的頡利可汗也樂得隔岸觀火,不用種不用搶,自有那李淵送進帳。不時還可以做點販賣軍馬的小生意,撈點外快。

  雖說雙方建立了通力合作的夥伴關係,但東突厥仍然不時南下打劫一把,而且相當理直氣壯,毫不手軟。至於李淵,反正被搶的損失不大,也只能先忍著。

  剛當上最高領導人的唐太宗聽說東突厥又打上門來了,不由怒從心起。多年的軍旅生涯不僅鍛煉?他在各種局面下應對複雜事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培養了一批驍勇善戰的猛將。於是,尉遲敬德與東突厥軍在涇陽一場大戰,一千多突厥軍的先頭部隊被殲滅,頡利南下的勢頭受到重創。

  吃了敗仗的頡利同志決定換一個文明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這個辦法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兩個字——忽悠。

  忽悠那可不是誰都可以幹的,當然要找忽悠中的高手,絕不能找范偉來干趙本山的活。

  於是,頡利可汗便開始在家門口觀察擅長此道的高手。他的條件也很簡單:一是要擅長忽悠,二必須是他的心腹。很快,他就圈定了合適的人選,一位名?執失思力的仁兄奉命前往長安。

  這位大忽悠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深知忽悠的關鍵就是要先鎮住對方,拿捏住對方的命門,攻破對方的心理防線後方能成事。所以,他見到李世民時,沒有行正常的邦交禮節不說,還刻意擺出一付勝券在握的高調姿態,甩出一句話就是:「我大可汗率軍百萬,今天就到!」

  嘖嘖,乍一聽還真了不得,人家百萬雄兵已經堵到家門口了,你還能怎麼辦?換了普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好言穩住對方,再想退兵之法。可李世民的皇位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說是十步殺一人也不為過,哪會被區區這幾句話嚇倒,對這種不?天高地厚的忽悠型人才自然也是毫不客氣。

  他冷冷地回答道:「我和你們可汗也曾當面會盟,送給你們的金銀財寶無法計量。而今,你們居然違背約定,侵入我國國土,還絲毫沒有羞愧之色。你雖?戎狄,也該懂得禮義廉恥,怎能把我國的恩德忘得一乾二淨,還在我的地盤上胡說八道,信口雌黃。是可忍,孰不可忍!看我今天先砍下你的人頭!」

  大忽悠最痛苦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忽悠失敗,沒達到目的。

  我認為,是忽悠完全無效不說,還得陪上血本——搭上小命。

  執失思力傻眼了,忽悠不管用啊,自己可沒預備過後招啊!眼見大刀就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招呼,他嚇得是魂飛魄散,架子也顧不得了,連忙跪地求饒。

  古語云: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幾個重臣雖說不滿突厥來使的傲慢,但見到對方服軟了,還是建議把執失思力有?節地送回。李世民不同意,他說:「蠻夷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如果今天把他毫髮無傷地送了回去,突厥肯定認為我們怕了他們,會更加放肆。對付這種人,要比他們更狠才行!」

  殺不是,送回去也不行,怎麼辦?討論下來的結果是,先委屈執失思力一陣,到大牢裡吃幾天免費伙食吧。

  關了執失思力等於明確向突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儘管放馬過來吧,我等著你呢。

  不過說狠話容易,但你得有實質的行動啊。突厥那邊百萬雄兵或許是沒有,但十多萬那是大大的有,而且說到就到。怎麼辦?

  兵臨城下,應對方法有哪些?《三國演義?裡司馬懿老人家曾經總結過一段非常精闢的話:「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不能走當降,不能降當死耳。」古往今來,確實也就是這些辦法了。

  其實司馬老頭還忘了一個辦法——自己在諸葛亮身上吃到的空城計,不屬於上述五條之一。

  可這次李世民並沒有選擇上述辦法中的任何一種。

  話說當時東突厥軍正在長安城外渭水便橋的北岸紮營,準備不日攻城。

  李世民親自帶著中書令等6名高級官員騎著馬直接前往渭水南岸,與頡利可汗隔水對話,斥責他的背信棄義。

  東突厥軍隊萬沒有想到唐朝皇帝居然幾乎是單人匹馬的前來,加上素聞大唐秦王威名遠播,武功赫赫,其中不少將士還曾經在與唐朝軍隊的正面交鋒中吃過一些苦頭。懾於此,他們居然都紛紛下馬遙拜皇帝(群酋見帝,皆驚,下馬拜)。不一會,唐軍大部隊抵達橋邊,旌旗招展,鎧甲明亮耀眼,遮蔽原野。唐軍雖然人數眾多,卻絲毫不顯雜亂。他們列隊整齊,軍容嚴整,唯唐皇馬首是瞻。

  久經沙場的頡利可汗深知這種沉默軍隊的戰鬥力,他們只待主上一聲命令,便會傾盡全力向目標發起攻擊,那種爆發力和戰鬥指數是難以抵禦的。加之一直不見忽悠特使執失思力回來,看來如意算盤已落了空,對方應該是有備而來,當下心理上就氣短起來,膽怯之心漸起。

  李世民見對方不再強勢,也不進逼。他命令部隊後退列陣,自己則單獨留下和頡利可汗交涉。交涉的結果是:頡利可汗向唐朝請求和解,李世民同意和談。

  第二天,雙方在渭河便橋上殺白馬立誓結盟(白馬:我好苦啊,人類一立什麼狗屁誓言便要殺我,我何無辜!),唐政府拿出大批金銀財寶,作為犒勞,東突厥軍隊撤回。

  身為一國之君,孤身在陣前與好勇鬥狠的遊牧民族首領會談,危險係數非常之高。李世民敢這麼做,既是多年征戰練就的勇敢和氣質,也是基於對形勢的充分考量。他對勸阻自己的尚書左僕射蕭瑀是這麼分析的:

  1.東突厥之所以敢傾巢而出,是認為我們內部剛剛發生變亂,無暇也無力抵抗他們。

  2.如果我們示弱,緊閉城門,東突厥軍隊就會在城郊大肆搶略,京城附近的局面將無法收拾,我軍士氣也勢必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我選擇單人前往,給他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我背後強大的軍容,嚴正的軍紀,他們一定會認為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這些都是他們始料不及的,一定會自亂陣腳。再說,他們深入我們國境,軍需供給上根本無法做到長期有效支撐,只能是希望撈一票就閃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讓對方發覺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就可以掌握主動權。

  而事實上頡利可汗退兵的真正原因,正如李世民上面所分析的那樣。當然,還有就是唐政府給的金銀財寶也基本滿足了他的胃口。至於到底給了多少,史書很忠實地執行了「為尊者諱」的原則,沒有提及。但是,後來的記載還是隱約向我們透露了大致的情況:李世民在日後提及渭水之盟時,一直認為是「渭水之辱」。由此可見,這次的經濟代價是相當慘痛的。

  九月,頡利可汗贈送唐政府馬三千匹、羊一萬隻,李世民下詔不接受,只要求頡利歸還之前所擄掠的唐朝軍民。

  怪了,要回俘虜是理所當然,但送上門的東西卻為什麼不接受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