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三次著名的飯局有哪些?
中國的飯局與西方餐桌是不同的,其獨特之處在於:菜雖然需要豐盛,但「局」似乎更加重要,一言以蔽之——飯局之妙,不在「飯」而在於「局」。一場飯局,可以是親朋故交之間溝通交流的最佳方式,也可以是生意對手間交鋒談判的合適舞台。我們平時談論的所謂人脈、所謂社會關係、所謂生意和交易,最後統統都繞不開飯局。一場中國式飯局,完全可以透過飯局裡的人物,看到其背後的政治利益和社會關係。因為在人際交往中,飯局從來就不是單純的飯局,而是聯繫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和利益鏈。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飯局,首推項羽邀請劉邦的「鴻門宴」。在2011年年底熱映的《鴻門宴傳奇》中,香港導演李仁港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爭鬥場面。可惜的是,他沒有完全領略到中國的飲食文化,將一場飯局改成了棋局。同樣是暗藏殺機,但卻少了那麼一份人之常情。所以說,鴻門宴必須是一場飯局,但又不是一場單純的飯局,而是項羽設下的一個幌子,不過是試探劉邦是否想稱王。在飯局中,充斥在賓與客之間的不是愉悅歡快的氣氛,而是波譎雲詭、殺機四伏的暗鬥。這場飯局,整個過程三起三落,驚心動魄,極具傳奇色彩。然而其最終結局是設局人並沒有達到設局的目的,使得入局者得以脫身,最終讓這場飯局改寫了歷史,導致了實力雄的項羽「烏江自刎」,而劉邦坐擁天下的結局。一切變數皆由鴻門宴而始,多少年來令人感慨萬千。
可見,吃飯事小,出局事大。而這個局面的控制,遠遠不是一般人能夠操縱得了的,因為往往在觥籌交錯背後暗藏玄機。要想成為真正的飯局高手, 智慧和謀略是必須練就的基本功,對局內的時機要掌握得恰到好處,否則,你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除了典型的「鴻門宴」,歷史上其他的例子也是舉不勝舉,比如,秦王在澠池設飯局招待藺相如,反而被藺相如利用,搞得灰頭土臉。相比之下,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就可謂是棋高一籌了,千百年來,成為飯局政治的經典教材。我們暫且拋開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對北宋造成的消極影響不談,但就其這種借助飯局達到成功達到目的的做法,常常為後人所稱道,並被廣為沿襲。
現在的飯局雖然不至於殺機重重,但是卻也少不了鬥智鬥勇。對中國人來說,飲食之道,也是人情交流之道。在這一點上,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各自分餐有著文化根源上的區別。這正如易中天所說的:中國人喜歡請客吃飯,並不是中國人好吃,而是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核群體意識使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飯局裡左右逢源的人,通常也都是在官場上或生意場上混得如魚得水的人。總之,中國式飯局裡有著大學問,看似談笑風生、觥籌交錯、一團和氣的飯局,殺伐之聲卻依稀可聞。不懂得其中學問的人,只會在飯局中舔嘗失敗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