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在愛的旅途中前行
---------
投稿網友:心程雨落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看完琅琊榜有一段時日了,有些場景和細節我還在反覆的看,想說說一些感受。
關於權謀的我就不說了,雖然這部劇確實是一部權謀大劇,但其實權謀只是一個大背景和大環境,這部劇真正給予我感慨的是在權謀大背景下的關於人性的思考,說的再深入一些,可以是關於愛與修行的感受。
華嚴經有句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短短的經文可謂是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想想現代物質時代裡,多少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性,在無盡的生活奔忙和競爭中隨波逐流,每天都很忙,忙著競爭,忙著生存,忙著攀比,而人生短暫,當這一世結束時卻是像從來沒有真正活過,這未嘗不是一種悲哀。
梅長蘇,小殊,景琰其實是一個人,所以景琰在知道真相後就一直在說他和梅長蘇或者小殊是同一人。他們都是不忘初心的人,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和命運軌跡來實踐他們的初心。十三年前的小殊是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他有顯赫的家族背景,父親是朝廷赫赫有名的大將軍,母親是皇帝的妹妹晉陽公主,大表哥景禹是備受仰慕的當朝太子,身邊還有青梅竹馬的夥伴景琰和郡主。除卻他的家族背景,他自己也是戰功纍纍,無人不知的赤羽營少帥,他那時才20歲左右呀, 多麼好的年華,多麼優厚的家庭條件(居然把珍珠當彈珠玩,也是太豪,哈哈),這樣一個明媚少年,在當時是驕傲而張揚的,從不知寒風雪意是何物,是個小火人,在當時不知迷倒了多少少男少女啊,在這樣一個年紀裡,心中是多麼的躊躇滿志,正在盼望著跟隨著皇長子,父帥一起激濁揚清,整肅超綱,實現心中的抱負和理想。所以,當時的小殊看起來實現他的初心是多麼的簡單,因為他具備完美的條件,他只要跟隨著父帥,皇長子再加上他馳騁沙場的本事就可以輕鬆的達成。然而世事無常,命運在讓一個人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之前,必定會或者說一定會讓他經歷許多意料之外的變故,打擊,或者排擠以及冷落,雖然表面上看上去很殘忍,但是只有將一個人真正要實現的東西或者堅守的初心不斷的摧毀,踐踏,蹂躪之後,如果這個人還能堅守,還能在繞過一道道彎之後不忘記自己的本心,能經過這樣命運的錘煉之後,這樣的初心,這樣的本性才是經得起考驗的,才是真正極致的。這和修行是一樣的,越是你堅守的信仰,你堅守的信念,你堅守的規矩,生活就是越要去摧毀,去挑戰,就是要讓你看重的初心,你堅持的美,你引以為傲的家庭或者名聲等在現實中被擊毀的一文不值,命運以看似最殘酷的方式讓你洗盡鉛華,讓你成為你最厭惡的人,讓你做你最不願意做的事,一步步的磨練你的心志,這樣一個過程叫做修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你是否能坦然面對,是否還能記起那個被摧毀的面目全非的初心呢,其實待你多年後回頭看時,這樣看似殘酷的命運作弄何嘗不是命運賜給你最豐盛的禮物呢。
梅嶺的那場火成為小殊和景琰這一對青梅竹馬小夥伴的人生轉折,這場火可以說完全燒掉了當時這兩個熱血少年心中對理想,對未來的一切念想,這場變故幾乎可以說讓這兩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開始了長達十二年之久的分離。
說說我最愛的景琰,對於景琰,我是愛,對於長蘇,我是欽佩和心疼,對於小殊,我是像欣賞最美的青春之花,真的很美,只是我知道這樣的美終究是短暫的,是帶有輕浮的,只有這樣的美經歷過烈火的焚灼以及冰雪的洗禮後才能真正綻放內在生命的神性之花。景琰是我的最愛,琰這個字就是代表美玉的意思,他比當時的小殊沉穩,沒有小殊的張揚和驕傲,骨子裡溫厚心實,同時還有一股倔氣,有點寧折不彎的味道。他認定的東西,他認定的人,他認定的理念就會一直堅守,
所以他是唯一一個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清白的情況下,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皇長子和林府謀逆的情況下,根本不在乎父皇的冷落和暴怒,十二年前在變故發生後敢當眾質疑,並且甘願遠離朝堂,甘願被冷落,身為皇子卻投身到軍旅生涯中與粗鄙之人為伍,默默的立下赫赫軍功。這十二年來,他像是放逐了自己,讓自己遠離皇權中心,朝中六部沒有一絲人脈,在太子和譽王拚命籠絡人心,積極結交朝臣,鬥得不可開交之時,他就像是被拋棄的孤獨之子,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在沙場上,在茫茫草原上拚命,過著隨時都可能死在戰場的生活。十二年後,他31歲還未封親王,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郡王,很多朝臣和宮中之人背地裡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父皇對他也根本漠不關心,而他依然不忘不間斷的照顧當年皇長兄的遺腹子,不忘記當年的情誼,也沒有一刻忘記小殊。哪怕在他形勢變得好起來的時候,依然敢在父皇面前提起當年赤焰舊案,不怕因此受到冷落,依然敢毫無遲疑的救衛睜,哪怕是因此葬送大好前程,依然敢在天牢裡為了拿到烏金丸的解藥不避嫌的威脅夏江。在救衛睜事情上,明知道是陷阱,明知道是圈套,明知道會萬劫不復,卻依然守住自己的初心。說起景琰的初心,他當初奪嫡時其實並沒有想過真正要當皇帝,更多的其實是為了阻斷太子和譽王的至尊之路,因為他非常清楚,如果給太子和譽王這樣的人走上至尊之路,那天下的百姓必定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所以景琰心中是裝著天下百姓的,他遠離皇權中心這麼久,深入到人民群眾中摸爬滾打,他心裡最清楚百姓需要的是什麼,他厭惡那些籠絡人心的手段,他厭惡那些為了一己私利而犧牲他人的做法,所以他才會一開始對梅長蘇的一些做法這麼反感。除了這個原因,他心中還記掛著昔年的情誼,無論是與皇長子的手足之誼,還是與小殊的青梅竹馬,還是與赤焰軍的同袍之情,他始終沒有忘記,他也希望通過奪嫡來洗刷他們的冤屈,這是情誼可堅。這樣的人,肯定很多人說他很傻,不知變通,很多長輩也常說,太倔的人是很難成大事的,因為不懂委曲求全。其實景琰一點不傻,他很聰明,同時初心不改。就像原著小說中梅長蘇說過,他很高興,因為他的景琰從來沒有變過呀,儘管他現在看起來不太愛說話了也不愛笑了,雖然沒有那麼明亮了雖然他的心理也積滿了怨憤和仇恨,但是他骨子裡還是那個心地善良的蕭景琰。我想這也是長蘇想要扶持景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景琰是很聰明的,他懂官場其實就是結黨,他懂太子譽王之所以能混的好因為他們會鑽營,會來事,會籠絡人心,這些從很多場景都看得出來他都明白,他還當著父皇的面說他不會學那些官場的厚黑學,學不會也不想學。這一點在現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很不識時務的,其實在今天的這個時代又何嘗不是如此,無論是官場還是職場,一直推崇的都是圓滑和處好關係,其實說白了就是違背自己的真心去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今天又何嘗不是把坦誠和善良當做天真,把認真做人做事當做不知變通,把慈善當做作秀,其實在我們不斷地競爭和爭鬥中真的已經失去了太多。所以景琰經歷了十二年前的變故還能守住心中的真心和情誼真的很難得,很令人動容。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就勇往直前是單純的,知道了現實的殘酷還能真心不改踏實做事的人是勇敢的。我很愛景琰的倔,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冷落和打壓而沒有心生抱怨,經歷了昔年最敬重的長兄和最親密摯友的覆滅依然能忍受漫長的孤獨和憤恨而不改情誼和初衷的人,無法不愛。我們很多人何嘗不是當初如景琰那般明亮,經歷了生活和生存的打磨後多少人喪失了內心明亮的火焰,漸漸的隨波逐流,同流合污,渾渾噩噩,開始不斷地妥協,不斷地失去自我,年復一年的都在重複那個被生活折磨的破碎的生存模式。所以景琰是一個錚錚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很清楚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很清楚自己想要活成什麼樣子,骨子的那股赤子之心令人動容。
同時景琰是幸運的,因為他有梅長蘇,一個地獄歸來,洗盡輕狂,歷盡磨難的重生之人。他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載體,他會陰詭狠絕,算計人心,他會精密佈局,一擊而中,但是他也會為自己在佈局中傷害了無辜之人而悔恨,他說人的心會慢慢變硬。他太清楚想要達成他的目標難免會傷及無辜甚至會在很多人心中插上一刀,但是他只能這麼做。他經歷過從天堂跌入地獄的重創,現實一點點,不留看情面的讓他看到人性極致的無情和醜惡,這十二年,他重生的這十二年其實每一天都在掙扎,他一直沒有完全的接受自己是梅長蘇,他其實最想做的是大家心中,景琰心中那個最明亮的少年,只是那樣的少年注定只是略帶輕浮的,唯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明白眾生的苦難,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諦。他對景琰的愛是最令人動容的,這在我看來是真摯純粹的愛,不要認為只有男女間,親人間才能說愛,愛這個字本來就是全然的,沒有限制的。長蘇對景琰絕對是真愛,因為真正的愛是以對方接受的方式去愛,而不是去改變與控制,真實全然的愛不會拿走別人不想給他的東西,不會保留別人不希望它保留的東西,不會給別人不願意接受的東西。長蘇很清楚景琰是什麼樣的人,他也很清楚想要奪取至尊之位需要承受哪些,想要對付惡貫滿盈之人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所以他願意成為景琰背後默默謀劃,默默將狠毒之事獨自承擔的謀士。他從不想要控制和改變對方,而是在風輕雲淡間為對方擋去了一半風雨和暗箭。面對景琰的質疑和決裂,他放低姿態,苦心相勸,他步步為營,嘔心瀝血,承受質疑,以病弱之軀為他選擇的人鋪就了通往至尊之位的帶血的階梯。其實,他的初心一直沒變,也許他不再明亮了,不再是小火人了,變成了景琰心中一直不喜歡的陰詭謀士,只是他懂,想要達成最初的目的需要有人去做那些最醜惡的事,而他義無反顧的做了。所以,長蘇是令人心疼的,他用盡了手腕,算盡天下人心只為保住景琰的赤子之心,保住景琰的真性情,其實這何嘗不是長蘇的赤子之心。小殊與長蘇是一人,小殊是明亮的,沒有經過世事打磨的張揚,長蘇是帶上了詭譎的面具以隱藏內心歷盡的苦痛與滄桑而他內心的清明依然存在,原來的張揚與驕傲在經歷冰與火的洗禮後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看盡世事的沉穩和練達,也唯有經歷過命運打磨的人最後才說的出茫茫萬劫,眾生的公平怎麼能用壽命的長短來衡量這樣的話。其實長蘇的結局是最完美的,終於在大業完成後重新走進沙場,做回了林殊,這時的林殊已然是經歷過鳳凰涅槃後的昇華,他的戰死是完美的,而留給景琰卻是難以言說的孤獨難言的餘生,不過這也是景琰需要面對和成長的。長蘇與景琰也是一人,只是經歷不同的軌跡和蛻變方式。一個是涅槃重生,一個是隱忍堅守,一個是機關算盡只為保一人真心,一個是內心明瞭卻堅守本性。他們二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保全彼此共同的初心,以不同的軌跡在愛的旅途中前行與蛻變。所以其實他們已經分不清彼此,他們已然成為了一人。
在時下浮躁的風氣下,編劇有意讓完全不屑於權謀,耿直的景琰走到了最後,全劇在權謀的大背景下其實企圖在喚醒人們心中的赤子情誼和理想主義。不知曾幾何時,理想主義似乎已經成為了貶義詞,這個詞就意味著不現實,意味著脫離實際。實際上理想主義是人類心中的燈塔,為久陷在現實沼澤中的人們點燃心中未曾熄滅的花火,它並不是脫離現實而是為在現實中苦苦掙扎的人們照亮遠方的路,讓人類意味到,原來生活不僅僅是物質和權勢,還有詩和遠方,還有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誼,還有那些不會為時間淹沒的真相。
這也是一部講述愛的故事,講述修行與成長的故事,生活何處不是修行呢,吃飯,工作,行走,衝突,艱難險阻,背叛,陰謀乃至生死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體會與成長。生活也處處充滿愛,縱使生死離別,縱使面目全非,縱使經歷了輪轉變遷,心中的愛都不會熄滅,因為愛本就是不生不滅的。愛可以跨越一切限制,跨越一切生死,愛不企圖改變對方,不企圖佔有,不強行控制,愛是溫柔的讓對方做回自己,愛會讓對方以最喜歡的方式成長,這也是長蘇向景琰表達愛的方式。在愛的旅程中,他們以各自的方式成長與蛻變,在愛的旅程中回到自己最真實的樣子。當然也會有遺憾,世間之事本就是有遺憾的,因為如果沒有遺憾,給再多的快樂都不會幸福,有時候缺憾是宇宙最深的祝福!所以正因為結局的缺憾才讓如此多的人難以忘懷,謝謝這部這麼好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