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你有權利說喜歡,我就有權利說不喜歡。反之,亦然!
---------
投稿網友:醬拌面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這是長長噠標題:
你有權利說喜歡,我就有權利說不喜歡。反之,亦然!
從這裡開始是正文哦:
有些不吐不快了,那就隨心吧!
看了《琅琊榜》話題下的許多評論,感覺現在的趨勢真的很神奇:講感情的,變成了最不值錢的;只要沒有感情線,就被舉為良心之作,業界標桿。小夥伴們似乎都忘了,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電視劇的「劇」這個字,到底是什麼含義。而用有沒有感情線來作為評價一部劇的因素之一,本身就是奇怪的傾向。感情線本來就是最不能用價值來衡量的 。
接下來決不是大段的關於「劇」或感情線評價體系的定義解析。沒有定義,沒有解析,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Ta所看重的「劇」,每個人心中都有Ta的感情線。有很多人拿《琅琊榜》跟《偽裝者》比,說兩者都是良心之作的已屬手下留情,算是溫和派的了;說後者遠不如前者直接棄劇的,那真的非常正宗的激進派。不論高下,連全劇都沒有仔細看過幾集的人,口出狂言的時候是不是要有憑有據一點呢?
《琅琊榜》的問題在於,它本身沒有引人入勝的特質。
好的電視劇,向來是從任何一集、任何一個片段、甚至任何一個細節看起,都會被吸引進去的。而這,正是《琅琊榜》的硬傷。試問那些說《琅琊榜》超級好看、心中排第一、完美的小夥伴,你真的是單純地被此劇本身所吸引嗎?還是有青少年時期躲在被窩裡看原版小說的舊情在其中?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有些作品之所以那樣讓人激動、讓人追逐,並不是因為它本身有多精彩,而是你付出年少青春在竊喜中默默閱讀的記憶至今留香,每當它以另一種「在當下」的時髦方式重現,你就又重新心生蕩漾了!但是,又有「但是」啦!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有些激盪只是因為「在過往」太美好,沒法再回去了,人就容易「在當下」找它的影子。當然啦,被小說改編劇吸引,這種感念舊日的情懷絕對不適用於每個粉絲,有很多粉絲是真的單純地被電視劇本身吸引。不過,這種「懷舊」的心情,倒是也可以用來解釋,每次有超級IP(原著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就有人說不好不好不如原著的現象。真的是不好嗎?一定要原版照搬小說嗎?那改編的意義何在?小說和影視,本來就是不同的講述方式。把改編的影視當成一個新的、呈現在螢幕上的影像故事來看,不好嗎?容不下改編,就容不下想像和再創造。而影視、小說歸根結底是藝術產品,文藝產品的精髓、文藝產品之所以千百年來打動人心,就是因為它容納並鼓舞天馬行空的想像。如果只想照本宣科,那去寫教科書吧!
唉呀,有點扯遠了啊!這是扯到哪裡去了啊!啊,說到了想像這茬兒上。《琅琊榜》之所以不吸引與原小說完全沒有感情和淵源的人,就在於它在把小說文字轉化為影像時,沒有銜接好。有人說,本劇敘事像講評書,此乃確評。本來是有情節、有起伏的部分,卻處理成幾個演員站在一起或坐在一起念台詞,把台詞念完了,這一段也就完了,哈哈哈哈,無怪乎沒法給觀眾看「劇」 的感覺。戲劇衝突都木有了,只留下台詞,再緊張的情節都大部分放進來台詞中,這能不成一部「念出來」的劇而不是「演」出來的劇嗎!興許就是因為演員演繹部分並不足夠靈動,所以反而遮住了演技拙劣的部分,使得有些人說演技完全無槽點。呵呵,是真的嗎?在優點沒什麼機會得以表現的時候,缺點也正好被掩蓋了。
貌似上面這一段沒有扯太遠。接下來,又要扯遠了。
侯鴻亮先生說,觀眾只是想要你把故事講好而已。沒錯,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難達到的高要求。講好故事,這是要害是中樞神經系統是key是核心,其他花花草草的,都不是讓一部劇歷久彌新的真正法寶。試想過去許多年,回想一部劇,你恐怕早已忘了誰穿了啥衣服,特效花了幾毛錢,能讓你重溫感動的,主要還是故事,以及故事裡的人。也許這就是原來沒啥特效的時候,有些劇依然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的原因吧。當然啦,除了講好故事,塑造好人物性格,這也至關重要至關只要至關重要的(重要的事說三遍還不夠)!小說也好,影視劇也罷,有些故事情節並不取勝,但是依然動人,因為它們把一個人塑造活了。這也是神來之筆才能做到的。這裡不得不再提一下《偽裝者》。《偽裝者》講了一個好故事,也塑造了一群有性格的人。這裡的性格,它絕對不是好人壞人、正派邪派那麼簡單,如果還在那樣分析人物,只能說還沒長大。你說,汪曼春她這個人咋樣?有人說,那當然是壞到手撕她都不解恨呀!哈哈哈哈,這個回答太醉人!來假設一下,是假設哦,倘若離開民族矛盾的背景,把她放到普通的時代背景下,她難道沒有她的淒楚之處嗎?她對明樓師哥,難道沒有真性情、小女生的體現嗎?她對權力和明樓的追求,都是偏個人化的。這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立體面,是她區別於別人的地方,是她的小細節,是她之所以是她的所在。很多人說,喜歡於曼麗。於曼麗的性格是有層次、有魅力的。對外她是資質極高的諜報小組組員,行動起來威風凜凜又風姿綽約,這是她「於曼麗」的一面;對內,她則有「錦瑟」的一面:一個敢愛敢恨的、卻又只能默默守候、默默追隨的「錦瑟」。同理可見明樓、明誠、明台的性格魅力。尤其是明誠和明台,他倆都有正經又狡黠的一面,明台的狡黠是只一眼就可以看出的,而明誠的狡黠則要視情況才能讓你看到。一個上海灘,一些人,一個大大的故事,只要把故事裡的人的故事講好,大家就滿意了。
……又扯遠了。《偽裝者》的主線並不是感情線,但是,它零星拋出的感情線卻足夠唯美。這些感情線,包括親情友情和愛情,並不單指一種。這些「情」,讓整部劇的節奏有急有緩,張弛有度。節奏,這是重要的一環。就像人需要喘歇,劇情也需要。太過拖沓或者太過緊張,都是不合適的。胡歌說,他接演《偽裝者》,主要還不是因為諜戰劇情,而是劇本中對人物之間感情的描寫打動了他。他只看了十集劇本,就決定接下此劇了。回想前十集《偽裝者》,注入其中的感情已經如一汪汪清泉滋潤著諜戰情節了。感情並不是可有可無,有些情節發展的背後,它就是真正的原因。具體到《偽裝者》,它的結局還是有點兒……怎麼說,不夠特別吧。什麼時候諜戰劇可以換一種結局的風格呢?這種繼續潛伏偽裝的結局,寓意固然是好的。只是,諜戰劇可以有縱深的感覺。比如,很多年後,明人終於可以活在明處了。明台拿著和搭檔並肩作戰的照片,哈哈,當然包括他和於曼麗的那張婚紗照嘻嘻……戰鬥日常一幕幕湧現,多亮的《訴衷情》響起……唱到「盼望有一個晚上,傾訴著我的衷腸」,歌聲漸弱,全劇終!有人說,希望最後能看到明樓的感情線,哈哈,小夥伴,明樓的感情線在整部劇都沒有直接體現,他這條線主要是表現他非凡的頭腦,非凡的鎮定,非凡的偽裝能力,他的感情是通過側面方式來表達。而明台,是整部劇感情戲最多的角色。他的親情友情愛情都圓滿展現了!所以,最後結局仍然由這個小少爺來表達這一切,因為不論明樓、明誠是否在場,他倆都從未缺席!
不管怎麼說,很多人看《偽裝者》是流下了淚水的。
題目是想說《琅琊榜》的,題目也像是對一個假想敵的庭辯辭。不過,說了這麼多,看來我還是沒有批評人的本領。只說了不好看三個字,就草草了事了。好吧,不好看,興許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而好看,則可以列舉出很多心儀的點。
開篇說到感情成為了大家想要排斥的因素。可是,如果真沒了感情,這世界也轉動不起來,即使能轉,也不會轉得太精彩吧!任何時候,美好的東西總是讓人嚮往的。它不一定降臨到你身上,但並不代表這世界上不存在它。不然的話,緣何黃曉明、楊穎結婚,大部分人送出的都是祝福呢?大部分人表達的都是艷羨呢?難道只是在羨慕形式嗎?形式這東西,又可以讓一個人羨慕多久呢?真正閃亮的東西,並不需要處處昭示它的光芒。好啦,這次就不深究此話題啦,因為「深究」起來,就不知何處是結篇了。
非常同意,琅琊榜真的很不引人入勝讓人想一直看下去。雖然我還硬是看完了。
但只能說網評那些都只能參考,然後行銷單位很厲害。
真的不好看。
甄嬛傳跟三生三世好看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