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雲南發現大理國碑疑似為「南帝」段智興遺物
「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
尚未破譯出來的「秘文碑」。謝慧/攝
兩塊大理國古代石碑的神秘身世正在昆明加緊破譯。其中「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的研究已有初步進展,它所記載的「盛德五年」,換算成公歷是1180年;而碑文顯示為「南帝」段智興時大理國權臣「高觀音」刻物。
雲南民族博物館東側的一間陳列室裡,從大理洱源運來的兩塊石碑正靜靜地等著專家揭開神秘身世。其中一塊大理國碑刻有時間「盛德五年」,這不僅與馳名中外的國寶文物《張勝溫畫卷》同歲,更直接指向《射鵰英雄傳》中「南帝」即「一燈大師」段智興。
昨日,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通報一項重要發現。該協會在大理洱源地區進行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時,在大理當地會員楊汝華的支持和幫助下,於洱源地區尋找並搶救到兩塊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大理國碑。其中一塊疑似古代梵文的「秘文碑」尚在進一步研究破譯,而另一塊「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的研究則有了初步進展。
記者看到,「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以高浮雕加硃砂彩繪而成,由於長年累月的自然侵蝕,現在石碑表面的色彩已大部脫落。從內容上看,石碑以佛教文化為題材,主體部分刻有佛祖和侍從菩薩,上方刻有飛天,左右兩側分別加飾祥雲圖案。從藝術風格看,石碑刻畫線條自然流暢,人物造型優美端莊,有唐宋遺風。
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劉偉會長介紹,這樣的大理國石碑在雲南比較罕見,此前同類型石碑在各大博物館也都較少見到。搶救和保護該石碑,對於研究雲南省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古代大理國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石刻年款上,「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與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張勝溫畫卷》同為「盛德五年」,而《張勝溫畫卷》與《清明上河圖》並稱「南北雙嬌」,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國寶文物;在人物內容上,「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與昆明地藏寺經幢「大理國布燮袁豆光為超度鄯闡侯高觀音之子高明生所造」相應證,而後者已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著名考古學家孫太初認為,大理國高氏,是實際掌握軍政大權的世襲重臣。這一家族的歷史,幾乎和段氏政權相始終。因此,要研究大理國史,就不能不瞭解高家的歷史。史書對高氏歷史雖多處提到,但甚為簡略,對其世系混淆不清。劉偉談到,「布燮」是古代大理國相當於宰相的權臣,而「高觀音」正是高家世系的稱號,比如「大將軍高觀音明」、「鄯闡高觀音得(段正淳傳)」、「觀音隆」、「觀音妙」等。現在尚未弄清的是,「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究竟是哪一位高氏權貴?
不過更有趣的是,石碑所刻「盛德五年」正是大理國一位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年號。他就是史稱「大理功極帝」的段智興,其在位29年篤信佛教少理國事,致使大理國內高氏混戰傳說紛繁。而野史和小說中,段智興更是《射鵰英雄傳》、《神雕俠侶》「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南帝」、「一燈大師」,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的皇孫子。
149字「秘文碑」
尋人破譯
雲南民族博物館的陳列室內,有「雲南拓碑第一人」之稱的張鑄埋頭拓下了一堆碑刻拓片。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將把這些載有「秘文碑」未知文字的拓片送到各相關部門的專家手上,加快破譯進程。
當記者趕到省民族博物館時,雲南省民族學會會長郭大烈已組織相關專家對此次發現的「秘文碑」作過研究。雖然碑刻的149個神秘文字尚未破譯出來,但是專家組已經初步排除其為契丹文、八思巴文等民族古文字的猜測,而更加傾向於認為「秘文碑」所刻文字應為古代梵文,其具體意義尚待進一步考證。
記者看到,由於此前保護不當,這塊「秘文碑」已經斷裂成兩截。碑體為大理石材質,上面共雕刻有11行共149字。除了未解的文字之外,碑體中間還有疑似古代文官的圖像,碑體下部還分別刻有形似「龍」、「麒麟」、「兔」、「虎」的排列圖案。而很多文字似乎被有意刻寫的很大,字上還加用了「圈」。等等這些,都與傳統的中原文化文字、圖式有別。
除了及時製作拓片徵詢各相關部門專家之外,省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也希望通過本報,向社會徵集熟悉古文字特別是古代民族文字的專家的幫助,共同破譯「秘文碑」149字究竟記載著什麼信息。目前,專家推測「秘文碑」為唐宋時期遺物,可能是類似地方民族政權公文、告示一類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