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石景芳:在冀中日偽軍「掃蕩」中壯烈犧牲 | 陽光歷史

 

A-A+

抗戰英烈石景芳:在冀中日偽軍「掃蕩」中壯烈犧牲

2016年05月23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18 次

  石景芳,又名石玉琮,1912年生於山東省無棣縣劉豐台村。自幼讀書,明白事理,愛憎分明,富有鬥爭精神。1928年,他考入無棣縣立第二高小讀書。同學中有城裡張、吳、郭三家惡霸子弟,他們經常合夥欺侮鄉下來的窮學生。對此,農家的孩子們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忍氣吞聲。石景芳入學後,對這種現象十分氣憤,他把鄉下來的窮學生組織起來,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把這些惡霸子弟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打擊了地主惡少仗勢欺人的囂張氣焰,伸張了正氣。從此,那些惡霸子弟再也不敢隨便欺侮窮學生了。

  1930年夏,石景芳考入山東省立第四中學。1933年夏,升入本校高中部四級。此間,他閱讀了部分革命書籍,接受了進步思想的教育,經常在同學們中傳播革命思想,揭露反動政府的暴政和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使學校當局驚恐萬狀,坐立不安。當時,學校裡成立了學生自治會,石景芳是自治會的領導成員之一。1934年初,校長馮培元將政府撥給學校修圖書樓的一筆巨款撈入私囊後,又欲扣在校學生每人每年一元錢的預償費。石景芳利用這兩件事,以學生自治會的名義,發動學生與學校當局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他們組織學生罷課,向省教育廳發電報,要求校長下台,退還貪污款項,終於迫使反動校長低頭認罪。但是,國民黨惠民縣長趙振泉得知此事後,大為惱火,非但不懲治反動校長,反而派兵包圍了學校,把石景芳等63名學生抓去拘留。學校當局更加有恃無恐,隨即宣佈把這63名學生開除學籍。這次學潮,就這樣被鎮壓下去了。石景芳被開除後,又考入北平宏達中學。1935年,由於日本侵華形勢日趨緊張,石景芳被迫退學回鄉。

  石景芳回鄉後,在本縣吳店、小山等村任短期小學教員。他利用教書先生的公開身份,聯絡進步青年,串連革命師生,編寫革命歌曲,印發抗日傳單,呼籲廣大人民起來抗日救國,足跡遍佈全縣。1936年,他與關星甫、於梅仙、丁湧生、徐尚武等人在劉豐台村組織了友誼讀書會,會員發展到80多人,擁有進步書刊400多冊。讀書會的成員普遍受到了初步的馬列主義教育,有不少的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讀書會的大部分人參加了冀魯邊區抗日部隊——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其中不少的人成了這支抗日武裝的骨幹分子,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1937年2月,石景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他積極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培養和發展了一大批進步青年知識分子入黨,壯大了黨的力量。七七事變前夕,他不顧國民黨地方當局的阻撓破壞,與關星甫、馮景恩等人組織起了無棣縣抗日救亡會,會員發展到800多人,使抗日救亡運動在全縣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

  1937年8月,根據抗日形勢發展的需要,在魯北特委的領導下,石景芳和關星甫等主動與津南特委馮景恩、於梅仙取得了聯繫,成立了中共無棣縣工作委員會,石景芳任宣傳委員。不久,經上級正式批准,任命石景芳為無棣縣工委書記。這期間,石景芳與其他工委成員一起,積極發展黨員,壯大黨的組織,宣傳群眾,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國運動,並編印了刊物《鬥爭》,以教育黨員和知識青年。

  1937年秋末,日軍沿津浦路大舉南犯,國民黨無棣縣政府官員聞風而逃。一些漢奸勢力借混亂之機組織起「維持會」,準備迎接日軍。他們派出差役,到處徵糧征款,經常抓派官車,群眾怨聲載道,怒火滿腔。有一天,漢奸王延亭派人到水灣一帶催逼群眾出官車。共產黨員張寧寧獲悉這一消息後,馬上找到石景芳商量對策。石景芳當即決定:以武力攔截這批官車。他借了兩條槍,與張榮亭同志一起騎車到了窪楊家村後埋伏起來。等10多輛馬車來到時,他們當即開槍射擊,槍聲一響,4個押車的差役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10多輛大車也返還群眾。這次行動,打響了無棣縣武裝鬥爭的第一槍,滅了敵人的威風,長了革命人民的志氣。

  石景芳在任無棣縣工委書記期間,根據黨的指示,積極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武裝抗日鬥爭。他利用從國民黨縣政府截取的教育經費,買了幾十條槍,組織了40餘人的武裝部隊,在無棣西部與敵偽展開了英勇的鬥爭。當冀魯邊區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成立時,他立即帶領這批武裝力量參加了救國軍,壯大了革命隊伍,為鞏固發展抗日根據地做出貢獻。

  1938年8月,石景芳調任河北省東光縣縣長。在東光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會上,他向與會人員宣講了毛主席《論持久戰》等光輝文獻,揭露和痛斥了日軍的侵華罪行,提出了「抗日高於一切,一切為了抗日」的口號,吹響了東光縣「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的戰鬥號角。

  東光縣西靠運河和津浦鐵路;南有頑固派張國基的「二路軍」盤踞在吳橋、梁集一帶,縣內有李文成的第二旅駐防,還有一些地方實力派也在拉山頭,擴充自己的勢力,鬥爭形勢錯綜複雜。在這種情況下,要樹立起抗日的旗幟,爭取群眾,把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建立起鞏固的抗日根據地,難度很大。對此,石景芳親自帶領一些幹部按照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一面積極教育群眾,發動群眾,擴建抗日武裝力量,開展武裝鬥爭;一面團結進步力量,爭取中間力量,打擊頑固勢力。他有時拜訪進步的上層人士,有時召開士紳名流座談會,闡明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統戰政策,向他們指出只有堅持抗戰才有出路。他敢於堅持原則,堅持鬥爭,伸張正義,成為執行統戰政策的模範,深得東光抗日軍民的讚揚和愛戴。由於他執行了黨的統戰政策,終於把國民黨地方武裝東光二旅爭取過來,改編為一支人民的軍隊,使東光的抗戰形勢有了明顯好轉。局面打開後,石景芳進一步發動和組織廣大民兵和群眾,破壞鐵路、公路,站崗放哨,反資敵通敵。在一望無際的邊區平原上,挖成了縱橫交錯的抗日溝,建立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限制了敵人快速部隊的活動,為抗日軍民開展遊擊戰爭提供了方便。他不斷地動員群眾埋糧填井,實行堅壁清野,粉碎了敵人的頻繁「掃蕩」。他還經常組織精幹的武裝小分隊,深入敵戰區,打擊日偽漢奸,鎮壓敵特,並組織了兩面政權對付敵人。在石景芳的領導下,東光縣很快成了一個有初步基礎的抗日根據地。

  1939年至1942年,石景芳任魯北行政委員會主任、冀魯邊區一專署專員兼軍分區司令員時,按照冀南、魯中,晉冀魯豫等邊區的政策法令,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推行抗日民主政策達300多條,被評為推行政策法令的模範。1942年,冀魯邊區黨組織每逢貫徹一項新政策時,總是先在他領導的一分區試行後,再行推廣。因此,當時他享有「模範專員」的稱號。

  石景芳具有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他任專員期間,無棣縣的偽六旅頭子張子良曾去信勸降。他當即將信撕碎,並回信怒斥了張子良的無恥行徑。在冀魯邊區,他對邢仁甫大搞反黨宗派和地方主義的做法甚為反感,經常在幹部群眾中揭露他們的惡劣行徑。後來,邢仁甫叛變投敵的事實,證明了石景芳政治上的敏感和遠見。石景芳不僅自己投身於革命,還動員父親、哥哥參加了革命活動。在他的影響下,他的故鄉劉豐台村也有幾十人參加了抗日部隊,並被稱為「八路村」。在抗日戰爭期間,僅他家就有8口人拋家捨業,在冀魯邊區參加抗擊日軍的英勇鬥爭。

  1942年5月,侵華日軍華北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親率5萬兵力,對冀中開始了瘋狂的大「掃蕩」。6月19日拂曉,日軍集結重兵分四路包圍了一專署、一地委駐地大單家。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石景芳決定立即率部突圍轉移。但是,由於四周全被敵人佔領,敵人強大的火力已封鎖住各個交通要道。突圍未成,只好順原路邊打邊撤。在撤至寺後楊村附近時, 石景芳中彈負傷,從馬上栽下來。警衛連長孫國棟背起他,他卻對孫國棟說:「別管我!快去指揮部隊!」石景芳忍著劇痛,繼續組織機關、連隊轉移突圍。這時,從西南又冒出一股敵人。敵人兩面夾擊,槍聲像颳風一樣響個不停。當抗日部隊突圍至趙家柳林村東時,又被敵人重重包圍在一片開闊地上。這時,抗日將士已大部犧牲,子彈也幾乎打光了。敵人端著槍嚎叫著衝上來,石景芳指揮同志們在開闊地的一個松樹墳場中,與數倍於己的敵人展開了肉搏戰。使用短槍的幹部們子彈打光了,拾起磚頭向敵人砸去;戰士們的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經過一場激戰,由於寡不敵眾,石景芳等全部壯烈犧牲。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