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十年-靖王長評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十年-靖王長評

2015年10月22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1,413 次

---------
投稿網友:非魚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屍骨無痕,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也不識,音容改,舊情殤。夜來幽夢迴沙場,赤焰郎,舞銀槍。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梅嶺岡。
                                                                       ——題記
       從琅琊榜開播的第一天,這首詞就一直在我腦子裡面繞。十二年的天人兩隔,如今這個夜夜入夢的人就站在你面前,卻對面不相識。景琰啊,他就是小殊啊。開始的時候我也每天和大家一樣很為我們靖王哥哥的智商捉急,好想衝進屏幕去告訴他你面前的就是小殊啊!可是看到靖王紅著眼圈,背對著母妃,努力忍著眼淚哽咽著說「母親,我想小殊了」。我就開始好害怕看到他們相認的那天。如果有一天靖王知道了梅長蘇就是小殊,回想他曾經對梅長蘇的冷言冷語,厭惡輕視,一定會像惡靈一樣纏繞在他心頭,讓他如何承受?從他知道赤焰慘案的第一天起,他內心深處就一直相信小殊沒有死只是下落不明。他痛恨自己當初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沒有在小殊身邊幫助他。這十二年間一定也暗地裡也不知尋覓過多少次了,即使一次次的失望也沒有最終讓他絕望,我相信靖王心中一直在等待小殊回來的那一天。那麼他是真的智商不夠所以認不出小殊嗎?他是耿介正直,不是笨。一個其笨如牛的人又怎麼會讓梅長蘇托付他洗雪冤屈的大業,怎麼能和天資異人的小殊成為摯友。可就是因為他如此地熟悉小殊,他才堅信,眼前這個滿腹陰謀詭譎的人不可能是小殊。他自己如此厭惡黨爭,討厭擺弄朝政時局的謀士,當年的小殊又何嘗不是?他最親密的摯友怎麼可能會是眼前這個人?「他低眉淺笑。語聲淡淡,沒有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他總是擁裘圍爐。閃動著沉沉眸色算計險惡人心;他的臉色永遠蒼白如紙。不見絲毫鮮活氣息,他的手指永遠寒冷如冰。彷彿帶著地獄的幽涼。」正因為他內心始終沒法接受梅長蘇,所以即使有後來一樁樁一件件的暗示線索,即使那麼多人都猜到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他也還是不信,甚至只要稍稍給他一個理由,他就如獲至寶的抓住然後自欺欺人地再告訴自己他不是小殊,小殊不是這個樣子。
 
       這風雨一路,只影獨走的不是梅長蘇而是蕭景琰。梅長蘇身邊,除了赤焰舊部,還有飛流、藺晨,來了金陵城還有霓凰。可是景琰呢?雖然當初赤炎慘案發生的時候他並不在宮中避免了殃及池魚,可是以他的性格又怎麼會讓旁人肆意侮辱踐踏自己尊重敬愛的人而無動於衷?委曲求全、曲意逢迎,他非不懂乃不屑。一夕之間,皇長兄、林帥、小殊,所有他至親至近的人命喪黃泉不算還背負污名,他即使什麼也做不了也不會袖手旁觀。也許虧得有靜妃在後宮周旋才得以保全他性命。可是他又怎能接受獨自苟活?他曾經說自己「三軍之中斬將奪帥,本就是我常做的事」這句話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可是蕭景琰你貴為皇子,到底做了多少出生入死之事?沙場上敵軍亂箭叢中,朝堂上自己兄長的陰謀設計之下。也許,從天崩地裂的那天起,他蕭景琰,早就不是很想活了。無奈,戰場上越是生死無畏的人越是命大。這麼多年他就這麼一直被桎梏,他心中的悲憤,他的自責,他心中日夜滋長的思念,更與誰人說?身邊再沒有小殊一樣的摯友,母親又深居宮中甚至數月都不得見。他這個大活人,痛苦更甚於黃泉之下的舊人。還好,他所有的所有,這一切的苦痛,林殊都懂。這時間唯有小殊勸得住他,唯有小殊懂他心中的苦痛。他懂景琰,所以他誰都可以坦誠身份唯獨要瞞著他,他知道如果景琰知道了他的身份,什麼家仇國恨,什麼山河天下,他蕭景琰都不會在乎。只要小殊活著,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是只能活在他心裡。他才不會管小殊能不能洗雪冤仇,也不會不捨什麼江山社稷,只要小殊活著。所以從頭至尾,梅長蘇唯一沒有辦法勸住景琰的,就是他的命數。直到最後,哪怕是國家四面受敵的危急時刻,梅長蘇也只能選擇說服藺晨一起騙景琰而不敢告知景琰實話,因為他知道,唯有自己的命是景琰的底線。也許霓凰知道他命不久矣還是願意幫助他完成最後的心願,可是景琰就是固執的水牛,他認定的事,他最後的底線,就是小殊也勸不了。他寧願小殊隱姓埋名的活著也不願意再眼睜睜看著他再死一次。林殊對於蕭景琰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知音知己都嫌詞不達意,即便是社交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不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能擁有一個這樣的摯友,這樣的一個人就如此突然消失在了自己的生命中,得有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面對?只是小殊啊,你好狠心,讓景琰看著你再死一次。失而復得之後的得而復失,何其殘忍。所以在劇中每次看到紅著眼圈的小哭包蕭景琰我都很想對他說,哭吧哭吧,把你心中所有的淚都倒出來,別再一個人撐著了。
 
       不管是當初的小說還是如今的電視劇,琅琊榜都是主打權謀天下。原諒我是個小女子,看在眼裡的都是情。我的景琰和小殊,一個寧願自己雙手沾染血腥活在陰暗中,也要保景琰初心;一個寧願自己永遠在外出生入死打仗,遠離皇位被排擠打壓,也不願意面對林殊的死。即使後來景琰決心爭奪帝位,他也仍舊牴觸自己變成滿腹陰謀的小人,不想林殊看見自己為了他而面目全非。從前年少玩鬧時,精靈頑皮的林殊一定沒少欺負耿直的水牛,不管是背黑鍋還是一起想什麼歪點子做什麼惡作劇,景琰對小殊只有遷就沒有計較。如今,換梅長蘇對景琰百般遷就。他們倆,曾經都是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是世間最好的摯友、兄弟,從始自終都沒有相互虧欠,也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肝膽相照,休戚與共。如今曲終人散情不散,萬千過往烙心頭 ,願公子少年,來世再續。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