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日本「武力崛起」:軍國主義危害世界
「強兵富國」路線的推行,使日本與侵略戰爭捆在一起,陷入從戰爭走向更大戰爭的惡性循環之中。
日本是東北亞地區與亞洲大陸隔海相望的島國。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還只是一個弱小、落後的東方封建國家。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建成了當時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其興速,其亡也速,存在不足百年。以1868年的明治維新為起點,日本驟然於19世紀末葉出現在東方,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走軍國主義道路的「大日本帝國」迅速崩潰敗亡。
日本軍國主義不僅危害了世界和亞洲,特別是對中國、朝鮮人民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纍纍罪行,也使日本國家敗亡,遭致滅頂之災,日本人民蒙受苦難,危害深重。
軍國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
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發展是與日本崛起同步的。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階段是孕育形成階段,大體從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起至西南戰爭結束的1877年。在這10年中,日本確立和鞏固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政府,建立起軍國主義的經濟基礎,軍國主義的武裝和警察、監獄,並開始對外實行侵略擴張,標誌日本近代軍國主義初步形成了。
第二階段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體制完全確立階段。大體從陸軍卿(國防部長)山縣有朋發佈《軍人訓誡》和《參謀本部條例》的1878年至簽訂《日英新通商航海條約》,發動侵中、侵朝的甲午戰爭的1894年。其間,1881年建立憲兵制度並發佈《軍人敕諭》,1889年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1890年發佈《教育敕語》,1893年軍部的形成等均為其路標。日本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思想各領域確立起軍國主義體制。
第三階段是發展與演變階段。大致從甲午戰爭後的1895年至法西斯軍國主義確立的1936年或直到其敗亡的1945年。日本近代軍國主義確立後就不斷地從戰爭走向戰爭,幾乎是每五年就對外用兵一次,直至其徹底敗亡。1936年「二·二六」政變標誌法西斯上台,則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的極端表現形式。法西斯主義確立,則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最高形態。
緣何走上軍國主義道路?
就日本來說,軍國主義的形成有其深遠的歷史文化淵源。
日本近代軍國主義淵源於古代中世紀的日本武士、武家當政及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產生於8、9世紀,並隨著封建經濟發展和階級關係變化,於11世紀開始登上政治舞台。
以1192年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被大權旁落的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鐮倉幕府(在鐮倉地區建立的大將軍府)為標誌,武士階級掌握了從地方到中央的國家各級政權。鐮倉幕府是日本第一個武家當政的政權,從此,專事征戰殺伐的武士階級成為統治階級達676年。1336年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為第二個武家政權,而德川家康於1603年建立的江戶幕府則是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武家政權。日本的武士階級以作戰殺伐為職業,成為古代中世紀的軍國主義的鼓吹者,也自然是軍國主義體制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
日本武士階級還在長達近700年的幕府時代,逐漸發展和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即武士精神,它既是武士的人生觀、世界觀,又是武士應盡義務和職責等封建道德規範及行為準則。導源於神道、佛教、儒學的日本武士道,經歷了江戶時代的新型武士道和明治維新後轉化為近代軍人精神的武士道三大階段,成為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日本的對外侵略思想亦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日本古代,就已有關於神功皇后的神話傳說,即傳說她於公元210年征討新羅(朝鮮南部古國),三次用兵大獲全勝。後來統治者均大肆宣揚神功皇后開疆拓土之戰功,推崇有加。
到16世紀末,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首次提出征討朝鮮、進佔中國、印度,稱霸亞洲的狂妄計畫,並於1592、1596年兩次出兵侵朝。豐臣的擴張思想和侵略野心之大,集日本統治者之大成,達到空前程度。
豐臣之後,日本的統治者及許多思想家,不斷鼓吹其計畫、宣揚其思想,致使日本對外侵略思想在300多年間延綿不絕且日益猖獗。從18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力倡「海防論」、「開國論」、「海外雄飛論」及「攘夷論」的日本經世學家及維新運動的先驅者們,如林子平、本多利明、佐籐信淵、籐田幽谷、會澤安、吉田松陰等代表性人物,都大肆鼓吹對外擴張思想。這些成為近代日本軍國主義重要的思想來源。
同時,日本軍國主義也存在著深刻的社會基礎。
一是明治維新這場日本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不徹底性。政治上掌握統治大權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繼承和發展。舊武士等級不復存在,一批資產階級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躍在各領域且是主導力量。1871年時,中央9省(部)官吏87%是士族,至1880年時,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統治集團中的骨幹多是武士出身者,最著名的「維新三傑」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以及壟斷日本政權近50年的伊籐博文、山縣有朋、松方正義等均為舊武士出身。到大正時代的首相原敬、加籐高明,昭和時代軍部法西斯魁首東條英機、宇垣一成,板垣征四郎等也都是士族出身。士族及士族出身者極自然地成為推動日本軍國主義產生發展的主要社會力量。
在經濟原因方面,由於地稅改革和士族授產等改革,使農村土地制度(寄生地主制)留有濃厚封建殘餘,農村成為「國內殖民地」,因而國內市場狹小。又使大批士族無法生存而對明治政權不滿,統治階級則以對外侵略擴張將心懷不滿的農民、士族的不滿情緒引向海外征戰,使他們成為軍國日本的基本社會力量。
二是日本資本主義起步晚,卻迅速發展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日本實現民族獨立,擺脫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機,是以對東北亞弱小鄰國進行領土擴張和武裝侵略為重要手段的。正是將自己迅速轉化為壓迫民族才迎來了日本的迅速崛起。
明治政府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是主體,是諸政策之首。「強兵富國」路線的推行,使日本工業化的實現即產業革命的完成均與侵略中、朝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緊密相聯。待日本急速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更與侵略戰爭捆在一起,日本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本質和特點,使日本被納入軍事、戰爭軌道,進入從戰爭走向更大戰爭的惡性循環之中。
三是日本國內外均無制約和阻遏軍國主義發展的形勢和力量。日本國內曾有三次民主運動高潮,即自由民權運動、大正民主運動和護憲三派鬥爭、反法西斯鬥爭,但均遭失敗;日本對外侵略時,屢屢冒險卻均較輕易得手,更刺激其向軍國主義道路迅跑。作者:湯重南(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所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