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的功與過
最近有一本小說叫「空城計」,副標題為「諸葛亮逗司馬懿」,內容就是以孔明北伐為背景,但是內容相當可議。
因為書本體裁已標明為虛構,所以也不必太計較,不過揣犘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念,卻令人為之愀然。把孔明北伐視同蜀漢全國對曹操所耍的空城計,以為故弄玄虛而使敵誤判。開頭從孔明出征未果,再敘述失敗的下場,於是從結論來推定,原來發動戰爭的人都是禍國秧民。尤其書中有一段提到孔明大舉徵兵,官逼民反,弄得十室九空,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基本上已把孔明貼上好戰的標籤。這不由得讓人回想起一段說法,愛好和平的人不要戰爭,發動戰爭的人都是殺人兇手。當然,這些話大部分都是強大勢力對弱小勢力的宣傳與洗腦,特別是想將侵略的一方。
各位親愛的父老兄弟,千萬不要抵抗,皇軍向來愛好和平,你們誰敢用兵,誰就是主張戰爭。
硬征役兵,強拉民夫,搶掠米糧,苛政重賦等,比較容易發生在中原,而不是邊陲的蜀漢。而且自劉備以來部曲興盛,廣納少數民族參戰,地方私兵的成分大於中央徵兵。如果再比較江東的世兵制,門閥士族自雄的勢力,就可明瞭其實徵兵制並不落實於邊疆。所以小說內容的想像,恐怕比較適合於中原的曹魏,大規模的正式徵兵,中央比地方更嚴重。況且徵兵拉夫的下場,一定造成民怨四起,輕則逃兵亡命,重則叛變謀反。看看蜀漢的歷史紀錄,與東吳、曹魏的比較,蜀漢鮮少有逃兵、叛變之事,反而是曹魏有著名的淮南三叛,東吳有百越的叛變,以人民安定性或少有民怨的發生率而言,蜀漢出類拔萃非常明顯。曹操生平最後一戰,本想收復漢中,結果卻發生逃兵事件,人數多少不得而知,但是人數會多到讓曹操考慮退兵,足見逃兵並非小事。
組織民眾、呼朋引伴及結群成黨,都是不好的,皇軍都是自願成軍,這樣才好。
再來是孔明必敗的說法,批鬥復興漢室的作法,只是為了劉備或孔明的野心,老百姓不見得人心思漢,甚至於孔明就是破壞曹操統一天下的罪魁禍首。如果再加上曹操是真命天子,因此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正統已立,偽逆可去。其它人則毋須再作困獸之鬥,因為曠日費時,徒然無功。當然,這是標準的事後之明,以後來的發展,來斷定當初的該戰與不該戰。如果要講個極端一點,那就是獨尊已現,其餘的人,皆應該俯首稱臣,不得反抗,何需各為其主。
邪惡一定勝不了正義,勝利最後一定屬於皇軍。
就像匈奴阿提拉所說的強者必勝,弱者必亡,弱者應該向強者跪舔腳趾。然而事前焉能預知事後的下場?這就是當初奮鬥的目標,但是誰能先知真命天子必不在已呢?否則孔明、周瑜直接投靠曹操,劉備、孫權全部稱臣,也不會有三國鼎立。
就像某強國所稱的弱國必須派出慰安婦一樣,反過來說,為何不是強國派向弱國服務呢?強國的強兵比弱國的弱國執行有效率多,基於國際比較利益,強國為弱國服務更有價值。是否弱者應該向強者跪舔腳趾,不能拒絕,而且所謂的真命天子已現,任何發動戰爭的意圖,都是罪魁禍首?原書所遣責孔明發動戰爭,為何不談真正擁有滅蜀吞吳侵略戰爭能力的強權勢力,莫非只淮州官放火,而不淮百姓點燈?
北伐出師未捷身先死,徒生悲劇亦慼然,硬要以成敗論英雄,失之武斷,因為孔明不見得必敗,曹魏也不是統一三國的真主。更重要的是,弱者應該有反抗的權利,只要有成功的機會,就不該放棄。為了增進和平,所以人人應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站在強者的立場,鼓動弱者不該反抗之餘,別忘了有朝一日,或許也會有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數落弱國不該抵抗之時,不妨也看看強國應該如何侵略。
孔明北伐雖然九死一生,但若東吳坐以待斃,等死必然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