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重慶綦江發現億年恐龍足印化石群
本報訊 17日,重慶市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地層古生物學研究員周世武,通過對綦江縣三角鎮老瀛山地區大量「足印」化石的實地考察後,正式證實在該處發現的「足印」為恐龍等大型動物留下的足印化石(如圖)。
周世武介紹,綦江發現的這些恐龍足印化石群,目前是西南地區首次在白堊系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及恐龍足印化石,距今已有一億年左右。
專家們發現,在化石點的上、中、下三套岩石層均保存有足印化石。尤在下部砂岩層有數十個足印化石集中分佈,在長21米、寬4米的範圍內,足印化石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經初步歸納判斷,至少有三種動物的足印:一種為大型的食植物的素食恐龍——蜥腳類恐龍的足印化石,呈略有規律的行走路線;另一類是大型的三趾足印,可能是食肉恐龍留下的足印;還有一種小型的三趾足印,有可能是水鳥或鳥腳類恐龍的足印。
據專家判斷,當時生活在這裡的這群恐龍有肉食類恐龍、植食類恐龍。而且,在這75平方米的恐龍足印化石群附近,應該還有相當數量其它的恐龍足印化石,有待進一步的發掘。
在這之前,綦江縣國土房管局副局長王豐平在當地察看時,發現石壁上有少量的幾個印痕,有了「可能是恐龍足印化石」的猜測。之後,他向綦江地質公園綜合考察組報告了這一情況。
10月12日,川東南地質大隊的幾位地質專家來到三角鎮,在這裡的地層中發現了大批古動物足印化石。
隨後,綦江地質公園綜合考察組邀請周世武研究員,專程到綦江進行了再次的實地考察,印證了王豐平的猜測。
專家認為,綦江縣三角鎮「這批古動物足印化石蘊含了大量的自然歷史信息,它的發現及今後的深入研究,將展示綦江乃至我國西南地區億萬年來滄海桑田的演變史,對重慶地區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古生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綦江縣國土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如果把恐龍足印化石群,與先前發現的木化石群、丹霞地貌三者進行整合開發,可以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地質公園。
通訊員 程昭國 王豐平/文 朱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