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朝鮮戰爭60年:學者稱中國被蘇聯朝鮮逼迫出兵
轉眼已是60年。
1950年6月25日4時40分,朝鮮戰爭爆發。
剛成立的新中國起初不願直接捲入,但隨著戰局的變化,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的咄咄逼人,在斯大林、金日成的催促、懇求下,毛澤東力排眾議,做出了組建志願軍參戰的決定。
中國到底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在近年諸多學者的研究中已經顯現。
斯大林態度突變
二戰後,以三八線為界,朝鮮半島分裂成為兩個國家。南北雙方領導人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通過軍事手段解決朝鮮民族的統一問題,三八線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斷發生。1948年,蘇軍單方面率先撤出朝鮮。此後,李承晚政權曾不斷對北方進行軍事挑釁,但直到美軍於1949年6月撤出南朝鮮,斯大林也一直不支持金日成的「武裝統一計畫」。
突變發生在1950年初。1950年1月19日,蘇聯駐朝大使什特科夫向莫斯科報告,1月17日,在朝鮮外務省的一次小範圍午宴後,金日成藉著酒意,激動地與蘇聯外交官談道:在中國完成其解放事業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解放祖國南方的人民。令人意外的是,斯大林在聽到什特科夫匯報後,很快就改變了態度,準備幫助朝鮮。
這是斯大林第一次表明他準備為金日成的軍事計畫打開綠燈。而此時,雖然毛澤東就在莫斯科,但斯大林對自己支持「武裝統一」的決定及邀請金日成來蘇聯磋商一事,竟然對其中國客人———毛澤東,隻字未提。
得知斯大林贊成他的武裝統一計畫,金隨即提出:再組建3個步兵師,以便把軍隊增加到10個師。對此,莫斯科完全滿足他的要求。
蘇聯「變卦」的利益考量
那麼,在1950年1月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促使斯大林突然變卦?
這一時期在亞洲發生的最重大事件,就是中國共產黨基本掌握了全國政權,以及經過斯大林與毛澤東會談而簽訂的新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形成了中蘇同盟的態勢。
然而對於斯大林來說,新中國的建立可能是一把雙刃劍。而正是在1950年1月,經艱難談判,斯大林在莫斯科「被迫」接受了毛澤東、周恩來版本的新《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雙方議定:中國將收回長春鐵路和旅順、大連港。這預示著,蘇聯遠東艦隊此後將不能自由使用位於中國的不凍港。
於是,莫斯科對朝鮮半島政策的改變就應運而生了。斯大林完全可以預見到,在朝鮮半島爆發一場戰爭,無論其結局如何,都將保證蘇聯在遠東設定的戰略目標———獲得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
假設戰爭勝利,蘇聯就會控制整個朝鮮半島,而半島南部的港口,如仁川和釜山,無疑可以替代旅順和大連的作用。
假設戰爭失利,蘇聯仍能如願以償,因為東北亞的緊張局勢會迫使中國要求蘇聯軍隊留駐旅順、大連。同時,由於中蘇雙方商定,一旦出現戰爭局面,蘇聯軍隊有權使用長春鐵路,這樣,長春鐵路自然也就繼續留在蘇聯的掌握之中了。
斯大林變卦的關鍵點是:直到毛澤東訪蘇之前,斯大林的本意還是要維持原有的中蘇友好條約,但在毛澤東抵達莫斯科並對蘇聯人拍了桌子後,斯大林感到蘇聯在東亞地區的部分利益行將失去,於是,對朝鮮半島戰略目標的控制,就成了斯大林的主要考量。
金日成請求中國幫助
而毛澤東是否瞭解和支持金日成武裝統一朝鮮的計畫?中國對朝鮮半島問題的立場是否與蘇聯相矛盾?
早在1949年4月底,金日成就曾委託朝鮮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訪問了中國,並會見了毛澤東。此時的毛澤東,明確表示不贊成金日成在朝鮮半島採取軍事行動,提出至少要等中國內戰結束再說,且此事要與莫斯科商議。不過,出於種種考量,中方答應了朝鮮同志的一個要求,即允許四野三個師的朝鮮族官兵回國。
1950年5月,金日成根據斯大林的要求,決定秘密訪問北京,以便向中國「通報以武力統一國家的意圖和在莫斯科會談此問題的結果」。金日成還向斯大林表示他不需要中國的援助,「因為他的一切要求在莫斯科已經得到了滿足」。
5月13日,金日成飛抵北京,當晚便與中國領導人進行了會談。但從蘇聯駐華大使羅申給莫斯科的報告看,首次會談並不順利,以至毛澤東與金正日的會談,在開始進行的當晚便中斷了。
簡言之,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一個多月,才從金日成的口中得知,斯大林已批准了金的「計畫」,中斷會談,是中共連夜要求莫斯科予以「證實」。
直到這時,斯大林才第一次向中國領導人表明:蘇聯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已經發生了180度的變化:鑒於國際形勢已經改變,他們同意朝鮮人關於實現統一的建議。
而在此種情況下,毛澤東自然不便再提反對意見。
金日成「懇請」毛澤東出兵始末
從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到10月25日中國志願軍打響第一仗,中國和蘇聯對朝鮮衝突所採取的方針和策略,呈現出完全相反的變化過程。
隨著戰局發展,隨著北朝鮮從喜到憂,蘇聯的方針和策略迅速從開始的積極支持朝鮮軍事進攻,到後來決定避免過多捲入衝突,甚至一度決定放棄北朝鮮;而中國的方針和策略則是從開始不贊成,到後來實行積極的防禦戰略,直到最後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被迫出兵援助朝鮮。美國很快介入這場戰爭
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南下進展十分順利,但與斯大林和金日成事前估計完全不同的是,美國很快便決定直接介入這場戰爭。而中國政府和毛澤東由於對朝鮮戰爭的情況不明,缺乏應有的思想和軍事準備,全國工作重心並未因戰爭爆發而立即轉移。
儘管戰前不支持金日成揮軍南下,但隨著朝鮮局勢的變化,中國領導人的憂慮也在加深。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戰局急轉直下。至9月29日,朝鮮給斯大林發出的求救信中,金日成承認「危險的形勢已經出現」。
金日成一面懇求斯大林「給予特別幫助」,即「當敵軍跨過三八線以北的時刻,我們非常需要得到蘇聯方面的直接軍事援助」,接著又提出:「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請幫助我們在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一支國際志願部隊,為我們提供軍事援助。」
面對危難局勢,斯大林毫不猶豫地把出兵責任,推給了戰前並不知情的毛澤東。毛澤東最終決定出兵
10月1日接到斯大林要求中國出兵的電報後,毛澤東連夜召集中央書記處緊急會議討論朝鮮局勢和對策,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和周恩來。會議在是否出兵的問題上出現了意見分歧,但由於周恩來的支持,毛澤東主張出兵的意見佔了上風。
會議決定,2日召開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再行討論。會後,毛澤東急電召高崗來京,並命令東北邊防軍做好準備,隨時待命出動。
在10月2日下午的會議上,毛澤東認為出兵朝鮮已是萬分火急,會議決定由彭德懷掛帥,並決定4日再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進行討論。毛澤東還要周恩來速派專機去接彭德懷來北京參加會議。時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任的彭德懷在接到通知後,還不知道會議的議題,就立即乘機赴京。由於天氣惡劣,彭德懷於4日下午4時才趕到中南海,而會議已於3時開始。
中共公開史料還顯示,4日下午彭德懷趕到中南海,發現「會議的氣氛很不尋常」,分歧意見很大,便沒有發言。5日早上,鄧小平受毛澤東委託,專程把彭德懷接到中南海去談話,毛囑彭統率志願軍,這才有了彭德懷在10月5日會議上贊成出兵、扭轉局面的慷慨陳詞。
10月8日,毛澤東正式發佈了關於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率第13兵團及所屬四個軍和邊防炮兵司令部及所屬三個炮兵師待命出動,同日,毛澤東發電將這一決定通知了金日成。
但此時,斯大林卻在出動空軍支援中朝陸軍的問題上,始終不肯鬆口(最終同意蘇聯空軍延後出兵參戰),10月13日下午,毛澤東再次召開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毛澤東說:雖然蘇聯空軍在戰爭開始階段不能進入朝鮮,但斯大林已答應對中國領土實行空中保護,並向中國提供大量軍事裝備。會議最後決定:即使暫時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在美軍大舉北進的情況下,不論有多大困難,也必須立即出兵援朝。
10月19日,志願軍主力部隊渡過了鴨綠江,並於10月25日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仗。
延伸閱讀
18萬志願軍戰士捐軀朝鮮
60年前,240萬中華優秀兒女,開赴朝鮮戰場,支援了朝鮮人民抗擊侵略者的正義鬥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183108名戰士生命的付出,創造了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在抗美援朝戰爭60週年紀念前夕,記者對志願軍烈士人數、安葬地等進行了尋蹤。
183108名戰士付出生命
9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京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戰爭館」。「志願軍烈士牆」的中間花環中標明了志願軍烈士人數:183108。這是目前最新公佈的志願軍烈士人數。「志願軍烈士牆」的兩旁分別標注了30個省區市犧牲的志願軍人數,其中山西犧牲了5488人。
據志願軍老兵曹家麟介紹,犧牲的志願軍除少數團以上幹部和著名戰鬥英雄運回國內葬在瀋陽、丹東等烈士陵園外,大約有18萬志願軍烈士安葬在朝鮮。
近七成傷員犧牲時不到30歲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有大量的志願軍傷病員被送到國內治療,接收的部隊醫院非常多,在轉運途中和治療過程中,一些重傷員陸續犧牲。
「這些犧牲的英烈都是我們的病號,那真叫慘烈啊!」73歲的劉芳是當年野戰醫院護士長,她顫巍巍地拿著烈士名單老淚縱橫。
劉芳回憶,隨著戰爭的深入,傷病員越來越多。病房不夠就在空地上搭草棚;沒有消毒劑就用煮飯的鍋煮沸殺菌;因為缺少青黴素,大量傷員因傷口感染而亡。有的戰士在朝鮮戰場被美軍飛機扔細菌彈,感染嚴重肺結核;有的是在長期天寒地凍、缺衣少食環境下身患重病。因為長途轉運延誤治療時機,加上當時的醫療技術條件有限,導致有些戰士救治無效,被就地安葬。
這些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將近七成犧牲時不到30歲。
錚錚鐵骨
犧牲的級別最高指揮員:志願軍67軍軍長李湘感染美軍細菌彈犧牲
志願軍67軍軍長李湘烈士,是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級別最高的軍事指揮員,年僅37歲,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李湘是受美軍細菌彈感染,導致敗血症犧牲的。1952年,李湘的靈柩被運回祖國安葬。陣亡的首名烈士:志願軍40軍班長石寶山抱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第一天,40軍在溫井地區與南朝鮮軍第1師一部和第6師一個加強營遭遇,當二十多名敵人撲向360團3連3班陣地時,班長石寶山抱起兩根爆破筒,撲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他是志願軍入朝後第一個在戰場上英勇獻身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