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黨爭的結果是什麼?牛李黨爭什麼時候結束 | 陽光歷史

 

A-A+

牛李黨爭的結果是什麼?牛李黨爭什麼時候結束

2016年11月0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13 次

  牛李黨爭的結果是什麼?牛李黨爭什麼時候結束

  牛黨的首領是牛僧孺、李宗閔,李黨的首領是李德裕,故史稱牛李黨爭(一說牛李專指牛僧孺、李宗閔,而李德裕無黨)。這次派系鬥爭從其醞釀到結束,約四十餘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朋黨之爭。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朝廷以「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舉人。牛僧孺、皇甫湜、李宗閔三人對策時痛詆時政,被考官楊於陵、韋貫之評為上第,請予優敘。當時宰相李吉甫(德裕之父)大為不滿,向憲宗陳訴,並稱翰林學士裴垍、王涯二人「覆策」(審查考卷)有私。憲宗聽信李吉甫的話,將裴、王、楊、韋四人免職貶官,牛僧孺等三人也不予重用。事後頗有人上疏為牛僧孺等鳴不平,指責李吉甫忌賢抑才,形成輿論壓力。憲宗又於同年出李吉甫為淮南節度使,啟用裴垍為相,初步形成兩派對立的形勢。元和年間兩派爭論的焦點是如何對待藩鎮割據。宰相李吉甫、武元衡、裴度等主張武力平叛;另一派宰相李絳、韋貫之、李逢吉主張安撫妥協。由於憲宗和當權宦官吐突承璀支持前者,因此元和年間主戰派得勢,反對派則利用輿論與之抗衡,李吉甫死於元和九年(814),其後主戰派的中心人物是裴度,反對派的中心人物是李逢吉。當時牛僧孺、李宗閔和李德裕都還在朝外為官,地位也不高,對朝內政爭影響不大。而在朝兩派的爭論還以政見為主,派系私利的性質不明顯,故元和年間只是黨爭的醞釀時期。

  長慶元年(821),禮部侍郎錢徽主持進士科考試,右補闕楊汝士為考官。中書舍人李宗閔之婿蘇巢、楊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垍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稱禮部貢舉不公,錄取都是通過「關節」。穆宗詢問翰林學土李德裕、元稹、李紳,他們也都說段文昌所揭發是實情。穆宗派人複試,結果原榜十四人中,僅三人勉強及第,錢徽、李宗閔、楊汝士都因此被貶官。於是,李、楊等大為懷恨,從此「德裕、宗閔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雙方各從派系私利出發,互相排斥。

  此後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835)甘露之變前夕,牛李兩黨都被當時掌權的李訓、鄭注排斥朝外,大體上是兩黨交替進退,一黨在朝,便排斥對方為外任。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

  開成五年(840),文宗死,牛黨和他們依靠的宦官所支持的繼承人未能繼位,另一派宦官擁立唐武宗即位,牛黨失勢。李德裕自淮南節度使入為宰相,開始了李黨獨掌朝政的時期。牛黨被排斥出朝廷之外,其領袖牛僧孺、李宗閔雖然早已身在外地,也被貶職流放。李德裕雖在會昌年間討平澤潞叛亂、破回鶻、廢佛教等幾個方面作出成績,但他獨斷專行、排斥異己的作風不但為反對派所憎恨,也為宦官所不滿。會昌六年(846)月,武宗死,宣宗即位。宣宗早就厭惡李德裕,即位之後即貶之外任,李黨紛紛被斥。牛黨的令狐綯、崔鉉、魏謨暮相繼入相,牛僧孺、李宗閔也被召還朝(李宗閔不及還朝即死)。李德裕被貶為崖州(今海南島瓊山東南)司戶,死於貶所。牛李兩黨之爭終於以牛黨獲勝結束。

  關於牛李黨爭的性質,中國史學界有分歧意見。已故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認為牛黨代表進士出身的官僚,李黨代表北朝以來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他們之間的分歧不僅是政見不同,也包括對禮法、門風等文化傳統的態度之異。大體上認為牛黨是新興的庶族地主,而李黨則是沒落的門閥世族。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牛李黨爭的焦點在於對待藩鎮態度,是主張強硬政策與妥協政策的分歧。又認為李黨主張革新,牛黨因循守舊,所以李黨是進步的,而牛黨是守舊的、反動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