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新航天員選拔揭秘
航天員在模擬器中訓練
「相關專家會利用解放軍空軍在各地的療養院,對第一輪過關的飛行員進行臨床醫學檢查,醫學檢查是航天員選拔中最為重要的一輪。和國內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一樣,航天員訓練中心會專門組織一個全國知名醫學專家組,參與航天員選拔過程的評審工作。這一輪過後,篩選出的人數不會超過60人。」
女性比男性更能忍受長時間的寂寞,她們的這種心理特點會更有利於在空間站工作或者長時間的太空旅行。
3月5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副部長張建啟對外表示,我國新一輪航天員選拔工作已經正式啟動,將選拔產生5至7名航天員。
這將是中國第三個批次航天員的選拔。
中國航天員第一個批次的挑選進行了四輪,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第一個批次的選拔在絕密中開始,也在絕密中結束。中國空間科學研究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航天專家告訴《北京科技報》,1970年下半年,中國有關方面秘密啟動第一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選拔人員在跑遍瀋陽軍區、北京軍區、廣州軍區、南京軍區四大空軍的十多個飛行部隊後,在對大約1840多名飛行員摸底後選出215名入選者,隨後又進行了3輪選拔,最後確定20名預備航天員。在美國和俄羅斯兩國載人航天初期,航天員都是從空軍優秀的飛行員或試飛員中挑選出來的。這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飛行員具有高空作業的能力和經驗,在緊急情況下有快速反應和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
但是,1971年9月13日發生林彪叛逃事件,培養航天員的有關工作戛然而止,這20名預備航天員最後沒有一人實現航天夢想。
以楊利偉為代表的第二個批次的航天員選拔依舊是四輪程序:第一輪從1500名飛行員中選出800人,第二輪選出60人,第三輪選出20名預備航天員,第四輪確定了目前中國第二批14名航天員的人選。
這14名航天員中已經有楊立偉等6人步入太空,他們先後成功執行了神舟5號、6號、7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還有8人還在等待自己的機會。
原航天員系統工程總體設計師謝大青介紹,目前我國航天員的選拔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標準大綱。按照這個大綱的要求,楊利偉這一批挑選的航天員淘汰率為零,14人中截至目前還沒有一人淘汰。
在經過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訓練及執行航天任務之後,目前,中國航天員的挑選已經形成了一種更為完備的選拔程序和標準,因此本次航天員的選拔也將會參照前一批的選拔程序:選拔共分四輪進行。
航天員的選拔首先是檔案篩選。工作人員會圍繞身體素質、身高體重等方面,通過調閱飛行員健康檔案,從全國各地的上千名候選飛行員中優選出一半數量的飛行員進入第二輪篩選。
第二輪為臨床選拔。相關專家會利用解放軍空軍在各地的療養院,對第一輪過關的飛行員進行臨床醫學檢查,醫學檢查是航天員選拔中最為重要的一輪。和國內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一樣,航天員訓練中心會專門組織一個全國知名醫學專家組,參與航天員選拔過程的評審工作。這一輪過後,篩選出的人數不會超過60人。
「由於太空的環境十分特殊,在航天員選拔時身體素質就變得尤為重要。另外,心理素質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查方面。航天員飛上太空,遠離地球,身體處於失重狀態,會出現骨質疏鬆等一些問題,但是這些身體方面的問題返回地球以後可以通過鍛煉和吃藥的辦法加以解決,但是對心理所造成的大的影響是不可能一下子恢復的,這就要求在選拔的時候要注意心理方面的問題。」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說,現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員都要在空間站執行很長時間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人會出現寂寞、鬱悶的情緒。因此,這就需要在航天員選拔時有嚴格的心理考查,包括相互協作能力、性格、脾氣等。目前,我國對於航天員心理素質的考查還沒有美國和俄羅斯嚴格,但是,中國國際空間站建成以後,由於需要航天員長時間留駐,因此心理方面的考查也會變得更加嚴格,本次航天員的選拔也會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第三輪是航天特殊環境因素下的生理功能選拔,而本輪選拔將在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進行,主要包括低壓、缺氧條件下的生理功能檢查,空間運動病的特殊考查等,並從這裡面選拔出10多名預備航天員。
最後一輪就是定選。在前三輪選拔工作的基礎上,專家會組成一個專門的工作組,到預備航天員所在部隊走訪,深入、全面瞭解預備航天員在部隊時的工作、生活情況,之後還會瞭解預備航天員的家族病史,並將所有預備航天員的配偶、子女集中到一起,進行傳染病的排查。經過這四輪程序嚴格的選拔,最終確定出6~7名航天員。
由於中國載人航天戰略第三步的任務更為複雜,與第二批航天員選拔標準相比,此次選拔還將更側重對文化知識水平的考查。
早在2008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相關專家就表示,科學家的面孔將會出現在這一批航天員的選拔過程之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一位航天專家對《北京科技報》表示,目前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還處於初級階段,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獲得航天的相關數據和經驗,而不是專業地針對太空或者從太空研究地球的相關科研工作。因此,優秀的空軍飛行員是最好的選擇。雖然目前中國航天員的選拔都是從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中挑選,但是隨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逐步成熟,航天員的挑選範圍將會得到擴大。
未來在空間站上,中國的航天員將面臨時間長、動作多、操作複雜的挑戰,並需要進行醫學、生物和航天器等實驗。將來如果需要航天員在太空中執行相關科研任務,那麼,有關中國航天員的挑選標準將會發生變化,一些從事太空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們將會成為中國航天員中的一員。
謝大青介紹,這類航天員就可以從其他行業中選拔。比如工程技術人員或者教師。目前,美國等國家挑選航天員也採取了這樣的辦法。科研人員甚至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從普通人中篩選航天員。
根據以往選拔經驗,參選的空軍飛行員標準身高為1.60米至1.72米左右,體重55至70公斤,其飛行時間需要在1000個小時以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相關專家對《北京科技報》透露,本批次航天員選拔的年齡界定範圍依舊在25歲-35歲之間,而本次選拔的航天員不會出現在「神八」、「神九」和「神十」的發射任務之中。這些航天員選拔主要針對我國載人航天戰略的第三步,即為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發射空間站做選拔,但這一批次航天員的挑選標準還沒有考慮登月的需要。由於選拔結果出來以後他們還要接受4-5年的專業訓練,其飛天的時間大概要等到2015年左右我國發射空間實驗室的時刻。龐之浩表示,此輪航天員選拔時間不會超過1年。如果沒有意外,2010年,國人將會看到新一輪航天員的面孔。
新一輪的航天員即將開始挑選的消息一出,就有人開始猜測,這次挑選的航天員中會不會出現女性的身影?
龐之浩告訴《北京科技報》,目前在中國載人航天系統內部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只處於論證階段,還沒有定論。不過根據現在航天員選拔的最新情況判斷,這一輪選拔女航天員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龐之浩說,楊利偉這一撥14名航天員都是非常優秀的航天員,目前只有6人進入太空,以後的任務中肯定還是首先讓他們上。我們目前太空梭發射的次數少,所需要的航天員不是很多,本次計畫的6~7名應該是作為第二批航天員的後備力量準備的,因為人數的限制,女航天員入選的可能性就比較小。當然,在中國的空間站建成以後,肯定會有女航天員的面孔出現。
選拔女航天員的方法和男航天員的選拔是類似的。目前中國挑選航天員都是從駕駛戰鬥機的飛行員中挑選,但目前我們國家還缺乏開戰鬥機的女飛行員,女飛行員缺乏快速反應和複雜性操作的訓練。另外,我們現在的嫦娥宇航服是針對男航天員設計的,這樣的宇航服還不是很適合女宇航員使用。就是有女航天員上天,短時間內也還無法實現出艙活動。
其實,現在的研究發現,女航天員更能在長時間內適應微重力環境的影響。與男航天員相比,女性的一些先天條件優勢讓她們可能更適合在空間站進行長期的工作。龐之浩說,按照國外的經驗,女性比男性更能忍受長時間的寂寞,她們的這種心理特點會更有利於在空間站工作或者長時間的太空旅行。目前,優秀的女航天員也有傑出的代表,美國宇航局「發現」號航天飛機機長科林斯就是一位極為優秀的女航天員,她有臨危不懼的果斷和勇氣。現在,科林斯即將第四次進入太空,她在「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以來的美國首次航天飛機發射任務中將再次擔任機長一職。
但是,由於女性的力量一般不如男性,因此在有些操作的靈活性方面不如男航天員。因為一些生理方面的原因,女航天員在生活上的要求會高一些,比如用水,女航天員都要受到特殊的照顧,受生理因素的影響,有時上天執行任務的時間也會受到影響。
對於前一批航天員未來的工作計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相關專家告訴《北京科技報》,根據目前的計畫,2010年「天宮一號」發射後,在2011年,我國將發射「神八」無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空中對接。如果「神八」和「天宮一號」對接順利,一切正常,那麼我國將在同年發射「神九」飛船。「神九」將再次搭載航天員上天,而隨後搭載航天員的「神十」也將進入發射日程,並將於2012年以前完成。
「神八」、「神九」和「神十」的任務執行仍然由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來完成。目前在中國第二批14名航天員中,楊利偉等已經步入太空的6名航天員及其他8人中將會有多人獲得機會步入太空。但是楊利偉這一批14名航天員隨著年齡增長,將來部分人將會退出一線隊伍。而根據計畫,第一批14名航天員將進行分流,他們的去向主要有兩個:一是繼續留在航天員中心擔任培訓教員,二是從事航天員隊伍的管理工作。
龐之浩介紹,按照我國的載人航天計畫,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現在已經完成;第二步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預計在2015年前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間工程系統;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建成中國的空間工程系統,航天員和科學家可以來往於地球與空間站,進行規模比較大的空間科學試驗。而目前,中國並沒有開展太空遊客的計畫。由於航天成本高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普通人也不大可能成為中國空間站的太空遊客,但是航空專家表示,在更長的時間以後中國極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