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揭秘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製造過程全過程 | 陽光歷史

 

A-A+

[多圖]揭秘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製造過程全過程

2015年02月20日 宇宙奧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64 次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發現」號是美國宇航局歷史上參與航天任務次數最多的航天飛機,總共執行了39次任務。不過,在發射升空以前,美宇航局先得建造「發現」號航天飛機。以下這組照片即揭示了「發現」號航天飛機誕生全過程。


  1.航天飛機前艙


 


航天飛機前艙
 
航天飛機前艙

  在這張照片中,羅克韋爾公司的工程師1982年2月26日在檢查「發現」號航天飛機前艙上下部分是否合適。


  2.後段機身


 


後段機身
 
後段機身

  同美宇航局其他航天飛機一樣,「發現」號後段機身有三個主發動機,幫助將其發射到太空。這張照片是1982年3月9主發動機在加利福尼亞州唐尼市的羅克韋爾車間安裝前,「發現」號後段機身的模樣。


  3.中段機身


 


中段機身
 
中段機身

  「發現」號航天飛機有一個有效載荷艙,長60英尺(約合18米),足以放下一輛公共汽車。1982年3月24日,支撐「發現」號有效載荷艙的中段機身僅由一套肋拱和鋁制護板構成。而此時,波音已經控制了羅克韋爾公司。


  4.後段機身


 


後段機身
 
後段機身

  波音公司的歷史照片顯示,「發現」號正被分成三個部分建造:前段機身、中段機身和後段機身。這張攝於1982年4月6日的照片顯示了最終放置「發現」號主發動機和軌道控制發動機(OMS)吊艙的後段機身。


  5.安裝機翼


 


安裝機翼
 
安裝機翼

  1982年5月,到了該組裝「發現」號航天飛機機翼的時候了,這是工程師在1982年5月5日將航天飛機左翼安裝到「發現」號中段機身的畫面。


  6.逐漸成形


 


逐漸成形
 
逐漸成形

  1982年8月4日,「發現」號航天飛機已經成形。在這張照片中,「發現」號航天飛機前段機身下半部、機翼和中段機身全部安裝完畢。仔細看,你會看到工程師正在航天飛機中段機身裡面作業。

  7.飛行甲板


 


飛行甲板
 
飛行甲板

  每一款性能優越的載人飛船都需要飛行甲板,這張照片顯示了「發現」號航天飛機安裝飛行甲板的鏡頭。1982年9月10日,工程師將乘員艙和後段機身與「發現」號航天飛機整體框架連在一起。


  8.黑色隔熱瓦


 


黑色隔熱瓦
 
黑色隔熱瓦

  為避免「發現」號航天飛機在重返大氣層時被熾熱的氣體燒壞,工程師設計出超輕隔熱瓦。「發現」號航天飛機機翼下方安裝了數千塊這樣超級耐高溫的黑色隔熱瓦,而且每塊都是定做的。


  9.系統安裝


 


系統安裝
 
系統安裝

  1983年4月,「發現」號航天飛機為主要飛行系統的組裝做好準備。在這張攝於1983年4月19日的照片中,工程師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市的波音車間對「發現」號航天飛機進行最後的系統安裝。


  10.設備升級


 


設備升級
 
設備升級

  美宇航局和波音公司及時完成了對「發現」號航天飛機的建造和測試,為1984年8月的首次亮相創造了條件。服役10年後,「發現」號航天飛機進行了多次設備升級。這是1995年9月至1996年6月間對「發現」號航天飛機全面檢修的鏡頭。


  11.首度飛行


 


首度飛行
 
首度飛行

  1984年8月30日,「發現」號航天飛機首次發射升空,執行代號為「STS-41-D」的任務。此次任務為期6天,主要是將3顆衛星送入太空,測試用於太空的太陽能電池板新技術。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