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陳錦秀:犧牲在「辛莊慘案」前的烈士
陳錦秀,1911年生於河南固始縣,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25軍營長、紅15軍團第75師233團團長、第73師和75師師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作戰、開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紅25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參加了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戰役。1936年參加了紅軍西征。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8團團長,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1938年1月在平山縣溫塘鎮反「掃蕩」作戰中犧牲。
在平山縣辛莊村有一座烈士陵園,這裡安葬著在1938年1月日軍製造的辛莊慘案的100多名遇難的鄉親,也安葬著一位在辛莊戰鬥(也叫溫塘戰鬥)中犧牲的英雄的八路軍團長—八路軍115 師688團團長陳錦秀。
七七事變之後,國共開始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紅軍接受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的改編,陳錦秀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團長。不久,按照命令,688團作為115師師預備隊參加平型關戰鬥。但遺憾的是,由於9月24日夜的大雨引發的山洪阻斷了道路,後出發的688團在25日沒能趕到戰場,致使八路軍115師參加平型關戰鬥的部隊少了一個主力團(當時115師只有685團、686團、687團和獨立團參加了戰鬥)。
戰鬥結束後,陳錦秀腸子都悔青了,這麼好的機會自己竟然沒趕上。看到各團團長和士兵興高采烈,陳錦秀卻像打了敗仗一樣垂頭喪氣,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功勞都是人家的,自己本來準備好好跟日本鬼子干一仗呢,誰知道這該死的老天爺跟自己過不去。對於善於打硬仗的陳錦秀來說,這簡直就是「恥辱」。他咬著牙下定決心,一定要找機會跟小日本鬼子大幹一場以洗刷今日之「恥辱」,於是,他在心裡憋了一股勁,千方百計尋找機會。
平型關大捷之後,陳錦秀率部來到平山,配合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開創。他和四分區司令員周建屏、政委劉道生配合默契,很快就打開了四分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局面。
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引起了日軍的恐慌,1938年初,日軍調集2000餘兵力合圍四分區司令部所在地—平山洪子店,準備趁根據地立足未穩一舉「掃蕩」根據地,消滅八路軍。一時間,八路軍、地方部隊和根據地人民都積極行動起來,準備和日軍決戰。在這緊張的氣氛中,陳錦秀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三個多月的等待,終於等來了這個天賜良機,這次自己688團不是預備隊了,是主力部隊,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了,一定要一雪前「恥」,讓日本鬼子有來無回。於是,他率688團在四分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及兄弟部隊配合下,於溫塘鎮至紅岸河寨兩岸佔據有利地形,提前設伏。
1月22日早上,688團戰士全部進入指定位置,陳錦秀把自己的指揮所設在了清涼山的叢林內。上午10時,偵察員報告,日軍主力已經進入了伏擊圈。陳錦秀觀察了一下戰場情況,然後一聲令下,攻擊開始。埋伏在道路兩邊的八路軍和遊擊隊的各種武器火力全開,機槍、步槍、手槍、鳥槍、手榴彈一起射向敵人。一時間,日軍被打得暈頭轉向,死屍遍地,傷亡慘重。困獸猶斗的日軍左奔右突,企圖突圍,但回應他們的只有四周猛烈的炮火,他們只能留下一具具屍體撤回原地。被包圍的日軍有些絕望了,只能一邊拚死抵抗,一邊拚命呼叫增援部隊。
就在陳錦秀準備下令發起最後衝鋒、全殲日軍的時候,日軍的救援部隊趕到了。為了救出被困的日軍,救援部隊瘋狂地向清涼山開炮射擊。陳錦秀的指揮所不幸被炮彈擊中,年僅27歲的陳錦秀和營長王國清及5名警衛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雖然陳錦秀在戰場上為國捐軀,但此戰也算完成了他的一個心願,彌補了他自己在平型關戰鬥中未上戰場的遺憾。此役,雙方投入各類兵力6000多人,激戰5個多小時,八路軍消滅日軍近千人,取得反「掃蕩」重大勝利,給了日本侵略者一個沉重打擊,為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