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女殺手也是中國首位女博士:女傑鄭毓秀 | 陽光歷史

 

A-A+

民國第一女殺手也是中國首位女博士:女傑鄭毓秀

2016年01月23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394 次

  女殺手、女革命家、女博士、女律師、女大學校長、女法官、女廳長、女特使……這麼多在我們今人看來似乎判若雲泥、水火不相容、很不搭界的頭銜,怎麼會「戴」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呢?可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獨特的國度,在曾經那樣一個特定的年代,這樣的事也就真實地出現了。

  這位女強人、「牛老太」、老前輩究竟是誰呢?

  她叫鄭毓秀(1891—1959),別名蘇梅,生於廣東省廣州府新安縣西鄉鄉屋下村(今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鎮樂群村)一個封建官吏家庭。祖父鄭姚,窮苦出身,後在香港發跡,成為大商人,曾賑濟黃河水災,受到慈禧太后的封賜;父親鄭文治,清末戶部一官吏。

  她身上的「中國第一」可多了:她是第一位加入法國法律協會的中國人、中國近代史上女子參政第一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師、第一位女性省級政務官、第一位女性地方法院院長、第一位女性審檢兩廳廳長、第一位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的女性、第一位女性非官方外交特使……當然,她還是民國第一女殺手、深圳近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性。與秋瑾、宋慶齡、陳擷芬、何香凝、鄧穎超等人一樣,她是民國時期少數開風氣之先的女中翹楚,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權運動的鼓吹者。

  根據史料記載,這位鄭毓秀打生下來就與同齡的女孩子大不相同。她自幼聰明伶俐,其母為了讓她有一技之長,便常常教她誦讀經文;但她天性叛逆,對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類置於腦後。當時裹腳之風猶存,可她竟不纏腳,家人擔憂她將來難以嫁人;然而任憑家人軟硬兼施,年僅五六歲的小毓秀死活不讓,家人無計可施最後只好作罷。

  1904年鄭毓秀年方13歲。當她得知祖母在她年幼時,就把自己許配給了當時的兩廣總督之子,竟頗為不滿,親自寫信給男方,解除了這個未經其同意的婚約。為此她惹了一場風波,只好離家出走。翌年鄭毓秀進入天津一所教會學校「崇實女塾」,接受西式教育。1907年她隨姐姐東渡扶桑,在日本期間接受孫中山反清革命思想的熏陶,認識到要救國就只有反清。次年經廖仲愷介紹她參加了同盟會,不久即回國從事革命活動。

  在此期間,孫中山聯合海內外各派革命黨組成同盟會,主張用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先後發動了6次武裝起義,但都相繼失敗,大批革命青年為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以梁啟超等為代表的保皇黨則乘機批評革命黨的暴力革命,尤其是批評孫中山等人「徒騙人於死,己則安享高樓華屋,不過是遠距離革命家而已」。同時革命黨內也出現了一股「倒孫狂潮」。為挽救革命、挽救同盟會,汪精衛主動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殺清政府高官,用鮮血來證明革命領袖們並不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使黨內外的懷疑人士重樹對革命的信心。

  汪精衛計畫自己和黃復生先期抵達北京作準備,然後由喻培倫、陳璧君等人再攜帶炸彈進京。1909年10月,汪、黃兩人乘英國船來到天津,鄭毓秀專程迎接他們。廖仲愷特別寫信給鄭,要她全力幫助汪、黃等人的暗殺活動。雙方見面後,汪精衛說:「聽說最近北京火車站盤查很嚴,我們這些男人攜帶炸彈易引起懷疑,想請你幫我們把炸彈帶入北京。不過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炸彈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鄭毓秀當即答應:「如果不會爆炸還叫什麼炸彈,這事交給我好了。」憑借自己的機智勇敢和社交界的名氣,以及一位西歐外交官和幾位外國朋友的掩護和幫助,她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此後是在1911年末辛亥革命爆發後一兩個月裡,鄭毓秀曾多次為革命黨人秘密運送軍火、傳遞情報,也幹得很成功。

  鄭毓秀作為近代中國舞台上頗富傳奇色彩的女性,曾兩次參與革命黨人暗殺清廷要員的活動,故被稱為「民國第一女殺手」。(當然,她這個殺手與一般殺手還是大不相同的。她既不是凶神惡煞、面目猙獰可怕的那種,甚至連真刀實槍、面對面較量也沒有。她更多的只是暗殺行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揮;而且第一次計畫又並未真正實施,第二次則只是旁觀人家去幹——這人還是她姐姐的男朋友。但作為一個女流之輩,況且是早在整整100年之前,那還是很了不起的。)

  第一次是刺殺袁世凱。時值辛亥革命爆發,清廷恐懼,為挽時局,任命袁為內閣總理大臣,希望他成為第二個曾國藩,以鎮壓革命黨人。於是,革命黨人決定行刺袁世凱。 1912年1月9日,革命黨人羅明典等得知袁將於翌日早晨上朝,於是,鄭毓秀等十餘人聚集商量,決定先暗殺袁世凱,以剷除革命的真正障礙。根據刺殺行動計畫,將參與成員分成4組:第一組隱匿於三義茶葉店樓上;第二組在詳宜坊酒樓偽裝飲酒;第三組在東安市場前徘徊;第四組鄭毓秀與另二人則共乘馬車一輛,遊弋於東華門、王府井大街之間,鄭是總負責人之一。各組準備在預定地點同時向袁投擲炸彈。

  1904年鄭毓秀年方13歲。當她得知祖母在她年幼時,就把自己許配給了當時的兩廣總督之子,竟頗為不滿,親自寫信給男方,解除了這個未經其同意的婚約。為此她惹了一場風波,只好離家出走。翌年鄭毓秀進入天津一所教會學校「崇實女塾」,接受西式教育。1907年她隨姐姐東渡扶桑,在日本期間接受孫中山反清革命思想的熏陶,認識到要救國就只有反清。次年經廖仲愷介紹她參加了同盟會,不久即回國從事革命活動。

  在此期間,孫中山聯合海內外各派革命黨組成同盟會,主張用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先後發動了6次武裝起義,但都相繼失敗,大批革命青年為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以梁啟超等為代表的保皇黨則乘機批評革命黨的暴力革命,尤其是批評孫中山等人「徒騙人於死,己則安享高樓華屋,不過是遠距離革命家而已」。同時革命黨內也出現了一股「倒孫狂潮」。為挽救革命、挽救同盟會,汪精衛主動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殺清政府高官,用鮮血來證明革命領袖們並不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使黨內外的懷疑人士重樹對革命的信心。

  汪精衛計畫自己和黃復生先期抵達北京作準備,然後由喻培倫、陳璧君等人再攜帶炸彈進京。1909年10月,汪、黃兩人乘英國船來到天津,鄭毓秀專程迎接他們。廖仲愷特別寫信給鄭,要她全力幫助汪、黃等人的暗殺活動。雙方見面後,汪精衛說:「聽說最近北京火車站盤查很嚴,我們這些男人攜帶炸彈易引起懷疑,想請你幫我們把炸彈帶入北京。不過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炸彈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鄭毓秀當即答應:「如果不會爆炸還叫什麼炸彈,這事交給我好了。」憑借自己的機智勇敢和社交界的名氣,以及一位西歐外交官和幾位外國朋友的掩護和幫助,她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此後是在1911年末辛亥革命爆發後一兩個月裡,鄭毓秀曾多次為革命黨人秘密運送軍火、傳遞情報,也幹得很成功。

  鄭毓秀作為近代中國舞台上頗富傳奇色彩的女性,曾兩次參與革命黨人暗殺清廷要員的活動,故被稱為「民國第一女殺手」。(當然,她這個殺手與一般殺手還是大不相同的。她既不是凶神惡煞、面目猙獰可怕的那種,甚至連真刀實槍、面對面較量也沒有。她更多的只是暗殺行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揮;而且第一次計畫又並未真正實施,第二次則只是旁觀人家去幹——這人還是她姐姐的男朋友。但作為一個女流之輩,況且是早在整整100年之前,那還是很了不起的。)

  第一次是刺殺袁世凱。時值辛亥革命爆發,清廷恐懼,為挽時局,任命袁為內閣總理大臣,希望他成為第二個曾國藩,以鎮壓革命黨人。於是,革命黨人決定行刺袁世凱。 1912年1月9日,革命黨人羅明典等得知袁將於翌日早晨上朝,於是,鄭毓秀等十餘人聚集商量,決定先暗殺袁世凱,以剷除革命的真正障礙。根據刺殺行動計畫,將參與成員分成4組:第一組隱匿於三義茶葉店樓上;第二組在詳宜坊酒樓偽裝飲酒;第三組在東安市場前徘徊;第四組鄭毓秀與另二人則共乘馬車一輛,遊弋於東華門、王府井大街之間,鄭是總負責人之一。各組準備在預定地點同時向袁投擲炸彈。

  1月15日,各組已準備奔赴戰鬥崗位時,鄭毓秀卻突然接到同盟會駐北京支部的緊急命令,放棄刺殺袁的行動。因為最新情況表明,南北議和的真正阻力是來自良弼而不是袁世凱。鄭遂連夜行動,但尋找非常困難,只根據平時線索通知了其中8位戰友;而未接到通知的戰友們,還是按原計畫實施了刺殺袁的行動。鄭毓秀自己一人則堅持到了最後。但刺袁未遂(因計畫改變,多數成員撤退,故爆炸威力減小,使袁得以撿回性命一條,僅炸死其衛隊長及衛兵數名、坐馭一匹),大批軍警趕到出事地點,當場捕獲了十餘人。鄭當時正在現場,還斗膽開了槍,由於她機智勇敢,最終得以脫離險境。當晚,袁世凱的特務頭子、營務處總理陸建章對所抓獲的十餘人親自審訊,後來其中7人由鄭毓秀去找外國記者出面保釋、1人(即真正的投彈者嚴濟芬)逃脫;但另3人卻在射擊時被捕,罪證確實,立即槍決。

  刺袁行動十幾天後,鄭毓秀又加入行刺良弼的第二次暗殺活動。良是滿人,他掌握著一定數量的軍隊,是宗社黨核心人物;且堅決反對清帝退位,頑固守舊,成為革命黨的死對頭。鄭毓秀等人接到任務以後,吸取了刺袁行動的教訓,改變了行刺方法,決定派一人先接近良,然後近距離炸死他。擔當刺殺任務的是革命黨人彭家珍,他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其時彭正與鄭的姐姐處在熱戀之中,生離死別、有去無回,鄭的姐姐傷心欲絕,當場暈厥。鄭毓秀也十分悲傷、淚如雨下。但為了革命事業,她仍然堅決支持彭的行刺行動。1月26日,由於鄭等人的周密安排,刺殺良弼的行動終於成功(彭家珍化裝成傳達員,打入良弼寓所,靠近剛回家的良弼,適時引爆炸彈,結果當場犧牲;良弼身受重傷,於兩日後死去)。

  鄭毓秀幹了幾年出生入死、轟轟烈烈、驚險刺激的革命工作以後,忽然發覺救國救民僅有熱情遠遠不夠,必須具備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才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再加上她已獲知袁世凱有暗殺自己的計畫,於是在1914年選擇了出國留學的計畫,而其革命生涯便暫告一段落。

  她到了法國巴黎,取了個洋文名叫蘇梅,進入巴黎大學前身索邦大學攻讀法學專業,學習期間依舊忙於社交界,是巴黎華人女性的傑出代表。經過3年的刻苦攻讀,她於1917年以優異成績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並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她還加入了法國法律協會,是該學會的第一位中國人。

  鄭毓秀不但聰明好學、為人熱情,且性格溫和、風度優雅、能言善辯,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有一次在法國大學成立中法協會時,她面對數千聽眾登台發表演說,用慷慨激昂的語氣宣揚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化,以及愛和平、重信義的傳統美德,使聽眾耳目一新。此後,歐洲各國文人、政府都向她瞭解中國的真相。鄭毓秀也因此聞名巴黎,在留法學生中可算得上是一個佼佼者。翌年,她受南方軍政府吳玉章主持的外交委員會委派,在法國進行國民外交工作。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派代表出席。鄭毓秀因精通英、法兩語,被任命為中國代表團成員,擔任聯絡和翻譯工作。她當時還是留法學生組織的重要領袖,經常組織留學生到中國代表團駐地遊行、請願,要求代表團拒絕簽字。

  她到了法國巴黎,取了個洋文名叫蘇梅,進入巴黎大學前身索邦大學攻讀法學專業,學習期間依舊忙於社交界,是巴黎華人女性的傑出代表。經過3年的刻苦攻讀,她於1917年以優異成績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並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她還加入了法國法律協會,是該學會的第一位中國人。

  鄭毓秀不但聰明好學、為人熱情,且性格溫和、風度優雅、能言善辯,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有一次在法國大學成立中法協會時,她面對數千聽眾登台發表演說,用慷慨激昂的語氣宣揚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化,以及愛和平、重信義的傳統美德,使聽眾耳目一新。此後,歐洲各國文人、政府都向她瞭解中國的真相。鄭毓秀也因此聞名巴黎,在留法學生中可算得上是一個佼佼者。翌年,她受南方軍政府吳玉章主持的外交委員會委派,在法國進行國民外交工作。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派代表出席。鄭毓秀因精通英、法兩語,被任命為中國代表團成員,擔任聯絡和翻譯工作。她當時還是留法學生組織的重要領袖,經常組織留學生到中國代表團駐地遊行、請願,要求代表團拒絕簽字。

  巴黎和會期間,給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鄭毓秀所導演的「玫瑰枝事件」。在西方列強操縱的和會上,相關條約均不利中國,外交失敗引發國內著名的「五四運動」。因局勢緊張,來自人民的壓力很大,北京政府便把責任推給外交總長、中國出席和會代表團團長陸征祥。這使陸左右為難,提出辭職又不准,便裝病躲進巴黎近郊聖克盧德醫院。就在和會簽字的頭天晚上,即1919年6月27日,300多名留法學生和華工包圍陸征祥的下榻地,要求他不要在和約上簽字。由於鄭毓秀出色的辯論和外交才能,她被推舉為代表與陸談判。而此時陸征祥已接到北京政府示意,準備在和約上簽字。鄭急中生智,在花園裡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衣袖裡,頂住陸,聲色俱厲地說:「你要簽字,我這支槍可不會放過你。」陸征祥不敢去凡爾賽宮簽字,保留了中國政府收回山東的權利。後來鄭毓秀還將這根玫瑰枝帶回祖國,在客廳裡懸掛多年。

  早在1919年,廣州軍政府外交部便任命鄭毓秀為外交調查名譽會員,被稱為「中國女子參政之先例」。次年鄭毓秀應吳玉章邀請,從法國回國,赴四川宣傳男女平權,鼓勵女生出國留學。同年12月,鄭毓秀與張申府、蔡元培、陳大齊、劉清揚等人同船返歸法國;鄭還親自帶了四川女生張振華等6人赴法,為她們籌措旅費,到法勤工儉學。

  1924年品學兼優的鄭毓秀終於取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博士。翌年回國,被聘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並撰寫了大量重要學術著作。1926年鄭毓秀與同學魏道明博士在上海法租界開設一個律師事務所,執行律師業務,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律師。同年兩人結為伉儷。以後,鄭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和人際關係,積極參與一些重大的社會事務活動,開始揚名上海灘。

  鄭毓秀還在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裡擔任過多項重要社會職務。1927年後她歷任上海審判廳廳長、江蘇地方檢察廳廳長、上海臨時法院院長兼上海發行院院長,而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省級政務官、第一位女性地方法院院長、第一位女性審檢兩廳廳長。1929年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是五人起草委員會中唯一的女性。抗戰期間,鄭任教育部次長。

  1942年鄭毓秀丈夫魏道明接替胡適任駐美大使,鄭穗成了大使夫人,協助夫君開展外交工作,是中國第一位女性非官方外交特使。第二年,鄭毓秀陪同宋美齡訪美,深諳政治的羅斯福總統夫人稱讚她「具有政治頭腦,不同於歷任中國大使夫人」。杜魯門總統夫人雖不過問政治,但仍和她結為知己。1947年魏道明改任台灣省主席,鄭毓秀隨夫赴台北。1948年陳誠取代魏任台灣省主席,不久魏、鄭夫婦移居美國,從此淡出政治舞台。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