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史上那些死於反間計的忠臣良將 | 陽光歷史

 

A-A+

盤點:古代史上那些死於反間計的忠臣良將

2015年04月21日 中外名將盤點,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32 次

  三國演義裡有這樣一則故事:赤壁之戰前,曹操要攻打孫權,有個叫蔣干的說要去勸降周瑜,曹操很高興。周瑜見蔣幹過江,熱情款待蔣干,酒席筵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並規定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干的嘴巴。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干同床共眠。蔣干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裡能夠入睡。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約定與周瑜裡應外合,擊敗曹操。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身子,嚇得蔣干連忙上床。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起身和來人談話,還裝作故意看看蔣干是否睡熟。蔣干裝作沉睡的樣子,只聽周瑜他們小聲談話,聽不清楚,只聽見提到蔡瑁、張允二人。於是蔣干對蔡瑁、張允二人和周瑜裡應外合的計畫確認無疑。他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信件,曹操頓時火起,殺了蔡瑁、張允。等曹操冷靜下來,才知中了周瑜反間之計,但也無可奈何了。

  不過這個故事是虛構的,歷史上的曹操確實很信任人,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信任劉備愛將關羽,關羽為他斬殺顏良;他信任投降過來的許攸,許攸設計火燒袁紹的烏巢,為曹操戰勝袁紹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蔡瑁張允也都得以善終。

  只是曹操雖然沒中反間計,可歷史上中反間計害掉自己左膀右臂的人還真的不少,好多名將往往死於反間計:

  其一,名將樂毅。

      管仲樂毅是諸葛亮最敬佩的歷史人物。春秋戰國時期,齊將田單守即墨,想除掉燕將樂毅,用的是挑撥離間的手段,散佈樂毅沒攻下即墨,是想在齊地稱王,現在齊人還未服從他,所以他暫緩攻打即墨。齊國怕的是燕國調換樂毅。燕王果然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只好逃到趙國去了。齊人大喜,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


  其二,趙國良將李牧。

      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趙,趙以李牧、司馬尚抵抗。秦軍不得進,就以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他在趙王面前散佈李牧、司馬尚想謀反,趙王中計,派趙蔥和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從命,趙國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撤換了司馬尚。趙國臨戰而親佞臣誅良將。三個月後,秦將王翦乘勢急攻,大破趙軍。

  其三,秦國大將白起。

      李牧被殺後,趙國危在旦夕。請來了說客蘇代,蘇代去見應侯范雎,蘇代於是說:「滅了趙國,秦國稱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為秦國奪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歷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勞,也不過如此。到時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蘇代接著說:「上黨的百姓寧可歸附趙國,也不向秦投降,可見天下百姓不願做秦國的臣民。如果秦國滅了趙國,趙國北方的人就會投奔燕國,東邊的歸入齊國,南面的跑去韓國魏國,秦國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著趙國驚恐之際,叫趙國割地求和,別再讓武安君建功立業了。」這段話說到了范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勸秦昭王和談,這令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後,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趙時,時機已然錯過了:趙國從重創中喘息過來,白起的身體也大不如前。不久,秦王和白起關係破裂,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奪官、削爵,降為士兵,遷居他鄉。不久被秦王逼得自殺。

  其四,項羽軍師範增。

      劉項決戰,劉邦假意求和,范曾識破說:「這是緩兵之計,劉邦意在拖延時間,等待韓信的救兵。必須加速攻城,消滅劉邦之後,再去剿滅韓信。」項羽聽言猛攻滎陽,但一連幾天都未能攻下。這時,劉邦又派使者來求和,項羽雖不答應議和,卻派了使者去漢營探聽虛實。楚使一去便被陳平接到館舍,以諸侯之禮款待,設下了豐盛的筵席。尚未開席,陳平便向楚使打聽范增的情況,而隻字不提項羽。使者說:」我受項王之命出使,並非受亞父派遣。「陳平聞言,假裝吃驚異常:「你原來是項王派來的!」說完扭頭就走,並命人撤去筵席和服侍人員。楚使一人獨坐館舍,好久不見再有人來,直到日影西斜,才有人來送飯,卻是粗茶淡飯,無一點葷腥不說,還有一陣臭味,連酒也是酸的。楚使氣憤不已,便不告而別,逕自返回楚營。楚使回營後,把這段經歷添油加醋地向項羽做了匯報。性情暴躁多疑的項羽,聽了使者的匯報,不禁勃然大怒,對范曾產生了懷疑。此時范增還蒙在鼓裡,見項羽幾天攻城不力,便催促加緊攻城,並說:「現在劉邦兵困滎陽,是滅漢的天賜良機。如不從速決斷,再次縱虎歸山,後果將不堪設想。」項羽聽言,忍不住氣上心頭,便說:『你要我攻滎陽,我並非不想攻。只怕是滎陽尚未攻下,我的性命就早被你送掉了。」范曾聽後吃驚不小,頓時覺得心寒意冷,便便頭也不回走出去。不想在回家途中發病身亡。


  其五,南唐國家柱石。

      此人驍勇善戰,有勇有謀。971年,李煜派遣他的弟弟李從善到京師汴梁朝貢,宋太祖順勢將他扣作了人質。有一天,宋太祖派人請李從善進宮,兩個人邊走邊聊,進到一座掛滿了畫像的屋子。宋太祖漫不經心地指著一幅畫像說:「這個人你認識嗎?」李從善一看,吃驚地說:「他怎麼有點像我們的林仁肇將軍啊?」宋太祖哈哈大笑,說:「對,正是他。告訴你吧,他已經投降了,先送這幅畫像來給我做個信物,我連他的住宅都安排好了。」李從善默然無語,內心卻急出了火,回去後趕緊派人把這個情報送給了李煜。李煜開始並沒有相信,可三人成虎,眾將嫉妒他的功勞大,趁機攻擊他早有反心。李煜的耳根子軟,聽得多了,也就信了,一狠心,派人把林仁肇悄悄地毒死了。

  其六,明朝袁崇煥。

      袁崇煥智勇雙全,皇太極見袁崇煥軍隊兇猛,便將被俘的太監楊某監於帳中,故意讓他偷聽到「袁經略有密約,不日即輸誠矣」的密談,第二天又有意將楊太監放跑。楊太監跑回後,趕緊把這個絕密情報向崇禎添油加醋的匯報了一番,崇禎皇帝果然中計,將袁崇煥投入獄中,次年八月以「謀叛欺君」的罪名將袁崇煥處以磔刑,並被肢裂於西市。

  這些人為何會頻頻中計,殘殺自己的左右手:

  首先:被嫉妒,名將之所以成為名將,肯定屢立戰功,而這些功勞自然成為平庸上位者的眼中釘肉中刺,既然你不讓我好過,我也讓你不舒服。配合外界謠言,攪擾的領導世界裡越來越亂。

  其次,被算計。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名將立下那麼大的功勞,稍有不慎,就會功高震主,因此小心謹慎能保全性命就很不錯了。歷史上韓信岳飛徐達莫不如此。如果獨當一面,肯定受到敵對勢力的吹捧或攻擊,當然目的都是一樣的,混淆黑白,做領導的不加思索,沒有兼聽則明,自然親者痛仇者快。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