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死後誰管理唐太宗的後宮? 古代後宮故事
長孫皇后死後誰來管理唐太宗的後宮?很多人誤以為長孫皇后逝世後唐太宗的後宮由韋貴妃代為掌管,韋貴妃雖沒有皇后的頭銜卻有皇后之實。那麼事實上韋貴妃真的有這個權利在長孫皇后死後自動掌管後宮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歷史上除了皇后外,還有哪些嬪妃可以掌管後宮。
《南史·宋宗室列傳》:
浚字休明,將產之夕,有鵩鳴於屋上,聞者莫不惡之。元嘉十三年,年八歲,封始興王。浚少好文籍,資質端妍,母潘淑妃有盛寵。時六宮無主,潘專總內政。浚人才既美,母又至愛,文帝甚所留心。與建平王宏、侍中王僧綽、中書郎蔡興宗等,並以文義往復。
《陳書·后妃列傳》:
後性端靜,寡嗜欲,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初,後主在東宮,而後父君理卒,後居憂,處於別殿,哀毀逾禮。後主遇後既薄,而張貴妃寵傾後宮,後宮之政並歸之,後澹然未嘗有所忌怨。而居處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左右近侍才百許人,唯尋閱圖史、誦佛經為事。陳亡,與後主俱入長安。及後主薨,後自為哀辭,文甚酸切。隋煬帝每所巡幸,恆令從駕。及煬帝為宇文化及所害,後自廣陵過江還鄉里,不知所終。
《隋書·后妃列傳》:
宣華夫人陳氏,陳宣帝之女也。性聰慧,姿貌無雙。及陳滅,配掖庭,後選入宮為嬪。時獨孤皇后性妒,後宮罕得進御,唯陳氏有寵。晉王廣之在籓也,陰有奪宗之計,規為內助,每致禮焉。進金蛇、金駝等物,以取媚於陳氏。皇太子廢立之際,頗有力焉。及文獻皇后崩,進位為貴人,專房擅寵,主斷內事,六宮莫與為比。及上大漸,遺詔拜為宣華夫人。
容華夫人蔡氏,丹陽人也。陳滅之後,以選入宮,為世婦。容儀婉,上甚悅之。以文獻皇后故,希得進幸。及後崩,漸見寵遇,拜為貴人,參斷宮掖之務,與陳氏相亞。上寢疾,加號容華夫人。上崩後,自請言事,亦為煬帝所烝。《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列傳》:
楚王智雲,高祖第五子也。母曰萬貴妃,性恭順,特蒙高祖親禮。宮中之事,皆諮稟之,諸王妃主,莫不推敬。後授楚國太妃,薨,陪葬獻陵。
《明太祖實錄》:
(孫貴妃)上即帝位,冊為貴妃,位眾妃上。小心恭謹,於上有警戒相成之助,佐皇后以理,內治宮壼雍肅。《明史·后妃列傳》:
淑妃李氏,壽州人。父傑,洪武初,以廣武衛指揮北征,卒於陣。十七年九月,孝慈皇后服除,冊封淑妃,攝六宮事。未幾,薨。
寧妃郭氏,濠人郭山甫女。山甫善相人。太祖微時過其家,山甫相之,大驚曰:「公相貴不可言。」因謂諸子興、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亟遣從渡江,並遣妃侍太祖。後封寧妃。李淑妃薨,妃攝六宮事。山甫累贈營國公,興、英皆以功封侯,自有傳。
《清實錄順治實錄》:
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后諭上□日、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
《清實錄乾隆實錄》:
於本年四月內、冊封皇貴妃攝六宮事。今逢嘉慶。適遇吉期。晉顯號之加隆。篤璇宮之欣豫。所有應行一切禮儀。著該部詳悉具議以聞。
《清史稿·后妃列傳》: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衛、一等男頤齡女。後事宣宗,冊全嬪。累進全貴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立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
根據史書的記載,歷史上那些除了皇后之外的嬪妃之所以能夠握有掌管後宮的權利,和她們本人在後宮的地位無關,家族出身無關,只和皇帝的心意有關。比如隋文帝因為寵愛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便讓她們倆一個「主斷」一個「參斷」後宮事務,從用詞來看,當時後宮事務的主要負責人是宣華夫人,而容華夫人則是從旁協助。又比如萬貴妃因為性情恭順,得到了李淵的看重,於是後宮事務皆由萬貴妃處理。再比如李淑妃與郭寧妃二人既不得寵,也沒有任何特殊的德行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但朱元璋就是要先後令二人統攝後宮。
不過除此之外,即便嬪妃的品級再高,哪怕僅次於皇后,都沒有資格在六宮無首的情況下順理成章地代管後宮,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唐憲宗的郭貴妃。郭貴妃原本就是唐憲宗的原配,按理來說唐憲宗登基為帝后就該將自己的結髮妻子郭氏封為皇后。但唐憲宗為人風流多情,為了不讓擁有管理後宮之權的皇后妨礙自己的風流獵艷,於是死活不肯將郭氏立為皇后,只將其封為貴妃。
由此可知,如果在沒有皇后的情況下身為貴妃就能自然而然地掌管後宮,那麼唐憲宗又何必多此一舉,百般推諉大臣請立郭氏為皇后的要求,只將她立為貴妃呢?
所以後宮無主時,就算是正一品的貴妃也不能「天然」地代理後宮,除非有皇帝的特許。而一旦有了皇帝的特許,那麼哪怕不是正一品的四妃或三夫人,哪怕只是正二品的九嬪,也照樣能管理後宮。比如南朝宋文帝寵愛潘淑妃(劉宋時淑妃僅為正二品九嬪,而非正一品的三夫人),儘管上面還有正一品的貴妃、貴嬪、貴人三夫人壓著,但宋文帝照樣讓潘淑妃掌管了後宮。
不僅如此,如果皇后無寵到了極點,皇帝也可以剝奪皇后管理後宮的權利,將之交予自己寵愛的嬪妃代為掌管。比如陳後主寵愛張麗華而不喜歡沈婺華,所以即使沈皇后活得好好的,無論性情還是品德都無可挑剔,但陳後主照樣將她當成擺設,然後將掌管後宮的權利交給自己最心愛的張貴妃——史實證明,後宮究竟由誰管理,永遠都是皇帝說了算。
後宮中只有皇后是天然的執掌者,如果沒有皇后,那麼皇帝可以自己代管。而嬪妃能夠執掌後宮是皇帝給予的特別恩寵,並不是她們天然所有的權利,所以對於妃嬪來說這是一種殊榮,史書都會因此記上一筆。比如陳後主的張貴妃執掌後宮,隋文帝的宣華夫人、容華夫人代掌後宮,明太祖的孫貴妃佐理後宮,李淑妃、郭寧妃、董鄂妃等統攝後宮的事情都在史書中記載得清清楚楚,劉浚的列傳中也特意花了一番筆墨記載其母潘淑妃掌管後宮一事,李智雲的列傳也同樣提到了生母萬貴妃管理後宮之事。
不僅史書上會記上一筆,就連墓誌銘這種一向貼金成風的東西上也絕對會大書特書一番。所以韋貴妃要是真的曾經掌管過後宮,這麼特殊這麼光榮的事跡,她的兒子李慎的列傳中不會不提,她的墓誌上更不會不提。如朱元璋的寵妃孫貴妃只不過是輔佐馬皇后治理後宮,此事不僅見載於《明太祖實錄》,野史《勝朝彤史拾遺記》中亦有記載,宋濂在撰寫孫貴妃的墓誌時更沒有放過這一莫大榮耀:「成穆貴妃孫氏……佐皇后以理,內治宮壼肅雍,上下鹹無怨者。」
甚至哪怕韋貴妃並沒有代管後宮這麼大的權限,只是有些參與權,她的墓誌上也不可能隻字不提。比如唐德宗的韋賢妃,史書中只說了她受到皇帝的敬重,並未提及她能管理後宮,但她的墓誌就貼金成了「長秋虛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聽於妃」。而韋貴妃的墓誌早已出土,志文中對她多有浮誇溢美之詞,但對所謂的代管後宮一事卻絕口不提。而這項連慣於貼金的墓誌都不好意思信口開河的榮耀,卻被今天的某些人想當然地直接扣到了韋貴妃的頭上。
當然也許有人要問了,如果沒有皇后,而貴妃在沒有皇帝的允許下也沒資格管理後宮,那麼後宮究竟該由誰管理?
事實上皇帝皇后是國家領導人,不是後宮保姆,更不用天天只知道圍著後宮轉。後宮都有自己專門的部門,六尚內侍省等等,分工極為細緻。這些部門有各自的長官負責管理,平日裡大家各司其職正常運轉,除非有重要事需要請示皇帝、皇后或有代理職權的妃嬪,不然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完全不需要驚動皇帝皇后。
補充部分史料,野史中還記錄了一些嬪妃曾掌管過後宮之事,雖然出於文章嚴謹性的考慮,這部分記錄暫不列入正文部分,但可見只要是在後宮中有著一定的管理權限,那麼正史、野史以及極盡吹捧之能事的墓誌中多少都會留下痕跡:
《勝朝彤史拾遺記》:
昭獻王貴妃,蘇州人也,隨父宦在京。永樂初,選擇良家女,妃入宮,冊為昭容。時宮中上下多朔產,略少委曲。獨妃具才德,能從容婉娩以行其意,以故妃佐理宮政稱愜伏,仁孝愛之。永樂七年,仁孝服闋,進貴妃,上自仁孝崩後,在宮多任性,間或躁怒,宮人皆惴惴懼。妃特輾轉調護,徐俟意解。自皇太子、親王、公主以下,皆重賴焉。十八年七月丙子,以疾死。上震悼,為輟朝五日,賜祭謚照獻貴妃。命禮臣考高皇帝成穆貴妃故事,一視其喪葬,以寵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