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走近神秘的雲南獨龍族 | 陽光歷史

 

A-A+

[多圖]走近神秘的雲南獨龍族

2016年01月08日 神奇地球-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504 次


攤開中國地圖,在雲南省左上角,可見一條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的河流,這就是獨龍江,居住在江兩岸的民族因江得名——獨龍族。獨龍族人數不過數千,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大多聚居在獨龍江峽谷,全年很多時間因大雪封山而與世隔絕,在另外的時間裡,也因為山高谷深、群峰環抱、溝壑橫阻,與外界交往稀疏。


65歲的文面女開婦娜。按照舊俗,獨龍族少女長到十二三歲就要文面,而且在出嫁前必須文面。



獨龍族無本民族文字,言傳身教,傳承文明,久而久之,因循而來的習俗不僅為外人所不解,對本民族中的一些人也成了困惑。獨龍族從何起源?為何選中險峻的峽谷安身立命?小屋、小門、僅有小孩臉盤大小的窗口是何道理?最為奇特的是獨龍族婦女文面的舊俗:少女初長成,竹籤刺臉,鍋灰敷面,顏料滲入皮下,靛青色似蝴蝶的圖案永留臉上。後來這種舊俗徹底廢除,隨著最後的文面女日漸老去,從前封閉的獨龍族聚居地融入現代社會,獨龍族的一些神秘傳統依然是個未解謎團。目前依然很少有攝影記者走進這個地區,反映這裡的照片彌足珍貴。我們在這組照片中提供了一些歷史照片,跨度達50年。在今昔對比中,可以看出獨龍江獨龍族「不大不小」的變遷。


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獻九當村全景(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圖為一名獨龍族婦女在獨龍江上溜索。溜索曾經是當地過江的主要交通工具(新華社資料照片,1957年9月攝)。下圖為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獻九當村附近的一座吊橋。橋在洶湧江水上搖搖晃晃,而獨龍人卻能從容通過(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宋為偉 攝)。



記者的採訪車行駛在獨龍江公路雪山埡口處的簡易隧道。儘管通了公路,進出獨龍江峽谷仍然不易,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城到獨龍江鄉96公里的路,越野車走了近8個小時。(2007年10月29日,新華社記者宋為偉 攝)


上圖為樹林中的獨龍族獵人。20世紀50年代,獨龍族才開始從半農半採集漁獵的原始經濟向農業經濟過渡,狩獵曾是獨龍族最重要的食物來源(資料照片,1964年3月攝)。下圖為文面女開婦娜和兒媳在採摘野菜。近年來,獨龍人把一些峽谷、山腰上不太適合耕種的田地恢復成林地,靠每畝300斤的退耕還林補助糧,外加種菜養畜,解決了吃飯問題(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獻九當村小學的孩子們在學校的廚房裡煮泡麵,準備午飯(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一名獨龍族孩子和老人分享餅乾(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文面女開婦娜站在家門口的穀倉前(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獨龍族婦女在織獨龍毯。獨龍族男女服飾中必不可少的獨龍毯,都是獨龍族婦女手工織成的。這種毯睡覺時可當鋪蓋,外出、勞動時又可當外衣(新華社資料照片,1988年9月攝)。



文面女開婦娜一家和親戚家孩子(前右二)合影(2007年10月30日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文面女開婦娜一家(2007年10月30日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獨龍族最後一位文面女——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東格寨獨龍族婦女甲松(右)和獨龍族姑娘在一起(新華社資料照片,2007年2月26日攝)。



上圖:這是獨龍族靠無線電與祖國大家庭保持聯絡(新華社資料照片,1959年12月攝)。下圖:這是一名獨龍族姑娘在窗前用手機發簡訊。2004年10月,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建成第一座能容納18部手機同時通話的移動基站,結束了獨龍江鄉不通電話的歷史(2007年10月31日,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