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盤點11種瀕危動物活化石 | 陽光歷史

 

A-A+

[多圖]盤點11種瀕危動物活化石

2015年06月24日 歷史排行榜 暫無評論 閱讀 911 次



  幾維鳥屬於平胸類,這一屬種的鳥類缺乏用以擴大飛行肌肉固著面積的龍骨突起,因此無法飛行,屬於這一屬種的鳥類還包括鴕鳥和鴯鹋。這些鳥類之所以出現翅膀退化,一般認為是它們進化過程中經歷了數百萬年沒有捕食者的時間。但是隨著貓和狗被引入澳洲,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種動物的進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哺乳動物出現的初期,它是目前已知最小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它們是一種夜行性動物,以捕捉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生。它們的腦袋幾乎可以在脖上旋轉360度,並且它們得眼睛的重量超過了它們的大腦,非常特別。




  直到生物學家在寮國的肉市場上驚訝的發現它們被宰殺販賣時,人們才意識到這種齧齒類動物並未如他們之前認為的那樣已經在大約1100萬年前滅絕。基因分析顯示和它們起源於同一生物學祖先的其他物種都已經在大約4400萬年前便全部滅絕了。




  穿山甲身上披著厚厚的角質盔甲,這和我們指甲的材料性質是一樣的。它在大約6000萬年前從貧齒類動物中分化了出來,自成一體,貧齒類動物包括犰狳,樹懶和食蟻獸等等。它和其它貧齒類動物的共同之處都是趨同進化的結果,這是自然選擇條件下不同物種之間發展出相似生存方式的一個案例。




  在全世界已知的4種貘中,亞洲貘和它們大約5000萬年前的祖先最為接近,位於進化樹的底部,隨後這個祖先還分化出了馬和犀牛等物種,這都是它的近親。至於它們像豬一樣的鼻子則被認為是相對近期才出現的進化適應特徵。



  這是一種有毒的動物,以捕食昆蟲為生,在大約7600萬年前和其他哺乳動物分化,獨立發展。現在全世界一共有兩種溝齒鼩,古巴溝齒鼩和海地溝齒鼩。東印度群島曾經生活著和馬一樣大的囓齒目動物,但是隨著這裡的島嶼被人類開發定居,這些物種都消失了,現在只剩下非常少的一小部分。




  哺乳動物的進化特異冠軍毫無疑問是屬於鴨嘴獸的,這是一類出現在大約1.5億年前古老物種的唯一現存種類。這種哺乳動物極其怪異,它竟然是產卵的,以至於很多生物學家甚至考慮將它歸入爬行動物的行列。




  這種原始的蛙類自大約1.5億年來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它於大約2億年前和其他蛙類分異,單獨演化,事實上它出現的時間甚至比最早的鳥類還要早。骨跖蛙體內擁有已經退化尾巴的遺留構造,並且很特別的是它沒有耳膜,也就是說它不像其它蛙類那樣靠叫聲相互交流,而是靠氣味。




  紫蛙最早發現於2003年,地點是在印度西部。這是一種起源於1.8億年前的珍貴物種。它們和其他蛙類共同祖先在曾經的岡瓦納超級大陸南部開始逐漸分異,並獨立進化。




  對於珊瑚,很多民眾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原來這也是一種動物。和大部分其它珊瑚種類不同,蘑菇珊瑚是獨居的。並且和它們同屬一類的近親全世界也僅有一例現存種類。




  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是大鯢,因為叫聲很像嬰兒,因此也被稱為「娃娃魚」。它可以長到6英尺(約合1.8米)長,重量可以達到大約100磅(約合45公斤)。大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萬年前,儘管其祖先的大小和現在的大鯢相比非常渺小。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