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美研究稱我國長江三角洲等面臨沉降威脅
長江、珠江以及黃河三角洲,都是中國最富庶的經濟區,卻竟然也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香港《文匯報》今日報道,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表明,全球33個人口密集的大型三角洲地區中,有三分之二正面臨「地陷海升」(地面下陷、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威脅,而中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黃河三角洲,已「躋身」這一危機榜上最嚴重的一級,面臨極為嚴重的洪水威脅。不過,內地專家表示並不認同內地3大三角洲已瀕「最嚴重級別」的結論。
這份研究成果,是研究人員對各地三角洲衛星圖像分析後得出的結論,他們根據各三角洲地區受威脅的程度將其分為5個等級。長江、珠江和黃河三角洲面積約為16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億。這裡不僅是中國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區,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的魚米之鄉和現代經濟最發達地區。
95城市下沉每降1毫米損2億
對此結論,一直關注沉降問題的上海地質學會秘書長、地質學專家劉守祺表示,3大三角洲的地面沉降問題確實很嚴重。數據顯示,地面每下沉1毫米,所在城市就會有2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損失。不過,他並不認同三大三角洲已瀕「最嚴重級別」的結論。劉守祺認為,目前中國主要是通過大量的地面觀測數據測量地面下沉幅度。與此相比,通過衛星圖片測量在精度方面存在很大限制,測量數據並不一定準確。
無論沉降處於何種級別,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地面沉降已成既有事實。據媒體報道,近20年來內地地面沉降大有蔓延之勢,從過去的上海蔓延至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和華北等廣大地區,95個城市受到地面沉降的威脅。
到2003年底,北京已經形成5個地面沉降區,累計沉降量大於50毫米的已達2,815平方公里,最大沉降量達722毫米,並呈加快趨勢。而上海自1921年發生地面沉降以來至今,沉降面積已達1,000平方公里,上世紀60年代以來,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800億元。
防地面沉降專家吁禁采地下水
為應對危機,劉守祺透露,各地已通過控制地下水開採、調整地下水開採層次、加強地下水回灌等方式控制地面進一步下沉。以上海為例,目前每年地面沉降約7毫米,而「現階段的目標是,2010年後控制在每年5毫米左右。」
全球三角洲三分之二地陷海升
除中國3大三角洲外,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泰國的昭柏椰三角洲及法國的羅訥河三角洲,均被列入受威脅最嚴重的人口密集三角洲。據悉,過去10年中,全球33個大型三角洲地區中有85%曾受到嚴重洪澇災害,導致26萬平方公里土地受淹。而如果海平面持續以目前所預測的速度上升,本世紀內受淹土地面積還將增加50%。
《新知客》:大上海沉沒
城市平均標高才4米,而黃浦江漲一次潮就高達5米多,再繼續沉陷2米,上海立刻就會陷入汪洋。
文/謝博識
「最寬處可以伸進一隻拳頭,除了牆壁上這些裂縫,樓體看起來也歪了。」錢先生至今仍記得當年公寓裡那些可怕的裂縫。他所居住的凱華公寓是一座7層的商住兩用樓,在上海市徐匯區凱旋路的一條老弄堂裡,建於1998年。2003年7月4日,凱華公寓內的56戶居民對房屋牆壁出現裂縫的投訴終於引起了關注,距「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事故」才過去不到3天。因為「4號線」施工所造成的地面「漏斗型」沉降事故造成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先是緊挨著施工點的樓房在半小時之內開始傾斜;隨後,中山南路847號的一幢8層樓房的裙房坍塌;最終居然導致董家渡的一段30米長的防汛牆沉陷,開裂,直至倒塌。
而凱華公寓的居民們則懷疑正在地下20米處施工的捷運2號線是其樓體開裂的元兇。他們早在3個月前就已開始了投訴,而直到「4號線事故」發生之後才受到關注。今天,站在頂層的窗邊,錢先生指著窗外的高樓大廈歎息道:「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壓迫」。他口中的「壓迫」並不是指視覺上的,更多的是指上海此時4000多座高層建築對土地的壓迫。
一邊升一邊降
即使不是地質專家,錢先生也知道,這些事件都是上海整個城市的持續沉降所導致的,凱華公寓2003年牆體的裂縫不過是上海整個城市沉陷的冰山一角,「從1921年開始,每年上海都在『下降』。」面對地面沉降這個「元兇」,錢先生只得無奈地接受,這也是他至今還住在凱華公寓7層的原因。
錢先生這席話恰巧出現在2002年上海地質學家集體編寫的《上海城市地質—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書中,上海地質學會秘書長劉守祺參與了此書的編寫,有些調查數據讓劉守祺也感到吃驚。從1921年上海首次發現地面沉降現象到1965年的44年間,上海下沉的平均數是1.69米,最厲害的地方達到2.63米,「這基本上就是一層樓的高度」。
「上海是個一邊升,一邊沉的城市」,劉守祺承認,上海目前面臨的最大地質災害就是地面沉降。「我們腳下的土,基本上是鬆軟的第四紀沉積物,第3層、第4層和第8層的大部分土都像稀泥一樣,含水。而7次海陸變遷之後,長江夾帶著的砂泥堆積,在上海市區、浦東、南匯地區才形成陸地。」
現在,這片土地正經受地上和地下的兩面夾擊。地上,平均每天就有一棟樓「站」起來;而地下也不消停,已經有了總長250公里,共8條軌道的地下交通線路,還有15條正在規劃和設計中。收不住腳步的城市建設,使得沉降提速。2000年以前,上海沉降的速度是6毫米,現在已達10毫米,而從1921年至今累計沉陷已經超過2米。「上海平均標高才4米,人民公園附近甚至才2米多,而黃浦江漲一次潮就高達5米多,如果再繼續沉陷2米,東方之珠立刻就會陷入汪洋。」
在上海市民面前,城市沉陷引發的一系列事故快要成為家常便飯:2001年,奉賢區水文站檢測得出郊區沉降開始加速,奉賢區每年正以16毫米的速度下沉,快要趕上城區的沉陷速度;2003年,捷運4號線地面出現漏斗狀塌陷;2004年,價值12億美元的上海磁懸浮高速鐵路軌道下沉;2009年,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一棟13層在建建築整體倒塌。經歷了裂縫和塌陷,也深知海水入侵和沉沒極有可能,上海市民仍然表現得「理智」。樓照買、房照住,錢先生並沒有搬離凱華公寓的打算。事實上,上海安廷房地產宜山店的中介薛女士告訴記者,當年事故時,公寓的人員並沒有遷出,牆上的裂縫如今已經修復了,近年來,凱華公寓的房源很俏,南北通透,位於1號線、2號線、4號線捷運沿線,交通便利,很少有賣的,每平米均價在2萬左右,一有房源,就有人詢問。
超采地下水是主因
位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家住凱華公寓7層的錢先生上班的地方。家門口的三條捷運線都可以到,這三條捷運中2號線和4號線都曾出現滲水、沉降,但每天乘坐捷運上班的錢先生不以為然,對於上海地質猶如「一塊豆腐」的傳聞,錢先生顯然覺得太誇張。
佔地28平方千米的陸家嘴畢竟不是豆腐塊,即使被上海地標、超高層建築、大型展館擠得水洩不通也不會立即分崩離析。但是包括陸家嘴在內的上海市區已經感受到了負荷的底線。「吃重的是70米以下的含水層,上海的大型建築如『東方明珠』和南浦大橋都是用這裡做樁基吃力層,一旦打淺了就會傾斜甚至坍塌。」在劉守祺的口中,上海具備了兩個典型:典型的軟土地區,典型的高速發展城市。
兩個「典型」造就了上海沉降的迷思,究竟是地質脆弱讓建築物倒塌,還是建築物的激增讓土地不堪重負,如果是地質原因,那麼與生俱來的軟土層,是否讓上海在面對沉降的時候只能坐以待斃?城市塌陷、海水入侵,再算上全球變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會不會讓上海「下海」。
「沿海、沿江的城市都難以避免沉降。但大多數情況下是人為因素在影響沉降。」劉守祺認為上海沉陷的七成原因是超采地下水。上海市平均每年以8000萬立方米速度消失的地下水,去向何方?錢先生所在的凱華公寓本應飲用黃浦江的水,但是污染使得這條母親河難以承擔主要供水,「上世紀60年代,黃浦江漲潮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江邊洗手,現在江邊築起了防汛牆」,錢先生回憶說。當地下水成為覬覦對象的時候,也是上海飲用地下水正式告罄的日子。錢先生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就被告知不可以直接喝水龍頭裡出來的水。從地下水的安全標準無法達標,到儲量劇減接近臨界線,只用了不到10年。顯然,除了黃浦江,地下水過分承擔了上海市民的飲用水。
軟土地質、高層建築、超采地下水,三管齊下。上海沉陷的重災區—陸家嘴,就像是遭遇集中火力攻擊的軟肋。超高層建築在軟土地區拔地而起, 這是「先天不足」。由於施工和日常供水所需,地下水開採集中於中心城區、集中於第二承壓層、集中於每年的夏季黃金施工期,在地區、層次、時間上的過度集中,這是「後天畸形」,如此情形令上海的沉陷處於「情理之中」。
還會不會下沉
如果都像凱華公寓那般循規蹈矩還好辦,超高層建築、不規則建築群的瘋狂搭建著實讓上海這片土地措手不及。「對單個高層建築而言,一般發生的都是均勻沉降,所以不大會對建築物本身發生太大影響。但是,眾多位置、規格不一的高層建築形成合力,對整個上海市就會造成某種程度、某種區域內的不均勻沉降。」陸家嘴正充滿了上海地質調查院副總工程師嚴學新所說的這種建築物,這直接導致了陸家嘴是上海市沉降最嚴重的地區。
陸家嘴正以每10年0.15米、一個台階的速度下沉,在這裡工作的錢先生顯然感覺不到,但他知道,0.15米是上海市採用回灌技術以來,陸家嘴減緩沉降後的速度,在這之前,陸家嘴沉降最嚴重的時候曾經出現過僅一年就下沉0.11米的情況。通常,蓋房時,對待地下水的態度是「只抽不灌」,抽出的地下水通過下水管、污水管進入城市管網,直至1966年,上海市開始採取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方法阻止沉降。
中國出現地面沉降的城市達50多座,大部分地處沿海和河口三角洲地區,內陸城市只有7座,佔少數。這些城市都和上海一樣,都有著先天地質軟肋,也因為人為過度開採地下水導致沉陷加劇。西安的大雁塔,因為地面沉陷,已經改變了座位方向,蘇州因為地面沉陷,需要不斷築堤抗洪。對上海這個典型來說,回灌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要想停止沉降,必須連帶整個長江三角洲的統一治理。
錢先生對於城市沉陷的感覺是:40多年前,上海外白渡橋下還有船經過,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城市沉陷導致的變化他早已習以為常,所以,他所住的凱華公寓,歷經地面沉降災害的影響,修復之後仍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房源這並不出乎他的意料。與此同時,劉守祺和嚴學新正在為新一輪的上海城市地質調查項目忙碌,為的就是,讓規劃中途經徐匯區凱華公寓的捷運線能安全施工,使錢先生不必再次驚魂不定,也為了不讓上海的沉陷成為「闖進瓷器店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