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世界末日鍾」調整警示核武威脅與氣候變暖
2007年1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執行主任肯尼特-本尼迪克特為撥快後的「末日之鍾」揭幕。當天,《原子科學家公報》在華盛頓和英國倫敦同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將「末日之鍾」的時間從晚11時53分調至晚11時55分。該雜誌於1947年設立「末日之鍾」,指針距離零點的遠近象徵著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其變化通常與核武器威脅相關。
這是2002年2月27日在美國芝加哥拍攝的「末日之鍾」,指針距離零點還有7分鐘。「末日之鍾」是由《原子科學家公報》於1947年設立的,指針距離零點的遠近象徵著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其變化通常與核武器威脅相關。
據美國媒體1月11日報道,「世界末日鍾 」( Doomsday Clock)的分針將在1月14日進行調整,全球網民可以首次在線觀看調整實況。
據悉,這次調整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4日上午10點在紐約市的紐約科學院大樓舉行。
「世界末日鍾」是一面虛構的鐘錶,由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這塊鐘錶上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等到指針走到子夜 12點整就象徵世界末日或核戰爆發的時間。根據世界局勢的變化,該雜誌會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人們對生存問題的重視。影響指針調整的因素包括國際核裁軍和核不擴散方面的談判進程、民用核能規模的變化、核恐怖主義的可能性變化以及氣候變化等。
該鍾在誕生之後已經經過了18次調整,鐘錶時間距離子夜12點最近的一次是在1952年,當時美國和蘇聯相繼進行了氫彈試驗,世界一片驚恐,鐘錶上的指針被調到了夜裡11點58分。
鐘錶時間上一次調整是在2007年1月17日,分針被撥快2分鐘,距離子夜12點還有5分鐘。科學家們在解釋撥快原因時說,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暖也對世界存在和發展造成威脅,是僅次於核武器而排名第二位的危險因素。
【名詞解釋:末日之鍾】
末日之鍾(末日時鐘、香港稱世界末日鍾;英語為Doomsday Clock)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雜誌社因應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最近一次調整在2007年1月17日,分鐘被撥前2分鐘,距離子夜僅5分鐘。
時鐘設立之初正值冷戰,分針距離子夜僅7分鐘,其後根據世界局勢及爆發核戰的可能而變動,幅度由《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委員會決定。但時鐘有時未能及時反映實況,如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時瀕臨爆發核戰,當時委員會卻沒有撥動時鐘。
2007年1月13日,該雜誌宣佈會於2007年1月17日撥動時鐘,以反映全球核威脅增加的情況。委員會將氣候轉變的因素一併考慮,因為他們相信氣候轉變會助長核能應用。其中一個推測為氣候轉變導致食水短缺,從而引發戰爭,由此間接增加使用核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