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高層最後的「全家福」原件價值驚人
周培良對這張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給記者看:「第一排中間這四個人,從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潔、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蔣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這個大鬍子,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他還給我們照相館題過字,是『要留真相,要到光華』;這個戴著眼鏡的,是何應欽;郭德潔左邊的這個人,是孫科;這個是白崇禧、這個是邵力子……」
「全家福」,其原件在2008年以 上世紀40年代,南京大大小小的相館不下20家,其中以「光華」照相館最為有名。光華的服務對象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軍政要人,總統生日、政府會議,國共談判、就職典禮……光華的攝影師端著相機忙前跟後,在不經意間把歷史的風雲劇變悉數納入方寸之間。 近日,記者在走訪中得知,當年光華照相館的小夥計周培良如今就住在成賢街。雖年事已高,但老人的老本行並沒有丟掉。就在兩個月前,他還親自出馬,為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成立50週年大會拍攝大幅合影留念照。在採訪之前,記者一直在揣摩:當年,在這個小夥計的眼裡,那些國民黨的軍政大員面貌如何呢?而他所在的光華照相館又記錄了怎樣的風雲歲月? 本文圖片資料由周培良提供
1947年9月的一天,16歲的無錫小伙子周培良來到南京,進入一家名叫光華的照相館當學徒。 光華照相館位於碑亭巷,是一家擁有上下兩層店面的大相館,還帶個大院子。周培良的師傅名叫王貴遜,他是光華照相館的老闆之一,同時也是南京首屈一指的照相師傅。跟了這樣的師傅,周培良暗暗高興,「聽說師傅拍照片和修底片的技術都是一流的,跟著他肯定能學到一手好技術。」 正式學徒開始了,先跟著師傅看,做做雜事,大概一年後,周培良正式進入暗房,開始洗照片。 店裡接下的活兒很多,周培良一天忙到晚。漸漸地,他摸出點門道。一般情況下,暗房的工作由師娘錢競秀負責,但遇到重要的照片,師傅都會親力親為,從拍照到整修底片、沖洗照片,一條龍負責到底。需要師傅親自出馬沖洗的都是些什麼照片呢?仔細觀察了一陣子,周培良發現,那些照片上大都是一些達官貴人,甚至有一次,周培良發現,師傅經手的照片居然有蔣介石的。 光華照相館到底有什麼樣的背景,居然能充當蔣介石的「御用」照相館?
「當時我們店有兩個老闆,錢樹滋和我師傅王貴遜,我師娘錢競秀正是錢樹滋的侄女。『光華』能夠成為蔣介石的『御用』照相館,主要是因為蔣介石曾經和我們店老闆打過交道,知道他們的技術好。」周培良向記者回憶起了那段往事。 錢樹滋是無錫人,王貴遜是上海浦東人,早年都曾在上海的中華照相館工作。中華照相館是上海最早的照相館之一,老闆是宋子文的同學,因此當時上海的政要、名人都熱衷於在中華照相館照相。而中華照相館最得意的攝影作品之一,就是為蔣介石和宋美齡拍攝的結婚照。
周培良對這張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給記者看:「第一排中間這四個人,從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潔、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蔣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這個大鬍子,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他還給我們照相館題過字,是『要留真相,要到光華』;這個戴著眼鏡的,是何應欽;郭德潔左邊的這個人,是孫科;這個是白崇禧、這個是邵力子……」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舉行婚禮。婚禮分兩次進行:先在宋宅會客廳中舉行西式婚禮,後在戈登路大華飯店出席中式婚禮。大華飯店的婚禮在樂曲聲中宣告完成後,蔣介石和宋美齡來到花園攝影。在一系列由中華照相館的師傅拍攝的結婚照片上,蔣介石穿尖領襯衫、打淺色領帶,配著深色西服,胸口還別著花,宋美齡則身穿淺色旗袍,斜披白紗,頭戴一個用花蕾編成的小花冠,手捧一束玫瑰。 很顯然,蔣介石和宋美齡對中華照相館的技術非常滿意,因為自此之後,他們常常照顧相館的生意,也就認識了在店裡工作的錢樹滋和王貴遜。 錢樹滋和王貴遜都是勤奮好學之人,在中華照相館時間久了,技術越來越精湛,名氣也出來了,於是,他們開始考慮「單飛」。可是,二人的技術雖然好,手頭卻沒有什麼積蓄。而錢樹滋的哥哥當時在郵政局工作,是個小頭頭,手裡有一筆錢,大家商議之後,決定他出資,錢樹滋和王貴遜出技術,就這樣,光華照相館在南京的石板橋開業了。因為很多人知道,光華照相館的老闆是從大上海來的,而且還認識蔣介石和宋美齡,照相館的生意自然是好上加好。 周培良來的時候,正趕上光華照相館最風光的年代。此時,相館已遷到了碑亭巷181號,擴大經營了。還是小學徒的他,有沒有機會跟著師傅「出外景」,親眼目睹一番當時那些政界要員們的風采呢?
「我來得晚,又是學徒,24小時都不能離開店,所以不能跟師傅到外面拍照。但我師傅,豈止是能看到要員,他還是一些突發事件的目擊者呢。當然,這也是我從師娘口裡瞭解到的。」周培良對於光華早年歷史的瞭解都來自師娘錢競秀的講述。 「那是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地點在湖南路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張學良等軍政要員都來了。會議很重要,合影當然少不了。於是我師傅被叫去拍照了。」 王貴遜帶著徒弟趕了過去。相機在第一會議廳的門前架好後,委員們都過來站好,左等右等卻不見蔣介石。原來,在二樓的蔣介石俯瞰樓下,見委員、警衛、記者一堆人,秩序很亂,就借口身體不舒服,不參加合影了。於是,「二號人物」汪精衛站在了正中的位置。 王貴遜打開照相機,鎂光燈剛剛閃動,突然衝出一個青年,拔出手槍,向汪精衛連連射擊,汪精衛應聲倒地。一時間,場面大亂。蔣介石迅速命令手下展開調查,在場的王貴遜當然也未能避免。 一番折騰後,這天夜裡,驚魂未定的王貴遜才回到家裡。 事情很快查清了,原來,這次刺殺是由上海暗殺大王王亞樵精心策劃的。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已經完全暴露,但是蔣介石卻消極抗日,引起了愛國人士的不滿,他們委託王亞樵行刺蔣介石。刺客叫孫鳳鳴,他偽裝成記者,混入會場,見蔣介石未到,於是他就改刺汪精衛。
在外人眼裡,光華照相館是「官辦」照相館,吃香的、喝辣的、賺大錢,但其中的苦衷只有老闆自己心裡清楚。 周培良告訴記者,「南京解放前夕,國民黨的一個軍官來我們店裡,問我師傅去不去台灣。當時,我就站在師傅旁邊,耳朵豎得高高的。師傅沒有吱聲。」後來,光華照相館的人都留在了南京。 「官辦」的光華沒去台灣,同行都很驚訝了一陣子,周培良不驚訝,他明白,光華原本就與政府要員無關,它是靠過硬的技術生存的。 十幾年前,師傅去世,去年,年過90的師娘錢競秀也去世了。不過,值得安慰的是,隨著大陸和台灣的交往日益頻繁,他們當初製作的那些照片越來越多地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周培良對這張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給記者看:「第一排中間這四個人,從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潔、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蔣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這個大鬍子,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他還給我們照相館題過字,是『要留真相,要到光華』;這個戴著眼鏡的,是何應欽;郭德潔左邊的這個人,是孫科;這個是白崇禧、這個是邵力子……」
周培良翻出一本畫冊,名字叫做《圖說總統府》,他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說,「這是我師傅拍的,1946年10月31日,蔣介石慶祝60大壽,在為他祝壽的畫冊上就刊登了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合影,蔣介石身著大元帥戎裝,右手握拳,左手握佩劍,面容平和卻不掩威嚴;宋美齡身披綬帶,表情與蔣介石神似。 記者就這張照片的來龍去脈請教了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的副館長劉曉寧,他告訴記者,這張照片並非1946年10月拍的,「1943年8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突然去世,蔣介石在重慶接任主席,照片就是這時拍的。當時,抗日戰爭勝利在望,從照片上看得出來,蔣介石心情不錯。」 既然照片不是在南京拍的,周培良為什麼說這是王貴遜的作品呢?原來,抗日戰爭期間,因為和蔣宋的特殊關係,光華照相館也跟隨國民黨政府遷到了重慶,照相館就開在上清寺,離孔祥熙等人的公館很近。師娘告訴過周培良,1945年8月底,毛澤東主席來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技術過硬的王貴遜也被喊去,用相機記錄下重要的歷史場景。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遷回南京,光華照相館也跟著回來了。1946年10月份,在蔣介石舉辦60大壽之前,光華照相館接到一筆大業務。蔣介石公開了他先前拍過的一張大元帥戎裝照,而且要求上色加洗。王貴遜曾經向女兒王明回憶起這一段事情,「照片本來是黑白的,洗的時候重新上了色,而且洗了很多張,都是拿卡車來運的。」 蔣介石要這麼多照片幹什麼呢?原來,這些照片運回去以後,都發到國民黨的部隊了。劉曉寧告訴記者:「抗戰勝利後的幾年內,蔣介石衰老得非常快,你看他在總統就職時拍攝的照片,明顯蒼老,因此,1943年拍攝的這張照片就成了他最中意的照片,他曾多次將這張照片贈送他人。」 劉曉寧還告訴記者,不僅蔣介石就職主席的照片是由光華照相館拍攝,1948年,他當選總統後,就職典禮的照片也是由光華照相館拍攝的。
「一點不錯,1948年,蔣介石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上的照片就是我師傅拍的。」周培良確認了劉曉寧的說法。 1948年5月20日,在分別當選總統、副總統後,蔣介石和李宗仁舉行了就職大典。就職典禮的前半段在國民大會堂舉行。之後,蔣介石和李宗仁夫婦,又乘「別克」專車,來到近在咫尺的總統府,繼續進行典禮的其他程序。 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李宗仁郭德潔夫婦在官員、來賓的簇擁下,魚貫步入了「子超樓」,進入總統、副總統辦公室稍事休息,又在三樓會客室與賓客們寒暄。 蔣介石當時心情極佳,與黨政軍要員們談笑風生,然後,才走下了「子超樓」。子超樓前,王貴遜和徒弟們早就架好相機在等了。卡嚓幾聲,影像定格。只是,照片中的人大概不會想到,這張照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竟成了「絕照」。 幾天後,照片印了出來,左下角清晰地寫著「光華照相館攝」,上面則由吳稚暉題寫了一行字:「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就任攝影 三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儘管此時正值國內戰爭的高峰,但國民黨黨政軍要員全部趕往南京出席盛會,由於隨後爆發「三大戰役」,1949年初蔣介石即宣佈下野,因此這一張照片實際上是國民黨在大陸黨政軍要員最後一次合影,也是國民黨高層在南京的最後一張「全家福」。 這張「全家福」上都有哪些人呢?
周培良對這張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給記者看:「第一排中間這四個人,從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潔、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蔣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這個大鬍子,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他還給我們照相館題過字,是『要留真相,要到光華』;這個戴著眼鏡的,是何應欽;郭德潔左邊的這個人,是孫科;這個是白崇禧、這個是邵力子……」
周培良對這張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給記者看:「第一排中間這四個人,從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潔、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蔣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這個大鬍子,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他還給我們照相館題過字,是『要留真相,要到光華』;這個戴著眼鏡的,是何應欽;郭德潔左邊的這個人,是孫科;這個是白崇禧、這個是邵力子……」 當時,照片拍好沖洗,照片中人每人一張,底片則按照當時的規矩留在光華照相館。同時留在光華的底片還有很多張,可惜的是,「文革」中,這些寶貴的資料都被毀掉了。而光華照相館上世紀90年代初拆遷後,也不復存在。 照片的原件到現在是否還有,周培良認為留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記者在隨後的採訪中獲知,這張「總統副總統就任照」居然還有留存,而且2008年11月,在北京的一家拍賣行,它曾經以12.32萬元的價格被神秘買家買走。 照理說,這張照片的原件,應在照片中人手裡,而他們,現在差不多都該過世了。這張被拍賣的照片,它原來的主人是誰?又為何會流進拍賣行呢?
記者聯繫上了北京的這家拍賣行,影像部的徐家寧告訴記者,這張照片是台灣收藏家秦風先生委託他們拍賣的。而這張照片原先的主人正是照片中人之一的黃傑。 黃傑是湖南長沙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出任第八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抗日戰爭勝利後,黃傑曾出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教育長兼軍官訓練團教育長等職。1996年,黃傑病逝於台灣,終年93歲。 2001年,秦風輾轉得到黃傑原有的這張「總統副總統就任照」,直到2006年8月,他才第一次公開這張照片。業內人士稱,秦風收藏的這張照片的質量代表了當時中國攝影沖印最高的工藝水平。 至於照片中的哪個人是黃傑,徐家寧表示自己並不知道。周培良也不清楚,但他推測:「要是師傅還在,他肯定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