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紐西蘭一家博物館有一條110歲的刺背鱷蜥(tuatara),在接受手術前它至少有38年沒有與異性交歡。科學家最近切除了它身上的一塊癌瘤,這只刺北鱷晰竟搖身變成「色中餓鬼」,經過努力後最終當上了爸爸。
這只刺背鱷蜥名叫亨利,重1.2公斤,長60厘米,1970年它被送入紐西蘭因弗卡吉爾市的索思蘭博物館後(Southland Museum)至今就一直沒有與異性交歡。該博物館館長林賽·黑茲利(Lindsay Hazley )介紹,刺背鱷蜥是非常稀有的動物,也比較難繁殖,因此科學家們想盡辦法想要讓它們繁殖後代。它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爬行類動物中的一種。在兩億多年前它們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了,這一年代要比恐龍出現得還要早,它們見證了恐龍的大滅絕和哺乳類的興起。二億多年過去了,它們不但奇跡般地活下來了,甚至保持了從前的樣子,所以有科學家稱它們為「活恐龍」。
黑茲利說,刺背鱷蜥在上古時代曾經遍佈全球。它們生活的那個時代各大洲還是連結在一起的,隨著各大陸分離,刺背鱷蜥也散佈各洲,直到六千萬年前恐龍滅絕,哺乳類興起,刺背鱷蜥才逐漸滅絕,只剩下紐西蘭和周邊島嶼殘存著為數不少的刺背鱷蜥,因為哺乳類一直都沒有侵入這個地區。但是好景不常,人類在1000-2000年前到達紐西蘭,他們同時也帶來了鼠類。特別是波裡尼西亞鼠大量的繁殖,破壞了刺背鱷蜥的繁殖週期,還將它們的蛋和幼仔都吃掉,造成刺背鱷蜥數量銳減。最後整個紐西蘭的刺背鱷蜥滅絕殆盡,到今天只剩下周圍某些島嶼上僅存的數萬隻族群還未受到鼠類的侵害。因此,刺背鱷蜥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保育類,紐西蘭政府也已經進行大規模的保護以保存這些僅存的爬蟲活化石。
不過黑茲利指出,刺背鱷蜥的繁殖比較困難。因為它們交配後懷孕期長達8-9個月,之後雌性會在露天的窩巢產下6-10顆蛋。孵化期則更長,通常都在一年以上到一年半之間。而且,刺背鱷蜥的性別是由溫度來決定的。一般來說,如果溫度在攝氏21度上下,在這個溫度孵化的幼體雌雄各半。在20度孵化的幼體多數是雌性,而在22度孵化的幼體多數就都是雄性了。所以刺背鱷蜥的性別很難控制,它們也就難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了。
但是,這只名叫亨利的刺背鱷蜥比較幸運。黑茲利說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檢查它長有癌瘤後,就將其切除。沒想到,切除癌瘤後之後,亨利卻開始與八十歲的女伴米爾德麗德交配,而對方日前已產下了12隻蛋,估計它們的子女將於半年後孵出。黑茲利解釋說,這可能是癌瘤給切除後亨利體內的荷爾蒙狂增造成的,它甚至都不憐香惜玉,曾兩次咬斷欄中雌性同類的尾巴。黑茲利說亨利很享受它的艷福,馬上就要成為一名111歲的高齡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