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魯迅長孫稱魯迅是好萊塢鐵桿影迷
魯迅先生的長孫周令飛
魯迅先生 資料圖片
「2007廣東全國魯迅文化論壇」昨日在深圳開幕,魯迅先生的長孫周令飛先生以及國內從事魯迅文化研究的學者們共同追憶魯迅,追溯魯迅留給我們的精神文化遺產。
周令飛在昨日下午的論壇上做了題為「魯迅姓什麼」的演講,指出魯迅的文化遺產和精神遺產既不姓「錢」,也不姓「權」,他留下的遺產屬於全民族共享。
在論壇間隙,本報記者專訪了魯迅長孫周令飛先生,他講述了祖父更溫情的一面,並表示年輕人在當今仍然能夠從「魯迅精神」中尋求到共鳴。
師者魯迅 他是一位慈善的長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魯迅一直以「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之前的輿論過於強調魯迅作為革命戰士鬥爭的一面,既像『堂吉訶德』,也像『斯巴達克』,跟敵人進行嚴酷的鬥爭。人們有先入為主的理念。」
周令飛說:「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作為魯迅的家人,我們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家人了,因此提出『魯迅是誰?』這樣的命題就是要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
其實魯迅有多方面溫情的一面,在生活中更是一個廣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周令飛說:「祖父1927年前一直是一位教師,在廈門、北京、廣州等地從事教學工作。講課、演講很受學生歡迎。」
在其學生的回憶中,魯迅就是慈善的長者,從來沒有生過氣,也不會拍案而起,他如果生氣要麼不說話,要麼就是拂袖而去。
周令飛表示,希望藝術家多創作魯迅其他側面的美術形象和作品,重新推出懷念魯迅的文章,讓生活中的魯迅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當中。
影迷魯迅 他也愛追好萊塢大片
周令飛說:「還原魯迅就是要改變他被塑造得刻板嚴肅的單一形象,更多從人性化的角度去展現他。」
魯迅興趣廣泛,對美術、繪畫、書法等均有濃厚興趣,且有廣泛的涉獵。不僅如此,魯迅還是個鐵桿影迷,在上海生活時,他幾乎每週都去看電影,這個愛好作為傳統一直延續到長孫周令飛的身上。周令飛告訴記者:「祖父尤其喜歡看好萊塢的大片,在上海10年看了100多部影片,一方面是休閒,一方面也是從中吸取文學創作的靈感。直到現在,我的父親和我本人也非常喜歡看外文原版電影。」
「我的朋友們知道祖父原來生活是這麼豐富多彩,也表示都開始認同喜歡了,」周令飛笑著說,「其實大家都可以在心目中去塑造自己的魯迅,從各個層面去尋找跟魯迅心靈、思想生活上的共鳴點。」
周令飛解讀「魯迅精神」的啟迪意義
立身:年輕人要追求內在個性
對年輕人來講,魯迅哪些精神能跟年輕人產生共鳴?
周令飛說,魯迅精神的靈魂在於「立人為本」,這不僅僅是教育別人,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立定自己,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活出個性,這點跟年輕人追求個性時尚有相似之處。
魯迅最講究的是內在修養,周令飛說:「個體意識著重於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追求,以及人的精神氣度的養成。」
家教:年輕人應學習堅守韌性
周令飛還說,魯迅特別強調要有韌性的堅守,表現出來一是長度,二是強度。所謂長度,就是指每天的工作從不懈怠,所謂強度,就是指每日工作的辛勞與效能。
「現在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缺乏自立精神,吃不起苦,比較容易放棄。魯迅精神中強調韌性的堅持也是這個時代需要的。」
周令飛小時候有一次和父母逛街,一輛裝滿小玩具的推車叫賣而過,當時他哭著嚷著要父母給買。周海嬰和妻子意見非常統一,都不給買,直到年幼的周令飛哭到流鼻血,父母還是沒有妥協。
「從此以後,我就知道這樣任性是沒有用的,並懂得自己的要求不能滿足便要放棄,受到拒絕也不能氣餒。很多年後,我問父親,祖父母是不是也是這樣教育他的,父親說基本上就是這種方式,祖父還特別注意培養父親的動手能力,教父親製作手工。一次父親把留聲機拆壞了,祖父也並沒有責備。」
這個家庭教育傳統也延續下來。「父親在我不到十歲的時候就教我學習照相,到我小學三四年級襪子都會自己洗。」而周令飛教育自己的女兒也是如此,大女兒初一便會自己洗燙衣服,在北京魯迅中學借讀的時候,光腳打掃學校的廁所,當時的校長都非常驚訝,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女孩子這樣。
周令飛說:「年輕人從小就要培養能吃苦的精神,學會如何面對困難,為走上社會打好基礎,才能始終有堅持的韌性。」
魯迅日記中稱許廣平為「害馬」
論壇擷趣
在昨日的「2007廣東全國魯迅文化論壇」上,上海魯迅紀念館副館長王錫榮跟聽眾分享了近一年來對魯迅日記的最新研究成果,稱魯迅在1926年2月28日寫的一篇日記中曾稱許廣平為「害馬」。
「害馬」源於許廣平在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運動中表現突出,被當局稱為「害群之馬」,而魯迅在文中用此稱呼則意味深長。許廣平生日時,他寫道「為『害馬』剪去鬃毛」,意思是為許廣平剪頭髮。
魯迅逸趣——
魯迅興趣廣泛,從小愛好美術,迷戀繪畫,青年時代的魯迅對書法金石、墓誌碑拓、石窟造像、中國繪畫和西洋美術等均有濃厚興趣,且有廣泛的涉獵。從魯迅的日記中可以發現,在他歷年購買書籍的賬單中,美術類圖書占很大比重,其中畫冊又佔較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