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大一統野心 | 陽光歷史

 

A-A+

[圖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大一統野心

2014年10月22日 名人軼事 暫無評論 閱讀 654 次


帝王之苗裔 教皇之玩偶


1194年12月26日,腓特烈二世誕生在義大利中部神聖羅馬帝國領地——安科納邊區的小城傑西。他的祖父,就是那個著名的好大喜功、紅須飄然的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綽號「紅鬍子」);他的父親,為皇帝亨利六世;他的母親,乃是西西里王國的諾曼公主康斯坦絲。身懷六甲的康斯坦絲為了向世人昭示他的兒子無可爭辯的皇位繼承權,別出心裁地在傑西的大街上設置一個帳幔。她在眾目睽睽之下進入帳幔,當眾生下了小腓特烈。


就在小腓特烈出生的前一天,即1194年聖誕節,他的父親德皇亨利六世,正在巴勒摩舉行盛大的加冕儀式。此前,亨利六世已用武力擊敗了諾曼貴族的反抗,奪取了西西里王位,成功地將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統治權,從德意志和倫巴底擴展到了南部義大利和西西里,對中部義大利的教皇國構成了南北夾擊態勢,從而使紅鬍子腓特烈的遺願得到了實現。


然而,1197年,年富力強的亨利六世正組織大軍準備十字軍東征時,不幸身患瘧疾而突然去世。德意志諸侯立即結為兩大集團爭奪王冠:亨利六世之弟士瓦本公爵菲利普,在法王支持下宣佈繼承王位;韋爾夫家族的布倫瑞克公爵奧托,在英王支持下也宣佈稱王。次年六月,雙方大動干戈,德意志爆發「爭位」內戰。


正當神聖羅馬帝國皇權發生危機的時候,1198年,中世紀「最強大的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ius III, 1198-1216在位)登上了教皇寶座。建立和維護羅馬教皇的神權統治,遏止霍亨斯陶芬王朝的重振,力圖「永遠保持著西西里與帝國之間的分離狀態」(H·赫德、D·P·韋利《義大利簡史》上冊p95,商務印書館,1975年),乃是英諾森三世畢生事業的主旨。就在這一年,為了避免德意志內戰可能造成的危險,年僅三歲的腓特烈在母親康斯坦絲帶領下,匆匆南逃西西里,繼承了西西里王位,並向教皇英諾森三世尋求庇護。英諾森三世乘機對處於弱勢的孤兒寡母進行要挾,充當了腓特烈二世的監護人和西西里王國的攝政。不久,康斯坦斯去世,腓特烈二世遂淪為羅馬教皇卵翼下的孤兒。


在孩提時代,腓特烈便成了羅馬教皇等「一些無恥政治家們手中的玩偶」(波特金主編《外交史》第一卷(上)p205,三聯書店,1979年)。英諾森三世將這個帝王苗裔,視為「奇貨可居」,隨時準備將他作為向德意志諸侯討價還價的籌碼。在德意志爭奪王位的內戰中,英諾森三世無視小腓特烈的皇位繼承權,但卻將皇位繼承權作為支配德意志爭位雙方的誘餌,成為坐收漁利之翁。爭位雙方也不惜大肆出賣帝國利益,競相向英諾森三世獻媚討好,企圖換取教皇的青睞和支持。英諾森三世利用雙方的許諾,乘機奪取了斯波萊托、安科納和羅馬尼等義大利中部的帝國領地,迅速擴展了教皇國的版圖,北部遠達菲拉拉和波河下遊,南抵那不勒斯邊境,並派遣教區長接管了這些地區帝國長官的權力。於是,教皇國得以恢復,並最終達到全盛。它像一條寬廣的壕塹橫亙在亞平寧半島的中部,既成為腓特烈二世未來事業難以逾越的屏障,也成為中世紀義大利政治統一的災難。


青少年時代的腓特烈在西西里度過,曾以學識淵博的學者欽奇奧·薩維利為師。他熟讀希臘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許多名著,在西西里這個東西方文化光怪陸離的交匯點,受到了別具一格的混合教育。其結果,使他得能從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逐步滋生了對基督教會和羅馬教廷的種種逆反心理,成為著名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宗教懷疑論者。他甚至公然宣稱:「世界被三個騙子手迷惑了,這就是基督耶穌、摩西和穆罕默德」(O·B·特拉赫坦貝爾《西歐中世紀哲學史綱》p110,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5年)。十四世紀初葉,但丁在其《神曲》中,也以「不信靈魂存在的邪教徒」的名義,將腓特烈二世置於第六層地獄裡受苦。可見,腓特烈二世作為宗教懷疑論者,並非後人的杜撰和虛構。與此同時,青少年時代的腓特烈,又以附庸身份經常出入教皇宮廷,因而他對教皇英諾森三世施展權術、縱橫捭闔,支配德意志和歐洲政治的種種陰謀瞭如指掌,並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政治成熟頗早。這樣,腓特烈二世逐步具備了中世紀政治家所慣有的的基本素質,從而為其後來政治上的崛起創造了必備前提。


在德意志爭位戰爭進行了十年之後,政局出現了有利於腓特烈二世的轉機。1208年,爭位一方的菲利普被殺,韋爾夫家族的奧托獲勝。為了贏得教皇的加冕,奧托再次向英諾森三世許諾,承認教皇業已奪取的帝國領地為教皇國版圖。英諾森三世大喜過望,於1209年10月在羅馬為之正式加冕,稱奧托四世。不料,奧托剛剛帶上皇冠,立即翻轉臉來,宣佈皇帝對中部義大利帝國領地擁有所有權,並率軍攻打南部義大利,企圖奪取教皇的「糧倉」——腓特烈二世的西西里王國,因而觸怒了英諾森三世。1210年,教皇對皇帝進行「絕罰」,英諾森開除了奧托的教籍。然而,奧托四世擁有強大武裝,絕非教皇的一紙破門令所能敵。英諾森三世急需一個世俗君主組織武力與奧托抗衡。這樣,年已十七歲的腓特烈二世時來運轉,於1211年在教皇鼓動下,被德意志諸侯推選為德意志國王。次年三月,腓特烈二世率軍北上德意志,第一次踏上故國領土,號令諸侯,與奧托展開了決戰。


1212年,腓特烈二世正式加冕稱德意志國王,並在教皇支持下與法王腓力二世結盟,對抗受英王支持的奧托四世,從而將德意志的爭位戰爭,與英、法兩國的歷史性矛盾糾結在一起。在1214年7月27日著名的布汶戰役中,腓特烈二世主要依靠法王的武力,一舉消滅了奧托四世及其韋爾夫派諸侯的軍隊,成功地剷除了他的帝位障礙。


1215年,腓特烈二世向羅馬教皇作出放棄西西里王位,立即進行十字軍東征的空頭許諾之後,終於被教皇英諾森三世扶上了神聖羅馬皇帝的寶座。第二年,英諾森三世駕崩。這樣,他為其後繼者們既留下一個最為顯赫的教廷,也留下一個最危險的敵人。不管怎麼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一顆新星,經過十餘年的戰火洗禮,幾度明滅,最後又在德意志和義大利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諸侯之恩主 城市之災星


在神聖羅馬帝國歷史上,霍亨斯陶芬王朝是第一個真正意識到帝國傳統的全部含義的德意志王朝。為了完成復興神聖羅馬帝國的「神聖」使命,腓特烈二世祖孫三代,曾經掀起陣陣「斯陶芬風暴」(但丁《神曲》王維克譯本p372,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企圖建立一個北起波羅的海,南抵北非海岸,囊括東方的拜占庭和巴勒斯坦廣大地區的基督教世界大帝國。


這個世界主義的虛幻夢想,曾經驅使著紅鬍子腓特烈踏上十字軍征途;推動著「愷撒」亨利六世集結大軍擬對拜占庭進行遠征。但是,均由於他們的猝死(亨利六世死於瘧疾,紅鬍子在小亞渡河,不慎落水而死),他們的事業頃刻間「煙消雲散」(馬克思語)。儘管如此,世界主義的夢想對於斯陶芬「第三風暴」腓特烈二世來說,仍然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他自稱「奧古斯都第二」,就有意向人們宣示他的勃勃野心。


鑒於其先輩們為他攫取了西西里王國,業已規定了霍亨斯陶芬王朝戰略重心的南移,腓特烈二世為自己制定了重振帝國的具體戰略步驟:首先,以西西里和南部義大利為出發點。接著,制服倫巴底,夾擊教皇國,將義大利全境置於牢固的掌握之中。然後,越過阿爾卑斯山各大隘口,突入德意志南部,控制各大邦君,直達波羅的海沿岸。最終,建立一個囊括德意志和義大利,以及近東地區的龐大的政治統一體。(參見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地圖集》p123,三聯書店,1982年)。因此,腓特烈二世的宏偉目標,是以建立強大的義大利統一政權為基礎的。


腓特烈二世既是雄心勃勃的戰略家,也是注重實際的務實主義者。他深信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有雄厚的物質和強大的軍力作後盾。為此,他分別以西西里和德意志作為重振帝國的物質資源和軍事資源。


由於西西里島和南意的富庶及其在歐非大陸之間和東西方貿易中的居中地位,他被腓特烈二世看作其事業的重要財源。而且,西西里和南意與倫巴底南北呼應,構成夾擊教皇國的態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因此,腓特烈二世將西西里王國作為其全盤計畫的支撐點。於是,他從1220年開始,特別是在1231年前後,以其罕見的魄力和膽識,在西西里王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改革的內容,筆者在另文——《銳意革新的世界奇才》中述及,此處從略。腓特烈二世改革的意義在於,它使歐洲君主制在南意和西西里最先戰勝了領主和教會,比西歐諸國提前200多年,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並帶有專制主義色彩,從而使腓特烈二世的西西里王國政權在歐洲歷史發展中,成為「早熟政府」(G·R·波特主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一卷p6,中國社科出版社,1988年)。


同時,腓特烈二世的改革所導致的西西里王國的強盛,直接增強了對羅馬教廷的威懾力量。而且,它決定了腓特烈二世未來同羅馬教廷的尖銳對立,儘管是以往政教鬥爭的直接延續,但其性質已與其先輩們在義大利作為外來侵略勢力具有極大的差異。因為腓特烈二世的強大王權,直接根植於南部義大利和西西里的肥沃土壤之中,乃是中世紀義大利本土歷史演進過程中的進步因素。


然而,腓特烈二世在西西里王國雷厲風行進行改組的果敢行為和富有創新精神的遠見卓識,與他在德意志的因循守舊觀念和無所作為狀態,恰成鮮明對照。二者集於一身,使他判若兩人。


1212-1220年間,腓特烈二世首次在德意志呆了八年。但這時的德意志王國,已不過是各大邦君君權的拚湊。早在腓特烈二世以前,德意志新老貴族世家和教會大領主們的政治獨立性業已增強。在爭位內戰期間,雙方分割王產,使皇權受到嚴重削弱,已經喪失了駕馭諸侯的能力。同時,德意志對於腓特烈二世來說是陌生的,「他永遠是在先人國度裡的一個外國人」(哈勒爾《德國史綱》p84,商務印書館,1936年),甚至連德意志話也不會說。對於腓特烈二世來說,德意志唯一的價值就在於擁有眾多的重甲騎士,堪加利用。於是,腓特烈二世只是簡單地因襲了其先輩們在德意志的傳統政策:與封建貴族結盟。他通過使用犧牲皇權和繼續損害城市利益的方法,進一步籠絡大封建主,藉以換取諸侯們對他經略義大利的軍事支持。


但是,在德意志,腓特烈二世最初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迫於教皇的壓力,採用削弱皇權的方法,對教會封建主進行讓步的。1213年,腓特烈二世為了報答英諾森三世對他的選立,在波希米亞頒布了《埃格黃金詔書》,承認德意志的主教,不受皇帝干涉,可以自由選舉,從而完全放棄了昔日《沃姆斯和約》中有利於皇帝的條款。1220年,腓特烈二世為了換取其教皇老師霍諾裡厄斯三世,在羅馬為他正式加冕的政治實惠,不惜對教會封建主做出更大的讓步,乃頒布《關於僧侶諸侯的權利》的敕令:豁免教會的納稅義務,放棄皇帝對教會的世俗統治權,並承諾鎮壓「異端」,支持主教抑制城市自治的企圖。這樣,德意志的主教們最先成了擁有廣泛特權的「邦君」。


腓特烈二世在此次離開德意志之前,又選立其年僅九歲的長子亨利為德意志王,稱亨利七世。任命帝國宰相、科隆大主教恩格爾貝特為攝政,總攬全權,輔佐治理。然後,他假道羅馬,正式加冕,返回南意,專注於西西里政務。


這時,德意志西南部的萊茵蘭和阿勒曼尼等地區的城市,在萊茵河貿易和農民大批流入城市的刺激下,日趨繁榮。但在霍亨斯陶芬王朝諸帝,頑固而又毫無遠見的政策慫恿下,萊茵河已經從一條理論上的「王家的街道」,變成了實際上的「教士的胡同」。美因茲和科隆的大主教們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通行稅。「稅站的數目,驚人地增加著,從十九所增加到六十二所」(湯普遜《中世紀社會經濟史》下冊p97,商務印書館,1984年)。諸侯的壓迫和騎士的劫掠,使城市的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因此,城市不斷發生騷亂,與封建主發生激烈衝突。1225年,代表皇帝意志的王國攝政、科隆大主教恩格爾貝特被殺。隨後,年輕王子亨利七世親政,對城市企圖擺脫諸侯控制,借助於王權而取得自治的傾向,予以同情和支持。1226年,萊茵河中遊的美因茲、沃姆斯、賓根、斯拜爾、奧彭海姆、法蘭克福和佛利德堡等諸多城市,組成「萊茵同盟」,聯合抵抗諸侯強盜式的掠奪(湯普遜前引書p98)。為此,美因茲大主教西格弗裡德向皇帝提出申訴。腓特烈二世責令其子亨利對城市各類組織予以取締,遭到城市拒絕。腓特烈二世對於亨利王子同情城市、取締不力的軟弱態度大為不滿。父子關係惡化起來。


1231年,腓特烈二世為了解決城市和諸侯的爭端,正式宣佈嚴禁城市之間互相結盟,並在沃姆斯頒布了《關於世俗諸侯的權利》的敕令。該敕令的基本精神:首先對皇權進行自我削弱,放棄司法、鑄幣和地方行政管理權,進一步籠絡封建主。其次,限制城市的權利,抑制城市的發展。諸如禁止建立新城、新集市、新城堡,削弱城市及其防禦能力;禁止農民流入城市,歸還城市在擴展中佔有的領主土地;限制城市的司法權限等等(《世界上古中古史參考資料》p265-266,高教出版社,1986年)。該敕令本質上乃是,將1220年賦予教會諸侯的廣泛特權,擴及世俗諸侯。這樣,腓特烈二世在實際上放棄了對德意志的治理,交由僧俗諸侯統治。儘管從腓特烈二世的全部戰略思想來看,他對德意志的放任政策,可能只是權宜之計。但它在客觀上產生了永久性的惡果。從此,僧俗諸侯構成一個特殊的封建等級——擁有廣泛權利的「一邦之君」,造成了中世紀德意志政治發展枝強幹弱的分立局面。


德意志城市與諸侯的矛盾,在腓特烈二世的干預下日趨激化,並且集中體現在腓特烈與亨利、他們父子之間的公開衝突上面。腓特烈二世為了討好諸侯,不惜犧牲王權和壓制城市的政策,遭到了致力於德意志事務的亨利七世和一些王室大臣的堅決反對。1232年,皇帝腓特烈二世在拉文納召開帝國會議,進一步剝奪德意志城市的原有權利,允准諸侯在各自的領地內的一切城市,享有「沃姆斯敕令」中的各種特權。亨利王子拒不出席拉文納會議,以示抗議。這時市民反抗情緒亦達到炙熱程度。1233年,皇帝公然與教皇協調一致,在德意志建立「異端裁判所」,企圖鎮壓市民「異端」。但是,它的第一個被派去審判異端的主持者,立即被憤怒的市民群眾所打死。1234年,亨利七世發佈宣言,在博帕德舉兵起義,從者如流。參加起義的有市民、不滿皇帝政策的德意志王室大臣、嫉妒諸侯特權的中小封建主、騎士和教士等等(《蘇聯大百科全書》第45卷p128,莫斯科,1956年),並得到義大利北部倫巴底城市的聲援和支持。義軍成分雖然極為複雜,但政治目標卻十分一致,即反對諸侯擅權、以及諸侯的代言人皇帝腓特烈二世。


1235年,腓特烈二世從義大利攜帶大量黃金進軍德意志,在諸侯武裝配合下,對市民起義進行利誘和鎮壓。參加起義的封建主和騎士紛紛倒戈。起義者在攻打沃姆斯城失敗以後,被迫繳械投降。腓特烈二世逮捕王子亨利,囚於獄中。1242年,亨利在移獄時,躍馬衝向懸崖而死。腓特烈二世在鎮壓起義之後,對德意志王室進行了清洗和整頓,另立其子康拉德四世為德王。


隨後,腓特烈二世糾集德意志諸侯武力,以參與德意志市民叛亂罪,率大軍越過阿爾卑斯山,突襲倫巴底,從而拉開了他為建立義大利統一政權,而與羅馬教皇和倫巴底城市進行血戰的序幕。

馳騁義大利 統一現端倪


十三世紀前期,教皇權勢如日中天。奉行世界主義神權政治的羅馬教廷,在西歐到處打擊「在混亂中代表著秩序,代表著正在形成的民族」(《馬恩全集》第21卷p453,人民出版社,1965年)的各國王權。在教廷淫威下,歐洲多數君主被迫稱臣納貢。然而,作為世俗君主「同列之首」的皇帝腓特烈二世,以其桀驁不馴的鮮明特性,同盛期教廷的五任教皇進行了周旋。他初則貌似恭順,繼而針鋒相對,終致兵戎相見,展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與羅馬教廷最後一輪的殘酷決戰。儘管他的事業最終化為泡影,但他同時沉重打擊了羅馬教廷的囂張氣焰,使之由盛而衰,在客觀上有利於西歐各國王權的伸張。


腓特烈二世於羅馬教廷的矛盾,最初是圍繞德意志皇權與西西里王權,是結合還是分離這一要害問題。當英諾森三世將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扶上神聖羅馬皇帝的寶座時,就曾擔心過「皇帝的權杖和西西里王的權杖……同操於一人之手」(波特金主編《外交史》第一卷(上)p205,三聯書店,1979年)可能給教皇國帶來的危險。因而,英諾森三世曾以要求腓特烈二世放棄西西里王位,立即進行十字軍東征為先決條件,以便將他的力量引向東方,避免對教皇國的危害。然而,腓特烈二世卻以種種借口避不踐約。英諾森三世只得以拒絕為之正式加冕相報復,並帶著他的憂慮而升入「天國」(扎波洛夫《十字軍東征》p240,三聯書店,1959年)。


隨後,繼任教皇霍諾裡厄斯三世,原是腓特烈二世的老師欽奇奧·薩維利,為人寬厚,易於相處。腓特烈二世採用犧牲自己對德意志教會的控制權的方法,不僅換取了教皇老師對自己皇位的正式加冕,而且保留了西西里王位,並且還擺脫了教廷附庸的身份,開始了對西西里王國的真正統治。但由於他忙於西西里政務,仍然避不東征,致使第五次十字軍在埃及因孤立無援而失敗,引起教廷不滿。1221年,性格隨和的教皇老師也指責他犯下了玩忽「神聖事務」的罪過。


腓特烈二世不知疲倦的天性,使他在對西西里王國大膽改組、初見成效的同時,又沉迷於其先輩們未曾實現的席捲近東的「超級帝國」的構想之中。1225年,作為將其勢力伸張到近東的重要步驟,腓特烈二世娶耶路撒冷王國公主約蘭妲為妻,成為耶路撒冷國王。為了在聖城耶路撒冷加冕,腓特烈二世一反常態,1227年組織大軍啟程東征,但因軍中疫病流行而被迫折回。


恰在這時,英諾森三世的侄子格雷戈裡九世(Gregorius IX,1227-1241在位),入主教廷。格雷戈裡九世聲稱,他早已洞悉腓特烈二世的計畫對教廷的威脅。因此,他一登上教皇寶座,就將教廷與皇帝的矛盾公開化。他宣佈,腓特烈二世此次東征是「為了竊取在聖地的王國」(扎波洛夫《十字軍東征》p241,三聯書店,1959年),並立即頒布破門令,開除其教籍,取消其東征資格。然而,腓特烈二世「毫不在乎」(馬克思語)。1228年夏,腓特烈二世以「絕罰」之身,率軍進行了一次近乎荒誕的「和平十字軍東征」。「由於他善於外交計謀,他同埃及蘇丹締結了反對大馬士革總督的盟約,同時他得到了耶路撒冷和其他一些巴勒斯坦城市」(科列斯尼茨基《中世紀史》p190,莫斯科,1986年)。前此,歐洲十字軍儘管曾多次以極端殘忍的暴力手段奪取聖城,但耶路撒冷仍然得而復失。此次,腓特烈二世兵不血刃,用談判方法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耶路撒冷,因而使他成為聖墓的和平解放者。


但是,心胸偏狹的教皇格雷戈裡九世,將聖墓的解放置諸腦後,繼續責令耶路撒冷總主教不准給腓特烈二世加冕,並鼓動在近東的歐洲騎士團反抗腓特烈。與此同時,教皇在義大利也不顧什麼「上帝的和平」,打破慣例,首次組成教皇國的武裝「鑰匙軍」,攻入南意,蹂躪阿普裡亞,企圖摧毀腓特烈二世初具規模的改革成果,史稱「教皇戰爭」。


然而,腓特烈二世在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的支持下,於1229年3月順利進入聖城。他從聖壇上取下耶路撒冷王冠,帶在自己頭上,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世俗加冕禮。然後,他回師南意,一舉擊敗教皇軍。隨後,腓特烈二世乘勝以入侵「聖彼得的世業」(羅馬)相要挾,迫使教皇格雷戈裡九世與之簽訂和約,恢復其教籍,並承認了他對耶路撒冷王國的統治權。這樣,腓特烈二世與羅馬教廷的公開武裝衝突,首戰告捷。


此後數年之內,政教雙方各忙己務,似乎相安無事。但在實際上,各自都在為下一個回合更為激烈的較量進行準備,特別是雙方都在倫巴底積蓄力量,尋求同盟者。早在1226年,腓特烈二世在克裡莫納召開的帝國會議上,就重申了皇帝在倫巴底的宗主權(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第12卷p439,台北幼獅翻譯公司,1974年),意在使它與西西里王權結合起來,以圖建立統一的義大利政權。


與此同時,倫巴底同盟在教皇鼓動下重又恢復。這一同盟的成員多半是義大利北部工商發達、實力較強的大城市,如:米蘭、布裡西亞、曼都亞、維羅納、維欽查、帕多瓦和特雷維佐等。在托斯坎納地區,由於翡冷翠在親教皇的韋爾夫派統治下,亦投入教皇的懷抱。但是,皇帝腓特烈二世在倫巴底和托斯坎納兩大地區,並非是孤立無援的。他得到倫巴底的克裡莫納、貝加莫、帕爾馬、勒佐、特倫托,托斯坎納的比薩、錫耶納的支持。這些城市或因封建貴族占統治地位,天生傾向於中世紀皇權;但多數卻因力量不足,處於弱勢狀態,無法抵抗米蘭的侵略和翡冷翠的排擠,因而依附皇權,尋求庇護。


十三世紀30年代中葉以後,腓特烈二世以德意志諸侯武裝力量和強大的西西里王國為後盾,為建立統一的義大利政權,同羅馬教皇和倫巴底同盟展開了殊死決戰。


1237年,腓特烈二世鎮壓了亨利在德意志的起義以後,率大軍突然襲擊倫巴底,得到義大利大貴族奧波爾多·佩拉維奇諾和皇室駙馬埃茲利諾的積極配合。腓特烈二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米蘭東北部數十公里處的科爾泰努瓦戰役中,一舉殲滅倫巴底同盟軍隊(參見: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p123,三聯書店,1982年)。繼而,奪取維羅納和曼都亞,復又摧毀維欽查,佔領帕多瓦,迫使倫巴底同盟軍隊無條件投降。然後,他兵分三路,分頭出擊。1238年,皇室駙馬埃茲利諾率軍馳騁於倫巴底東部,征服特雷維佐邊區,兵臨教皇國邊境城市菲拉拉,與教皇軍隊對峙。與此同時,佩拉維奇諾借助於皇帝軍隊的威勢,縱橫於倫巴底西部,攻佔布裡西亞,並使米蘭再一次遭到了屈辱。


這時,腓特烈二世則率領帝國主力挺進托斯坎納地區,所到之處,望風披靡,直達比薩。不久,他又從比薩派遣艦隊攻入教皇領地薩丁尼亞,採用締結婚姻手段立其子恩齊奧為薩丁尼亞國王。至此,倫巴底和托斯坎納合為一體,置於皇帝的統治之下。腓特烈二世在佔領區移植了西西里中央集權的統治模式,將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分為五個行政轄區,下屬若干城市,分別由皇帝任命其親信擔任轄區或市政長官。其中,與皇帝友好結盟的城市仍然保有自治權利(H·赫德、D·P·韋利《義大利簡史》上冊p96,商務印書館,1975年)。這樣,腓特烈二世便以咄咄逼人之勢,從四面八方對教皇國形成包圍態勢,使它龜縮於亞平寧半島中部一隅,使中世紀的義大利第一次出現政治統一的端倪。


教廷強敵手 殊死決鬥人


面對腓特烈二世的凌厲攻勢,教皇國岌岌可危。教皇格雷戈裡九世惱怒有加,但無計可施。1239年,他只得故伎重演,將腓特烈二世第二次開除教籍,並伴之以精神宣傳戰,對腓特烈二世進行詛咒和謾罵。格雷戈裡九世從教廷檔案庫裡,搜出腓特烈二世作為宗教懷疑論者,諸如「三個騙子」的瀆神言論,廣為宣傳,企圖利用歐洲基督徒的宗教虔誠心態,來削弱腓特烈二世軍事勝利的影響。腓特烈二世則針鋒相對,以皇帝的名義向歐洲王宮呼籲:建立君主同盟,共同反抗教皇異端。


1241年春天,格雷戈裡九世擬於復活節在羅馬召開宗教會議,密謀廢黜皇帝。腓特烈二世則攻掠教皇國,幾乎佔領羅馬;同時又指使比薩艦隊在熱那亞海面,成功地俘獲了前往羅馬出席宗教會議的數百名西歐高級教士代表團,扣作人質,押往那不勒斯,擬與教皇談判。同年八月,年邁而又性格暴躁的格雷戈裡九世,由於全盤計畫破產,憤懣而死。


接著,塞勒斯廷四世繼為教皇,但旋即去世。於是,羅馬教廷陷入「缺位」的嚴重危機之中。然而,腓特烈二世畢竟是中世紀的帝王,難以超越他的時代。在此成敗的關鍵時刻,他未能突破皇帝與教皇互相對立又互相依賴的中世紀傳統關係的束縛。腓特烈二世一方面與教廷不共戴天,另一方面卻又離不開教皇。他曾經企圖利用被俘的西歐高級教士,自立一個傀儡教皇;但在其摯友法王路易九世的勸說下,釋放了一批主教,使之參加教廷的選舉。於是,教廷在空位兩年之後,於1243年方選出安科納邊區教長西尼巴爾多·菲埃斯基為教皇,是為英諾森四世(InnocentiusIV,1243-1254在位)。這樣,腓特烈二世坐失顛覆教皇國,統一義大利的良機,最終等來了一個置其於死地的兇惡敵人。


1244年,腓特烈二世一方面以友好姿態對新教皇表示歡迎,另一方面率軍到達羅馬近郊,要求新教皇撤銷格雷戈裡九世對他的第二次絕罰處分。英諾森四世偽稱願與腓特烈二世談判。但懾於皇帝的武力,他在一個夜間倉皇逃出羅馬,乘船北上,到達他的故鄉熱那亞,又覺不安全,乃直奔里昂,借助於法王之弟安茹查理的幫助,建立了一個流亡教廷。這一事件表明,當腓特烈二世仍然纏綿於對教廷的幻想時,羅馬教皇卻棋先一著,正式脫離了對皇帝的傳統依賴關係,轉投法蘭西王室,尋求保護。但這一事件,似乎也可以看作中世紀羅馬教廷由盛而衰的起點,因為它預示著教皇作為「阿維農之囚」的時代已經為時不遠了。


此後,腓特烈二世與教皇的鬥爭便達到極端殘酷無情的地步。1245年,英諾森四世在里昂召開宗教會議,以偽誓、瀆聖、「異端」等罪名,將皇帝腓特烈二世及其兒子德王康拉德四世開除教籍;廢黜他們的帝號和王位;並宣佈對腓特烈二世、以及霍亨斯陶芬家族的一切「不肖子孫」,進行十字軍征討;要求英、法等國為十字軍大量捐款;又發動僧侶做反對皇帝的宣傳,鼓動德意志諸侯另選新王。英諾森四世的凶狠刻毒,使與會君主大為震驚和反感。法王路易九世對腓特烈二世深表同情,曾經從中調解,遭到教皇拒絕。路易九世則宣佈,拒絕參加任何反對皇帝的遠征。


腓特烈二世在義大利沒收教會財產,加緊對教皇領地發動攻勢。同時他以皇帝的名義,發佈致歐洲君主的公開信,猛烈抨擊教皇神權統治,籲請歐洲各國君主協助他反對共同的敵人——羅馬教皇。他寫道:「如果教皇戰勝了他的第一個打擊對像神聖羅馬皇帝,他就會毫不費力地欺侮其餘的國王和諸侯。因此我請求你們援助我,以便讓全世界知道,任何一次對世俗君主的進攻,都在損害我們的共同的榮譽」(波特金主編《外交史》第一卷(上)p207,三聯書店,1979年)。腓特烈二世第一次向歐洲諸國的君主們明確地闡述了:政教爭端對於世俗君主們共同的利害關係,得到英、法等國君主在道義上的支持。


然而,英諾森四世掀起的反對皇帝的惡浪,卻席捲了慣於朝秦暮楚的德意志和義大利。德意志諸侯蠢蠢欲動,倫巴底同盟死灰復燃。於是從1246年起,皇帝和教皇的戰爭,同時在德意志和義大利兩條戰線激烈展開。這一年,英諾森四世指令多米尼克僧侶,策動德意志部分諸侯背叛皇帝,選立圖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為德王,並突然向康拉德四世進攻。康拉德猝不及防,戰敗於法蘭克福。1247年,康拉德四世在巴伐利亞公爵和南德城市支持下,擊殺亨利·拉斯匹。隨後,部分教會諸侯又選立荷蘭伯爵威廉為德王。「萊茵城市同盟」公開支持威廉,共同向忠於皇帝的「德意志主教同盟」發動進攻,但遭到失敗。這次德意志爭位之戰互有勝負,持續到1251年。


義大利北部戰場極端殘酷。1247年5月,皇帝的戰略重鎮帕爾馬叛變。腓特烈二世與王子恩齊奧率軍長久圍攻不克,鬥志鬆懈。1248年,當他們外出狩獵時,群龍無首的皇帝軍隊,被伺機衝出城外的市民軍隊所擊潰(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第12卷p439,台北幼獅翻譯公司,1974年)。其後,英諾森四世策劃義大利的韋爾夫黨徒,使用歐洲中世紀罕見的卑劣手段刺殺皇帝,並企圖買通御醫在御膳中下毒。腓特烈二世覺察到敵人的種種陰謀,大為驚恐,對身邊嫌疑人犯進行殘酷殺戮,以至殃及無辜。甚而連皇帝最為信賴的宮廷大臣P·D·維格納也未能倖免,涉嫌被捕,被挖去雙目下獄,自殺身亡(但丁《神曲》王維克譯本p59,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此後,腓特烈二世大概出於安全考慮,抑或由於精神的沮喪,他將軍隊交由王子恩齊奧指揮,自己則退回那不勒斯,不再出戰。


其時,北意戰場方酣未艾。1249年,佩拉維奇諾和埃茲利諾分率帝國軍隊激戰於倫巴底西部和波河兩岸,不斷拓展忠於皇帝的吉伯林派勢力。後來,帕多瓦反叛皇帝,埃茲利諾將該城12000居民全部處死,予以血腥懲罰(馬基雅維裡《翡冷翠史》p31,商務印書館,1982年)。同時,腓特烈二世的駙馬安蒂奧克的弗雷德裡克,則以帝國代理人的身份統治著翡冷翠,將全城親教皇的韋爾夫黨徒予以大規模的驅逐。但在1249年,王子恩齊奧的軍隊在弗薩爾塔戰役,被倫巴底同盟軍擊敗,恩齊奧被俘,囚於波倫納,在獄中度過餘生。


就在德、意戰場勝負未分,而且皇帝的實力仍佔優勢的情況下,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在南意阿普裡亞的菲奧倫蒂諾城堡,突然駕崩,享年56歲。死因莫名,頗費猜想,教皇陰謀乃其一。他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亦隨之化為烏有。


腓特烈二世的去世,使英諾森四世欣喜欲狂,但懾於皇帝的餘威,直到1253年方結束其九年喪家犬的流亡生涯,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羅馬。1254年,英諾森四世率軍侵入南意,企圖直搗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蛇窩」,但被腓特烈二世智勇雙全的兒子曼弗雷德所擊敗。同年底,心力交瘁的英諾森四世,便在那不勒斯的軍旅之中見上帝去了。


隨後,教皇們繼續迫害腓特烈二世的子孫,但「在1250-1266年間支配著義大利的歷史」的(H·赫德、D·P·韋利《義大利簡史》上冊p101,商務印書館,1975年),仍然是腓特烈二世之子曼弗雷德。他像其父親一樣,使三四任教皇經常處於恐慌之中。1267年,腓特烈二世之孫、康拉德四世之子、年僅14歲的康拉丁,在其祖輩們顯赫聲望影響下,率軍奪取倫巴底和托斯坎納許多城市,並一度佔領羅馬。1268年8月23日,在塔利亞科佐戰役,教皇的幫兇、法國的安茹伯爵查理才將他擊敗。不久,在教皇克裡門特四世的默許下,少年將軍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斬首。於是,霍亨斯陶芬王朝徹底滅亡了。教皇們如此殘酷無情,使歐洲輿論為之嘩然,他們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十三世紀後期,在五十年中走馬燈般先後出任教皇的就達14人之多,教廷盛期一去不復返,大大有利於西歐各國王權的伸張。


簡短的結語


腓特烈二世與羅馬教皇瘋狂爭鬥的結局,正好是對霍亨斯陶芬王朝與羅馬教廷長期較量的歷史總結。鬥爭結果,政教雙方兩敗俱傷。他說明皇帝和教皇的世界主義野心都不過是一場夢幻,只是皇權崩潰在先,教權淪落稍後而已。但在其中,作為從亞平寧半島土壤裡培植出來的腓特烈二世強大王權的喪失,及其統一義大利偉大嘗試的失敗,卻是中世紀義大利政治史上的最大悲劇。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