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元代中都曇花一現之謎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元代中都曇花一現之謎

2015年10月28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25 次


  在元代中葉,英勇善戰的武宗皇帝在上都和大都之外,建立了這樣一座新都城?

  它因何而建?又因何遭廢棄?後又被何人付之一炬?

  四年的曇花一現,見證著元代國運中衰及皇族爭權的一段史實,也留下了無數未解之謎……

  靠近元中都,就靠近了神秘;踏進那綿延不斷的白色城牆,便踏進了千古之謎。

  面對屹立了近千年而僅有四歲生命的神秘之城,任何人都不禁提問,為什麼在元代中葉,那位英勇善戰的武宗皇帝在上都和大都之外,建立了這樣一座都城?為什麼它在短短四年間經歷了從斥巨資興建到遭廢棄,並最終被付之一炬的命運?有人說,就是因為元中都的短暫,才成就了它的輝煌,使它成為保存最好的元代都城的範本和獨本;也正因為它的曇花一現,才留給後世無盡的謎團,讓無數人追尋探究。

  元中都發現過程

  在河北省張北縣城西北15公里處,有座被白色的土城圍繞的村子叫做「白城子」,這裡存有都城遺址,很多文物出土於此。但長期以來,這裡被史學界誤認為是「北羊城」遺址(即元代牲畜交易場所)。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有人對這種說法產生了懷疑。80年代初,當地考古工作者劉建華發現這裡出土的文物以元代為主,而且部分建築殘片為漢白玉螭首,她推測:這裡曾經有過元代的皇家建築。她撰寫的相關文章1995年發表在一本考古學雜誌上,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的關注,專家開始把眼光投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

  上世紀90年代,一些考古工作者陸續對白城子展開調查。1997年,張文彬、宿白等著名元史專家來張北進行了實地勘察和論證,最終認定白城子遺址為元中都所在地。1998年,省文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組成考古隊,對中都遺址進行了連續性的、有計畫的勘察。在長達6年的考古勘探中,他們研究發現了什麼?又是什麼證明這裡就是元代的旺兀察都—元代的另一座都城—中都呢?

  「從1998年,我們確定要對遺址進行開掘時,就住進了白城子附近的村民家裡。先是對宮城西南角台、南門和1號台基進行試掘,當城基一層層地展現在眼前時,顯露出明顯的元代建築風格。規整的"工"字大殿遺址,三出闕角台、保存較好的採用過梁式門道的三觀制宮城城門以及漢白玉螭首、牡丹龍紋角柱石、寶裝蓮花柱礎、琉璃龍紋瓦當滴水、琉璃走獸等重要遺物,不僅證實了白城子遺址確為元代中都城,而且多項發現都填補了元朝考古的空白。從發現的外城線索中,還證明了元中都三套城垣的都城規格,明顯繼承了宋代都城的建築風格。」時任考古隊領隊現任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的任亞珊對筆者描述了發現元中都遺址之初的興奮心情。

  從1998年開始,文物部門陸續勘探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實物,探明了元中都主要建築遺址的形狀和建築風格。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個漢白玉角部螭(傳說中龍的一種)首和九個台沿螭首,這十個螭首雕刻細膩,造型完美,是元代雕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這些螭首,在當地流傳著很多神秘的故事,凡是搬動過它的人,對它起了貪念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事故發生。或許這些故事中演義的成分過多。但正是當地人對它的敬畏,使得這些寶貝得以保存。」任亞珊很是慶幸。但仍有很多的建築構件散落於民間。

  當地一位村民對筆者稱,據說民國時這裡有人居住,但是當時,這座古城常常有奇異的事情發生,居民時常會聽到喊殺聲和馬嘶聲,人們便開始遷出古城,不再有人居住了。「當時人們為了防土匪,在舊城基上建起新城牆,所以我們還能看到民國時建起的白色的殘牆。」任亞珊稱。

  筆者撫弄著眼前的雜草,眺望著元中都的斷壁殘垣,這些草引起筆者的注意,當地人稱這種草在附近的幾十里都沒有,只有在元中都內生長,當地民間流傳著「富貴草」的說法。「的確,我們考古時也發現了這種現象,它只生長於夯土上,這樣就形成了奇怪的現象,在白城子的夯土部分清一色地生長著這種草,當地人稱之為"富貴草"。」任亞珊對筆者說。當地的文物部門曾請有關植物專家進行鑒定,專家稱這種植物與當地氣候有些不相稱,它應該生長在高寒地區。據此有人推斷,元中都當時建城時,夯土可能是從遠方運來的。

  元中都興建之因

  登臨元中都,眼前是黃沙白草,早已不見曾經豐美的水草。但據歷史記載,元代的旺兀察都(今張北縣)一帶依山臨水,水草豐美,環境幽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淖,水鳥和小動物聚集於此。它處在上都和大都的交通要道,為草原與農耕交融之地,北通和林,西達西域,北控漠北,南俯中原。從氣候和地理環境來說,可謂理想的建都之地。但是當時已經擁有成吉思汗時的和林、忽必烈創建的上都和北京大都三個都城。上都和大都的兩都巡幸制被元代歷任繼承者所沿用,為什麼武宗偏偏要在此興建中都呢?

  身經數次大戰英勇無畏的蒙古宗王海山(即武宗),深知都城的重要,他一繼位(1307年)就下令「建行宮於旺兀察都之地,立宮闕為中都。」還設置了「行工部」來領導行宮的建設,繼而「敕樞密院發六衛軍萬八千五百人,供旺兀察都建軍宮工役。」後又屢次增加軍力建都,僅侍衛親軍就達兩萬多之眾。除軍隊外,工匠的人數更是龐大,在這龐大的人力投入和巨額的金錢支持下,次年「旺兀察都行宮成。」

  「從史書中可以明確的推斷出,元中都宮城從動議到建成其實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工程速度是很快的。」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陳高華如是說。但是海山建元中都的初衷在史學界仍是眾說紛紜。

  陳高華認為,武宗海山很有可能是想倣傚世祖建上都,在草原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新都城,以此樹立個人威信,並以之取代上都作為避暑巡幸之地。

  元史研究者史衛民認為,武宗建造中都考慮了當地在交通上具有的特殊位置和不可忽視的軍事地位。此後,他又從武宗長期在草原生活的背景及其與仁宗的微妙關係出發,認為武宗更討厭的應是大都的宮廷生活與人際關係,而從中都的設計思路亦為正都佈局來看,武宗營建中都的真實用意更有可能是要以之取代大都。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韓志遠指出,武宗建造中都,可能是效仿金朝重視首戰取勝之地的做法,金曾在勝女真,後其建製出河店規格被升級,循其法,武宗建中都可能是為了紀念當年成吉思汗在野狐嶺破金之役。

  河北師範大學孟繁清教授認為,中都的興建固然有武宗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但不能完全認為是一種個人行為,它是遼金多京制的繼續。同時,中都之興與壩上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分不開,而這又是民族和解、民族交流的結果。元史研究學者張春生則認為,元中都的建立是地理基礎、政治需要和個人因素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縱覽以上觀點,我們可以斷定,元武宗海山,確實興建了元中都,而且元中都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但是不能就此推斷出興建中都的真實原因。元中都為何而建,隨著元武宗的早逝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元中都之原貌

  沒有歷史的記錄,也沒有現實的影像,元代的短命之都——中都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帝都呢?它的原貌是怎樣的?

  指著一幅航拍的元中都遺址照片,任亞珊為我們描述著元中都從宮城到皇城再至外城的完整面貌。完整的「回」字形城建圖,清晰地體現出中原的建築思想和風格在元中都設計上的成熟運用。順著南門而入,高大的南門早已不見,但是巨大的將軍石、門砧石都能證明這扇大門應該是高等級的城門。「可以推測南門有三個或著五個門道,而且從焚燒過的痕跡,可以推斷南門應該是木製門道壁面。南北長15.7米的地伏石證明門道很長。進南門前行,是一條大道,巨大青條鋪路石上還有清晰的鑿刻痕跡,車馬的磨損痕跡很少。史學家由此推斷,其繁華景象應該很短或者說根本就不存在。」

  「再向前走,就是1號基台,即中心大殿,它經過全面的挖掘已是全貌畢現。巨大的"工"形建築底基,進入它有三條道,正面為御道,兩側是文武百官走的道,東側有斜坡,上有龍紋磚,大殿由閱台、前殿、中殿、後殿、長廊組成,紅色理石板和方形磚鋪地,比故宮的太和殿要大出幾倍,因其後面還有一排"品"字形建築物為龜頭殿,分東西暖閣,我們推斷它可能是辦公和就寢合二為一的地方。」

  任亞珊曾經親手挖掘出元中都水門,遠道而來的巨大的青條石板砌成的水門,經過嚴密打磨,可以容納一個人進去。這證明了元中都的水利系統的建造非常科學和先進,完備的進出水系統在這裡得到駕輕就熟的運用。「而在宮城西南角出土的角台,可以說是元代建築的重要內容,經過三次縮進後與夯土城垣相接,每個轉角處立有角石一塊,這是很少見的,也是元代建築的重要元素。」

  從元中都的考古勘探圖中,可以看到在元中都僅宮城內就散落地分佈著十幾處建築物遺跡,「我們只挖掘了三四處,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皇城中的駐軍、商住、民居、街道等等遺址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在外城我們發現了幾處民居,但還沒有挖掘。據推測,這裡當時應該是有很多居民的,畢竟它是一座都城呀!但是究竟有多居民,究竟是怎樣的一幅圖景,要想描畫清楚,必需要進一步發掘考證。」任亞珊只能從現存資料中最大可能地為我們還原元中都的面貌,但也僅僅是鳳毛麟角。西南城牆的堆土能否說明元中都尚是未建成之都?日常生活用品鮮見出土能否證明它使用時間過短,還沒有呈現出都城應有的繁華……這些還是未解的謎團。

  元中都為何廢除

  至大四年(1311),武宗皇帝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登位即仁宗。隨後,罷中都之役,撤留守司,復立隆興路總管府,僅存兩年零十個月的中都建制至此廢除。為什麼繼承者在武宗離世短短的12天就嚴令停廢元中都,是政治策略,還是另有隱情?這一反常理的舉動,成為元中都又一個歷史之謎,被史學家們推測和考證著。

  孟繁清教授認為,仁宗受儒家文化影響較多,對武宗的肆意揮霍和鋪張不滿,但根本原因還是國家面臨無法解決的財政危機。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張羽新則認為,中都之所以停廢,一是為了緩和因建造中都所造成的財政困難和社會矛盾的激化;二是元朝已有上都和大都,沒有另建新都的迫切需要;三是中都地區沒有大河,缺乏水源,生產力低下,供給不足,缺乏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厚基礎。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鄭紹宗認為,雖西路驛道路過此地,但從上都至大都走此路不如走黑谷路(沽源—赤城一線)便利,特別是兩都之間的緊要軍情非走黑谷路不可,這是中都建後不久便漸遭廢棄的原因之一。

  除去政治因素之外,專家還分析了武宗與其弟仁宗的恩怨情愁和家庭爭鬥。當皇位繼承人落到了海山兄弟頭上之時,兩人在面子上互相推辭一番之後,母親將兩個兒子的「皇命」交給陰陽家來推算,結果海山因命不好要讓其弟繼位,長年統兵的海山心中不服,率三路大軍進發大都,懾於軍威,母親表達了「諸王群臣推戴之意」。於是海山以勝利者的姿態在上都大安閣登上了皇位。並立弟弟為「皇太子」,「約定」兄弟叔侄,世世相承。以戰場上的功勳論,海山的確堪稱蒙古英雄,然而言及治國則不太出眾。海山皇帝在位總共不到4年,而元帝國官僚機構之膨脹和吏治之腐敗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中都工程不但耗資巨大,勞役繁重「死於木石者甚多」。就在國庫告急、民怨沸天、朝諫不絕之際,元武宗海山於1311年初出人意料地猝死於大都玉德殿,時年31歲,中都成為這位年輕皇帝未了的遺願。海山兄弟的相繼統治,被史籍稱作「武仁授受」。武宗死後不到3天,仁宗就下令罷撤壟斷治國大權的尚書省,過了4天,又將尚書省的主要五名官員全部誅殺——表面上和平繼位的「武仁授受」,實質上也充滿了血腥。

  武宗死後12天,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就斷然下令「罷城中都」,隨後撤銷了所有相關機構,中都的興建就這樣匆匆結束了。元中都雖在武宗死後日見冷落,但因其極為重要的地理、軍事位置,依然在皇帝從上都南返大都時吸引著聖駕駐足,皇親貴戚的惠顧也使沉寂的中都時而呈現繁華景象。如泰定帝至治三年(1323年)在此做了一次佛事,打了一次獵。其真正的衰敗還得從另一樁蒙古宮廷的兄弟相爭說起———

  天歷二年(1329年),已經稱帝的文宗圖帖睦爾與其兄和世產生爭鬥,兩人皆為海山的兒子,為奪取當時皇太子的帝位發生激烈爭鬥。文宗圖帖睦爾以將帝位讓給和世為由,將之從漠北騙回,和世得帝位後高興返回,但是在元中都的行宮,卻上演了兄弟相殘的一幕。《元史》卷33《文宗紀二》載:「丙戌,帝入見,明宗(和世)宴帝及諸葛亮王、大臣於行殿。庚寅,明宗崩,帝入臨哭盡哀。燕鐵木兒以明宗後之命,奉皇帝寶授於帝,遂還。」「從這裡可以推斷,在元中都,圖帖睦爾和燕鐵木兒合謀毒死了和世。」史學家陳高華進行了合理的推想。而且此說在文宗時修撰的《皇朝經世大典》之中隱約可見,文宗希望能巡幸元中都,但由於內疚再也不敢到此了,《庚申外傳》中載文宗在臨死前說:「昔者晃忽叉(即旺兀察都)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元中都可以說是從這時被冷落的。後來元中都日益毀頹至明時名為「沙城」。

  「另一傳說是紅巾軍燒燬了元中都,但是從考古的角度說,我們只能提供出元中都確有火燒的痕跡,除了天災人禍之外,如果不是朝代更替或者大規模的戰爭的話,都城很難被輕易燒燬,畢竟,元中都與上都和大都是齊名的。」任亞珊認為,從考古實物還沒有發現元中都是被何人焚燬的。究竟是誰將元中都最終從歷史的記憶中刪除的呢?這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但不管怎樣,這座兼具農牧文明的元代都城已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雖然它曇花一現,歷時短暫,卻見證著大元王朝的國運中衰與皇族爭權的那段史實,也留下了許多難解之謎。如今,只有漠漠黃沙和簇簇白草,為後人守護著這座豐厚的文化遺存。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