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上海單車發展歷史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上海單車發展歷史

2016年12月15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95 次




清末,北京街頭穿長袍,騎單車的人。


登陸上海灘


當近代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上海先行沐浴到歐風美雨的洗禮,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接對抗的角力場。19世紀50年代上海租界內華洋雜居格局形成之後,在滬中國人親身體驗到諸如瓦斯燈、電報、電燈、火車、縫紉機等各種西方舶來器物所帶來的便利,對其心態由嗤之為奇技淫巧轉變為接受認同。


單車也在此時登陸上海灘。據《上海新報》1868年11月24日記載:「茲見上海地方有單車幾輛,乃一人坐於車上,一輪在前,一輪在後,人用兩腳尖點地,引輪而走。又一種,人如踏動天平,亦系前後輪,轉動如飛,人可省裡走路。不獨一人見之,相見者多矣。」當時單車數量極少,寥寥可數,騎行者也都是金髮碧眼的洋人。按單車發展史來看,此時單車在歐洲也是新創,僅幾年後就已傳入上海,可見其引進速度之快。寓滬洋人非常喜歡這種新型機械,一有閒暇就會騎車在外灘上轉來轉去,以娛身心。隨著上海外僑的不斷增多,單車數量也不斷增加,到1897年上海已經有單車幾百輛之多。


雖然此時還沒有中國人能騎單車,但中國人對單車充滿好奇。一奇當然是此兩輪之物從未見過;二奇是人坐其上,僅憑如此細細兩輪居然不會倒地。寓滬文人用竹枝詞的形式表達他們對單車的好奇之心,一首竹枝詞稱讚單車製作的奇巧:「前後勾聯兩車輪,不須手挽踏芳塵。」另外一首竹枝詞驚奇於單車的速度:「前後單輪腳踏車,如飛行走愛平沙。朝朝馳騁斜陽裡,颯颯聲來靜不嘩。」


1897年,上海租界內接連發生兩個爆炸性的新聞事件,激起了中國人對試騎單車的莫大興趣。公共租界為慶賀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登基六十週年在賽馬場舉辦的一次單車比賽。當時《點石齋畫報》報道說:「腳踏車,一代步之器也。……前年,海上尚不多見,至近年來,始盛行之。本屆慶祝英皇之日,各西商喜腳踏車之多而乘坐者之眾也。」


另有3名英國人騎單車環遊地球來到上海。據當時《點石齋畫報》「同軌蒙庥」中記載,此壯舉始於1896年7月20日,3人從倫敦出發,由印度入中國,歷經漢口、蕪湖、蘇州等城市,1897年12月22日抵達上海,歷時520餘日,行程14332公里。騎行者每到中國的一個城市,都有大批的中國人前往看稀奇。抵上海時,寓滬外國人騎幾百輛單車蜂擁出城迎接,一時蔚為壯觀,華人觀者如潮。


如果前一事件只是讓國人認識到單車有馬車、人力車所不能及的獨特魅力,後一事件則大大超越了國人對單車固有的認識。僅靠如此單薄的一輛單車,人居然可以行駛如此長的距離,甚至可以環遊地球,這對當時國人來講實在是不可思議。有財力支付車費的國人當中開始有很多人迫不及待也想掌握這個神奇機械。


由於華人騎單車在當時還比較少見,滬上各種報紙都將華人騎車當作重要社會新聞來報道。1898年4月1日《申報》以「腳踏車將來必盛行說」為題作了頭版社論:「若夫不勞膏秣,不損貲財而又能捷若風霆卷舒甚便者,則惟西人所行之腳踏車。查腳踏車之制,不知起自何時,近數年來,滬上寓居西人多喜習此。每日黃浦灘一帶,此往彼來如梭織,得心應手,馳驟自如。然此旨苟非練習純熟,則乘坐未穩傾跌隨之。西人之所以能從心不逾者,亦系自幼相習,非一朝一夕之故也。顧或者曰:西人於遊戲之事,每有深意寓乎其間。今腳踏車不過籍以娛暢心神,觀耳目。地若平坦,或可任意遊行,倘至高下不平之處,未免既有阻礙,亦何必專心習此,而腳踏車之來,且日盛一日哉,則謹應之日是蓋未知。腳踏車為用之廣也。」《申報》此時就大膽地預言了單車將來一定會盛行於中國。


時尚的代步工具


當時單車全賴西方重資舶來,是稀罕時髦之物,主要消費對象是紳商等社會上層人士。當時上海路上已是車水馬龍,人若想騎車上街瀟灑一遊,必先將騎車技巧習練純熟才行。而滬上諸多名園就成為紳商聚會習車的理想去處。張園是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和遊樂中心,自然成為騎車遊樂的首選之所。老上海陳無我所寫的《遊張園十快》中有「一快」就是記述當年園中習練單車的情形,「青草隙地見有多人試演腳踏車,有一人軀體粗肥,見獵心喜,必欲一試。友人苦勸不聽,甫踏上即跌下,車即滾倒,此人費盡氣力尚未爬起,豈不快哉!」 1903年秋,張園還舉行了腳踏車大賽,賽程是一英里,設有貴重獎賞,參加者不限資格,只要交費五角即可,進場學習、練習者不取分文。不僅張園,「梅、愚兩園,尤為腳踏車所薈萃,所乘者皆歐美制,光澤可鑒,點綴於香車寶馬間,如蛺蝶穿花,有聲有色,其素擅此技者,縱橫馳驟,頗有脫於彈丸、御風而行之妙。其技之神,間堪凌駕西人矣。嗚呼!吾中國四百兆人手足耳目心裡材力,何嘗有見遜於西人之處?!」


此時單車不僅是件時髦東西,在很多人心中還是一種西化、文明、進步的標誌。1899年3月31日《遊戲報》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鄉農灌田以水車置田畔,兩足踏之即能挹彼注此。有某農人一日因事至滬,見泥城橋一帶乘腳踏車者絡繹不絕,歸而告人曰:『上海一種車子以兩腳踏之即能行動,其捷如飛。我裹的車子一樣用腳踏,且所踏不止一人,然從未見過有一部能行動的,究竟是何緣故?』一老農掀髯歎曰:『此即中國人不及外國人之處。』」現今看來,單車自然不好和灌水車相比較。但由此故事可見,單車已作為西方文明的代表,令國人心服。此時騎車的中國人當仁不讓地成為追逐時尚潮流的代表,在馬路騎車穿行時不免洋洋得意、目中無人。《遊戲報》中又一記載,一個西學堂的上海青年教師,眼見腳踏車風行,認為此事亦西法之一端,倘不學習乘坐,無以表率,也會被學生所看輕。於是就置車一部,日夕操練。當其能馳驟於康莊大道時,是左顧右盼,意殊自得。即使是馬車行來,也不必讓,險些釀成事故。即便如此,此人當下卻也是不聽別人勸說,飛行如鳥而去。從故事中青年騎車時的神情行徑可見,當時騎行單車是件有面子、出風頭、很拉風的事情。


當然其中不乏逞能初學者,騎車出洋相。滬上倘若哪裡青年騎車跌倒,往往都會有各報紙以重要社會新聞加以報道。1898年1月28日《申報》之「踏車傾跌」報道:「前日四點余鐘,有一少年乘腳踏車從新閘向西正在疾馳,適有貨車一輛停於路旁,少年欲從路側向前,不料偶一不慎,竟致跌入小濱中,渾身泥污,不啻落湯之雞。旁觀者鹹鼓掌大笑,而少年則連呼晦氣不止。」


清末民初,單車在一般人眼中尚屬奢侈品,很多青樓女子以到照相館中拍一張騎車照為榮,用單車作為道具來顯示其追逐時尚流行。《畫圖日報》之「上海社會現象」記載,「婦女亦乘腳踏車之敏捷」,配文講道:「自腳踏車風行滬地,初為一二矯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則閣樓中人,亦有酷喜乘坐者。每當那個馬路人跡略稀之地,時有女郎三五,試車飛行,燕掠鶯梢,衩飛鬢顫,頗堪入畫。」 在青樓女子引領下很多家中殷實的良家婦女也開始騎單車。 「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靄齡在其10歲生日(1899年)的時候,她的父親宋耀如送了一輛單車作為生日禮物。日後,宋大小姐時常騎著單車和父親一起去街上遊樂。



2008年9月,上海旅遊節開幕之際,德國高輪單車團的藝術家們騎著世界上最早的單車——高輪單車,來到了上海田林社區。





2008年9月,上海旅遊節開幕之際,德國高輪單車團的藝術家們騎著世界上最早的單車——高輪單車,來到了上海田林社區。


飛入尋常百姓家


1911年,上海市郵政局從英國購買100輛單車,開始用單車投遞郵件。這是單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第一次投入了公用,單車自此有了私用和公用之分,也標誌著單車的普及程度進入更加大眾化的層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單車已成為上海中產階層所擁有的經濟便利的交通工具。郵政局、電報局、電話公司、公用局、警察局等眾多機關,為提高辦事效率,紛紛為職員配備單車。私用作代步工具的單車消費者逐漸擴展到各洋行裡的職員和洋學堂裡的學生,當時的「貴族女校」墨梯女校中,單車已成為流行的代步工具。上海街頭上的單車漸行漸多起來。


當時《新聞報》、《申報》等各大報紙中遍佈著單車的廣告,售賣廣告語中也由「商紳樂步」的玩物轉變為「大眾樂見之代步工具」。得利車行兜售的英產「海格利斯單車」,其廣告語為:「構造特殊、起乘安全、風行全球、到處歡迎、用以代步、經濟便利。」單車提升了人們的行動能力,擴展了人們的生活空間,在上海人生活中起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洋學堂裡上學的學生、洋行裡上班的職員,當然也有送外賣的夥計、投遞信件的郵差,總之,單車已經在上海百姓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了。老上海周仲英先生回憶道:「假期或者是週末,我們約些朋友一起到公園裡去玩或到郊外去旅遊的時候,就騎單車。一人一部,都有的。『三槍』、『飛利浦』多數,『蘭苓』最最多——上海人最喜歡『蘭苓』。大家許多車子一起哄出去。」


戰時上海的單車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汽油供給受到了嚴重限制,汽車數量大幅度縮水。電車也因為戰爭破壞關係,縮減了大部分線路。上海市的交通任務除人力車外,幾乎全部由單車和由其改裝的三輪車來承擔。單車作為不需任何能源就可通行無阻的輕便交通工具的優勢顯露無遺。不僅如此,單車可以馱物的運輸功能此時也被開發出來。同昌車行在《申報》的廣告寫道:「各商店經理先生注意:寶號每逢收賬送貨,既覺麻煩又恐危險。此兩難題惟用同昌飛人牌腳踏車可解決之,用以收賬不獨事半功倍,又免種種意外;用以送貨則手續簡便、時間節省。同昌飛人牌系純鋼國貨腳踏車,堅固耐用,經濟便利,誠各商店之需要品也。」不僅是市內商號收賬送貨,因戰爭關係上海本市與郊區遭受封鎖,各地單幫商販都是依賴單車以運輸物資。單車需求更是與日俱增。


戰爭期間,上海下層民眾有出行之需,對單車卻無力購買。這使得單車出租業務應時興起。那時的許多單車行有專供人學車的出租車,一毛錢一個鐘點。出租車輛通常是流行的26寸兩輪腳踏車,規模較大的車行業備有24寸、28寸的腳踏車和專供少年兒童學習用的小腳踏車和三輪腳踏車。著名電影藝術家沈寂先生回憶說:「此行業上海在30年代汪偽時期已見有,當時因戰事緊張,汽油嚴格控制,即使僅有的公交汽車也多用木炭為動力,民間更無力購置自備汽車。而腳踏車也因為資源困難,價錢即貴,很少為私家佔有,於是私家腳踏車行租賃業應運而生。開始車行租賃有論小時和天數計算,後也有包月租賃,所付押金不等,漸而形成一大行業。此類車行在1955年私營資本主義改造前仍見有。」


解放戰爭打響後,上海人口數量持續猛增,至1949年已達545.5萬人,比1945年淨增208.5人。大量移民成為單車銷售的新增市場,單車也隨之大量增加。根據上海市公用局的統計,1946年上海有單車108,226輛,1947年有191,907輛。一年內上海就淨增單車83,681輛,人均單車保有量1947年也已達25人一輛。巨大的市場空間刺激下,上海單車廠家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但這四年中上海物價一直處於異常不穩定的狀態下,單車廠商也乘機作祟,單車的物價是一天一變,嚴重影響到單車的銷售。


新中國成立後,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努力下,通過公司合營、統購包銷等措施,單車工業和價格才告穩定。1955年6月,《國營商業牌價掌握分工制度》規定:商業部掌握單車零售價;中國百貨總公司掌握進口單車零售價。到1962年3月,國務院批准單車在上海實行高價政策之前,上海單車廠及三廠出產的「永久」、「鳳凰」牌各型單車價格都是維持在150元上下。由於建國初期實行低工資制,上海人民的收入普遍在10元上下。單車對一般上海市民來說又變得高不可攀。


隨著單車的普及,使用群體之社會階層逐漸下移和擴展,單車表徵意義和實際作用都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傳入伊始,單車是摩登、時尚的器械,在中國人心中單車代表著西方文明,代表著先進和富有。那時騎車上街的人臉上寫滿了自鳴得意的神情。時移世易,隨著上海民族單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上海城市經濟的不斷繁盛,單車的價格已不再是高不可攀,單車也逐漸由社會的上層下移到社會中下層人士。騎車的人數不斷增加,騎車人的身份也變得多種多樣,有趕往上班的城市白領,有匆匆上學的學堂學員,有執行任務的巡邏警察,還有滿街遊逛的送報員和郵差。單車此時早已不再是什麼可以值得炫耀的玩意,而是普通上海城市居民的出行代步工具。單車工業、商業和修租業還為十餘萬上海人提供了就業的飯碗和生存的空間,相應養活的社會人群數目更為巨大。單車在上海的普及和推廣所產生的意義絕對超越了單車本身。上海城市的生活節奏和市民生活狀態都因為擁有單車而變得不同。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