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古代日本人為何千年不吃肉
日本古代朝廷於八世紀首次發下「肉食禁令」,之後天皇又持續發下數次詔書,貴族階級才完全改掉肉食習慣。而當時的庶民都是在寺院學習文字,生病時也仰賴僧侶醫治,在庶民眼裡看來,僧侶是無所不能的「知識分子」,集眾望於一身。因此,受僧侶教育影響的庶民階級,也逐漸遠離肉食。往後一千二、三百年左右,日本人一直沒有吃肉食習慣。然而,實際上真是所有日本人都不吃獸肉嗎?並且持續了一千多年?當然不可能。只是,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庶民們絕對不吃獸肉一事,倒是事實。例如生病時,或天生身體虛弱的人,人們會默許他們吃獸肉,甚至鼓勵病人吃食這些「補品」。病人以外,則有一部份所謂的「美食家」,是支撐獵戶生計的主顧。
12世紀日本開始進入戰亂頻繁是武士社會,首先上演的是同為天皇后裔的源、平兩大武士集團的激烈戰爭。源平時代的人們究竟吃些什麼?就從這個疑問著手調查吧!
似乎,平家被擊敗的原因並不僅僅限於公卿化的腐敗墮落,食物的差異也是其另一要因。對於此方面的深究,想必大家也是很有興趣!
治承四年(公元1180年),平家撤至水鳥的羽音,於此進行源平時代決定性的戰役——「富士川合戰」,恰恰是這一年,以京都、滋賀為中心的關西地區發生史無前例的大乾旱,饑謹頓起,連平日間農民們最珍惜的種子都被當作糧食吃掉,如此一來,第二年開始,連續三年顆粒無收,關西一帶餓殍遍地,哀聲四起(又是三年自然災害啊!)。連續三年的大災害,不僅奪去了無數下層農民的生命,也威脅到武家公方的統治。
那麼,平家和源氏的人們在此期間,究竟吃了些什麼呢?
首先介紹在饑謹發生前,有關於他們日常飲食的內容。平家作為武士階層的同時,也慢慢地蛻變為高居廟堂的優雅公卿。貴族華麗般的生活已經浸淫他們的身心,原先樸素良好的生活習慣早已拋諸腦後,日常生活習慣等皆陷入病態的惡性循環。
當然,他們的飲食在步入優越的貴族社會水準時,理所當然的產生不少貴族病。平家的人們常常喜歡所謂遠方各國進貢的食品,而這些食品為了保質,鹽份多且堅硬難以消化,比如,撒有大量鹽份的鹹魚乾,蒸乾的玄米之類。平家人吃飯時,幾乎不碰蔬菜,象徵性的用筷子略夾一些而已。營養的失調可見一斑。
由於佛教和迷信的束縛,往往導致營養不均衡,並且飲食在佛教思想中卑微的地位,常常控制住人們的慾望,不令攝取更多有益身心的營養。由此所引起的惡果大概就是政權滅亡的伏筆吧。
《源氏物語》和《枕草子》對於飲食一事幾乎不怎麼提起(這可以與我國的《紅樓夢》相對比)。平安末期的飲食生活中,肉食這一塊漸漸談出,常常連吃魚都要禁止。在籐原家定的《明月記》中有著「得病就是因為吃了魚,我恥於此事啊」這樣的懺悔。文學中關於食物調理,味覺享受等事情,除了在日記以外,幾乎沒有更多的描述,這與今天媒體中鋪天蓋地的飲食文化介紹天壤之別。
另外,平家的人們經常過著足不出戶、運動不足的生活,並且不喜歡沐浴,毫不講究個人衛生。特別是女性,由於住在內府深宅,不與外界接觸,常常死於結核病,並且腳氣和皮膚病也往往困擾著她們,而我們平時所看到如浮士繪上幽雅公卿的腐敗生活,其實與現實相差很遠。
那麼,與此對比的東國武士們的飲食生活又如何呢?
講究飲食質量可以說是東國武士們的特徵,他們擺脫了佛教、迷信的束縛,既吃鳥獸類等肉食,攝取大量動物性蛋白質,也常常喝味噌湯、吃梅乾等一些酸鹹類以助消化。
並且,通過在東國大山中不懈的武藝鍛煉和長途跋涉的修行,有著健康良好的生活。僅此一面,就可以比較出兩家武士在體力上的差別。如女性般體格的平家武士,恐怕很難戰勝強壯如牛般的東國武士。
再加上,從公元1180年開始的三年饑謹,僅發生在關西地區,東國卻是一片豐收良景,形勢更有利於源氏。不過,對於要備戰籌集軍糧的賴朝源氏來說,完全靠在東國收集糧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準備數萬軍馬的糧草變得非常困難。
當時,士兵每人每天所需糧食為八合至一升,原則上自備,但進入長陣後則可由主君供給。大體上是干飯加水、湯之類浸泡著吃,其他的如味噌丸子是最適宜補充鹽份的食物,這在戰國時代可謂是至寶,信長、秀吉、家康奪取天下無不是靠此。
給於士兵每人一日一升米,一萬兵每日需要二百五十俵(一俵合四十升),十萬兵每日就必須兩千五百俵,再加上軍馬所需的大豆,一頭每日約需三升(馬比人吃得多)。如此考慮下來也是相當龐大的一個數字。
接著,我們通過一些數據來旁證飲食的重要性。
以下介紹的是各時代天皇、武將、一般人(公家、普通武士、僧侶等)平均壽命的差異。(事故及戰死者剔除)
天皇 武將一般人
平安前期: 54歲 62歲 61歲
平安中期: 41歲 70歲 57歲
平安後期: 38歲 66歲 64歲
鐮倉時代: 44歲 56歲 64歲
可見平安中後期開始,自然死亡的年齡推前,這與當時恥於肉食的風尚脫不了干係。接著介紹各時代男性的身高
繩文時代:159.1cm
古墳時代:163cm
鐮倉時代:159cm
室町時代:156.8cm
江戶時代:157.1cm
明治初期:155.3cm
也不難看出身高從古墳時代起,以後逐漸降低,這與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有著莫大關聯,如此,源平兩家在食物攝取方面的不同所最終導致其命運的不同。所以,在政治、軍事等問題的背景時,聯繫當時的社會生活實際也不無必要。
在戰國時代,由於戰爭的頻繁,飲食也變得以服務武士為先。原先在公卿貴族中是不食用肉類的,肉類食品是沒有身份的農民獵人才吃的。漸漸的公卿們變得營養不良,而什麼都捕食的農夫或獵人就顯得健康多了。
打仗的武士們用自己的性命和身份相比,可能覺得是性命和肚子比較重要。而且鹿肉更是美味中的美味,因此就出現了名菜胡椒鹽燒鹿肉。不過胡椒鹽燒鹿肉不適合作為乾糧,而且要做好這道菜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戰場上就有些不合適了。一到打仗時,戰士們就會把打仗所需的食物帶到戰場上去。因為握壽司在短時間內就能吃,而且也很容易能填飽空腹,所以被當成非常重要的糧食。握壽司是一種用米飯包著餡,外面再包一層海帶一類東西的糰子。雖然很容易能填飽肚子,可是也很容易使武士們口渴,武士們就攜帶著烤後的味噌塊,上戰場時只要把它溶於湯後便能飲用。於是在日本料理裡面絕對不可或缺的味噌湯就誕生了。就一份味噌湯也能喝的津津有味的武士們來看,掛面就是份奢侈品了。
掛面是室町時代以前從中國傳入的,在當時除了醬油、酒之外,像柴魚、昆布等的調味料也有發明,更增添了湯汁的美味。提到了麵條,不能不說說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武田信玄的甲州軍隊所喜愛的食品就是把像是烏龍面一般的麵條和蔬菜一起煮,然後用味噌來調味,這對於要用體力決勝負的軍隊士兵們是極有營養的。我們不能不考慮一下,當初在川中島時,武田軍撐了那麼長的時間會不會就是因為麵條的威力。
當時日本的可利用資源很少,農業生產力都是很低的,很多領主之所以不斷掠奪其他人領地,其實是為了搶奪其他領地內的資源。至於老百姓,可以說幾乎都是吃糠喝稀的多,所以很多百姓都乾脆放棄了種地,前去打仗,如果運氣好也許還能獲得功勞得到賞賜。當時日本全國對於家禽和家畜的飼養並不普遍,很多家禽和家畜也只有大地主家才擁有,一般百姓捕到魚也不會自己吃,因為他們還要交納賦稅給領主,所以對於魚這樣的葷腥一般賣而不吃。百姓平時大多是吃蔬菜有的甚至就只有喝稀粥。
在寺廟裡,無論是本願寺的一向宗還是舊宗,都是以素食為生。在鐮倉時代就開始的用油及味噌做出的油豆腐逐漸的變成了僧侶們的主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用小麥粉製作非常簡單,還是僧侶們受到了中國北方風俗習慣的影響,掛面、烏龍面、豆沙包等等用小麥粉所製成的食物都被當成下午茶的點心。
附:促使日本走向近代化的明治維新時,明治天皇才十五歲。而將政權轉讓給明治天皇的德川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當時才三十歲,在位僅一年。
五年後,混亂的社會逐漸穩定,明治政府才解除持續有一千二百年之久的「肉食禁令」。只是,即使禁令被解除,國民也無法馬上習慣吃肉食,於是,明治天皇只得以身作則給國民看。
不過事實上,明治天皇很討厭吃肉。但是因為得跟西方人接觸,又得示範給國民看,才勉強在公眾場合吃食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