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首架人力飛機上海亮相
經民航局批准,「墨子號」於3月底在奉賢海灣試飛並取得成功。
工作人員演示如何通過腳踩讓飛機動起來。
想像一下以踩單車的方式將一架飛機踩上天空,想像一下用一個簡單的旋鈕便能自如地控制飛機的方向與姿態,想像一下完全依靠人的體能便能使一架名符其實的飛機在碧空滑行。此幅曾經只能在國外目睹的精彩畫面終於在國內成為現實。昨天,完全由國內廠家擁有智慧財產權的人力飛機「墨子號」經過成功試飛後正式在上海亮相。據悉,「墨子號」的試飛成功對今後我國研發低速微動力太陽能飛機具有深遠的影響。
昨天下午,當記者走進放置飛機的庫房中時,它那27.4米長的狹長而巨大的翼展猶如大鳥的兩個翅膀幾乎佔滿了庫房的大半個空間,但鮮亮的外觀與明快的設計又給人輕盈之感,彷彿蓄勢待發。在機身的底部安置著一個一人坐的座椅,前方便是兩個腳踏板,外觀與單車踏板一般無異。再仔細觀察,在座椅的扶手上安裝有一個銀色的旋鈕,運用這個旋鈕便能控制飛機的尾翼,從而確定「大鳥」在空中的方向與姿態。
「給它起名為『墨子號』,是因為人力飛機這個概念可以說是2000多年前的墨子第一個提出的。他當時說,想要造一隻木頭做的大鳥,飛起來。」該架飛機的總設計師、上海奧科賽飛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毛一青說。「人力飛機的製造工藝非常複雜,它的驅動完全依靠人踩踏板,而沒有外在動力。目前國際上只有美、英、日、德等國家能夠製造,在我國真正試飛成功的,這還是第一架。」毛一青落座後踩起踏板,飛機的螺旋槳瞬間飛快轉起,一陣強風撲面而來。若非整架飛機由繩索固定在地面,真要令人懷疑它即將騰空而起。
據介紹,經民航局批准,「墨子號」於3月底在奉賢海灣試飛並取得成功。當時飛行126米,騰起高度2.6米,航速7m/s,試飛者就是毛一青本人。「從一般意義上講,人力飛機目前還不具備商用價值,但它其中的一些技術卻對今後製造太陽能飛機至關重要。『墨子號』研發成功之後,下一步我們將著手研發由太陽能驅動的飛機。如果進展順利,太陽能飛機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通信衛星。」上海《青年報》供稿
人力飛機發展史
1918年起,世界上只有少數航空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致力於人力飛機的研發。
上世紀60年代以後大量新型材料(碳纖維和芳綸纖維複合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膠、聚酯薄膜等)的問世為製造極輕的飛機機體創造了條件,人力飛機的空機重量可降低到僅30公斤左右。再加上大的機翼面積,使單位機翼面積上的載荷減少到與一般鳥類相同的水平。較低的飛行速度使人力飛機飛行所需的功率減小到人力能勝任的程度,為實現較長距離的飛行創造了條件。由於人力飛機翼展尺寸很長,達20多米,所以在20世紀60年代試飛成功的都只能作直線飛行。
1978年首次完成了「8」字形航線飛行。
1979年「蟬翼信天翁」號人力飛機首次完成了橫越英吉利海峽的飛行,平均時速12.7公里。
1988年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MIT(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希臘政府,花巨資成功創造出飛行116公里人力飛行的世界紀錄保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