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波蘭斯基誘姦幼女事件再起波瀾
是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還是率性而為的性情中人?30年間,美國人對於波蘭斯基性醜聞的態度,有著微妙的變化
多年前的醜聞,隨著2003年波蘭斯基缺席奧斯卡,被《洛杉磯時報》重新翻了出來,這引起了女導演瑪蓮娜·澤諾維奇的注意。她將波蘭斯基的故事以紀錄片形式搬上了大銀幕,名為《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
醜聞背後
《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的與被需要的》始於波蘭斯基接受英國記者採訪的檔案片。他說,自己就像是一隻老鼠,被別人玩弄著,跑來跑去。
受害人代理律師道格拉斯·達爾頓、公訴人羅傑·古遜在沉默多年後,也在片中將當時的場景描述成了一場「超現實主義的戲劇」。二人回憶,當時的媒體對波蘭斯基懷有偏見,認為他一向目中無人,行為放蕩。
法官裡特邦德為了取悅媒體,一次次說服大家要嚴懲波蘭斯基,以證明審判的公正、公平。同時,很多與本案無關的司法人員,利用私人關係向法官建議:「看他那幅德性,早就該被送進監獄。」
法官裡特邦德在1993年去世,這對《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而言是個遺憾,沒人能說清他當年的真實想法。波蘭斯基本人也沒有接受導演的採訪。或許30多年來,每家媒體對這件事的細節報道都不相同,讓他實在不想再去爭辯什麼。
波蘭斯基早年出過一本回憶錄,在書中他曾談及此案。他認為,與13歲少女薩曼莎·蓋裡發生性行為,實屬「兩廂情願」。「那時,她的身體已發育成熟,看上去有20多歲,且在性觀念上極其開放。」
在片中,導演澤諾維奇並沒有對「強姦幼女案」提出明確結論,她只是盡量多地提供事實:波蘭斯基是誰,他做過什麼,沒做什麼。至於他究竟是一個逃避法律制裁的膽小鬼,還是一個犯過錯誤的偉大導演,看過影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判。
舊傷和陰影
波蘭斯基之所以不討媒體和法官喜歡,全因他有個放蕩不羈的壞名聲。
作為電影導演,他從不諱言性愛是他創作的源泉。在他所寫的回憶錄中,幾乎每五頁就會出現一個不同的女人。他由衷地讚美她們的身體,記錄與她們相處的點滴。在波蘭斯基看來,這和道德敗壞絲毫扯不上關係,可在外人眼裡,這個不足一米六五的小個男人,絕對是個行為不端、荒淫無度的風流鬼。
根據調查,事發原因是該寓所的前主人與邪教組織「曼森家族」有過節,但媒體卻將矛頭指向了波蘭斯基,稱其執導的《羅絲瑪麗的嬰兒》中篤信天主教的主人公最終生下撒旦的兒子,是對上帝的公然冒犯;片中的魔鬼家族啟發了邪教領袖查爾斯·曼,間接造成了血案。
倘若中國功夫真有療傷的作用,也就不會有之後的故事了。多年後,波蘭斯基坦言:「沙倫的死給我帶來巨大震撼,處在這樣的境地,有些人會尋求毒品或酒精的麻醉,有些人會尋求宗教的庇佑,而我最終選擇了性愛的安慰,以忘記痛苦。」
妻子死後,波蘭斯基曾與多位女星鬧出緋聞,他成了報上花邊新聞的主角。不難想像,當強姦幼女案一經曝出,波蘭斯基的局面有多被動。這個男人,早已被輿論定了性。
1978年2月,也就是強姦案發生的第二年,波蘭斯基登上飛往巴黎的飛機,自此之後,再沒有回到美國。然而,美國媒體對他的風流韻事卻一直念念不忘。2002年7月號的《名利場》中,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波蘭斯基於1969年8 月在紐約伊萊恩飯店對瑞典模特兒貝蒂·特莉進行「性挑逗」的全過程。根據報道所述,事發前數日,沙倫剛剛遇害。
這一次波蘭斯基通過「視訊連線」出庭指控《名利場》惡意誹謗。當法庭出示當年兇案現場的照片時,他止不住悲痛落淚:「多年來,我的生命就像被中止了一樣。」
無數人為波蘭斯基作證,其中就有沙倫的妹妹黛布拉。她回憶:「慘案發生後,他沉默得可怕,完全無法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獨立行走。」在這樣的狀態下去「性挑逗」一位瑞典名模,顯然難以成立。
法庭最終判決《名利場》雜誌敗訴。或許,在打這場官司之前,波蘭斯基就預料到自己將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他不得不在公眾面前承認自己那些數不清的「隨意性行為」,大家也會自然而言地談到那起誘姦案。之後,他會再次成為人們的談資,為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專欄作家提供話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波蘭斯基的這次行為,稱作「有勇無謀」。而他本人卻始終堅稱,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這場官司都要打。「多年來,關於我的不實傳言被印成黑底白字。大多數我是置之不理的,但這一次令我忍無可忍。它深深傷害了我的感情,玷污了我對沙倫的記憶與追思!」
是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還是率性而為的性情中人?外人如何評價自己,對於70多歲的波蘭斯基來說,早已不重要了。或許,他的底線就是他對妻子沙倫的愛,而他也始終相信「我的朋友以及我生活中的女人,對我自會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當年揚言被勾引的瑞典模特,在前些年也終於承認,波蘭斯基並沒有勾引她,只是盯著她看了很久,「可能我的面孔讓他想起了死去的妻子」。
劣跡背後的黑暗旅途
直面妻子遇害,並非是波蘭斯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1933年8月18日,他出生於巴黎一個猶太人家庭,不久,法國興起了反猶、排猶浪潮,波蘭斯基一家遷回波蘭老家。
二戰爆發那年,波蘭斯基才6歲。他跟著父母被趕進了猶太人隔離區。最後父親找到一個死角,用鉗子剪斷鐵絲網把他偷偷塞了出來。隨後父母被送進了集中營,而他的母親則慘死在集中營的毒氣房內。
之後的幾年,上帝開始眷顧波蘭斯基。《冷血驚魂》與《荒島驚魂》為他贏得了業界的好口碑。在生活中,他也遇到了美麗的妻子沙倫。1968年,他正式進軍好萊塢,推出影片《羅絲瑪麗的嬰兒》,此片被美國《娛樂週刊》評為「有史以來最恐怖的25部電影」第9名。
然而,幸運只是短暫的。波蘭斯基的人生注定被噩夢纏繞。先是遭遇喪妻之痛,之後被控強姦幼女流亡歐洲。隨後的兩部作品《苦月亮》、《苔絲》,雖都有出彩之處,但媒體關注的卻還是波蘭斯基的醜聞,而不是他的導演事業。
直到2002年的《鋼琴師》,波蘭斯基才迎來了事業的再度輝煌。他把兒時的所見所感,全部融入片中。電影裡波蘭猶太人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情節,對他來說不僅僅是電影,更是血淋淋的親身經歷。
波蘭斯基曾在回憶錄中寫道,當他從集中營逃出時,一位站崗的波蘭警察「不露聲色地點點頭,示意我們可以出去。我們拔腿就跑。『不要跑,慢慢走。』波蘭警察喊道。我們照他說的做了。」這句救命真言「不要跑,慢慢走」,後來就被他加入到電影裡。
這部蘊含了波蘭斯基無數心血的《鋼琴師》一面世,便贏得了各方的高度讚譽。好萊塢好像也完全原諒了波蘭斯基,給了他一個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當哈里森·福特念出波蘭斯基的名字時,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喝彩,連競爭對手馬丁·西科塞斯也拚命鼓掌。業界用自己的方式歡呼這位充滿爭議性的導演回歸。波蘭斯基在巴黎通過衛星電話向美國同仁表示了感謝。
頒獎前夕,當年強姦案的受害人薩曼莎,曾在《洛杉磯時報》上撰文勸告奧斯卡評委:要以藝術來評價波蘭斯基的作品。她說:「我相信波蘭斯基和他的電影應該得獎。這和他曾經對我做過的事情是沒有關係的。」薩曼莎的說法,剛好代表了美國民眾這些年來對於波蘭斯基態度的轉變。以至於《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在HBO播出後,才有如此大的呼聲要求為這位導演昭雪平反。
美國人不再要求藝術家德藝雙馨,伍迪·艾倫和他的養女同樣有著不怎麼純潔的傳聞,可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去評價艾倫的電影,閱讀他的小說,對他頂禮膜拜。大師們的私生活是單純還是糜爛,在美國人眼裡,那完全是藝術以外的另一回事,該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