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是誰?張柬之與狄仁傑有著怎樣的關係 | 陽光歷史

 

A-A+

張柬之是誰?張柬之與狄仁傑有著怎樣的關係

2018年09月1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8 次

  張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將,漢族,唐朝襄州襄陽人。唐朝名相,詩人。張柬之早年的官做得並不大,直到70多歲了,才在一次朝廷舉辦的賢良科目考試中,一舉奪冠,官至監察御史。但是屁股還沒坐熱乎就出了一件事情,突厥首領想讓女兒和親,武則天就想讓武延秀娶了她,但是,張柬之卻諫言道:「自古從無天子娶異民族女子的事。」

  細細思索,也頗覺奇怪,歷來和親之事都是弱者向強者求和,但是強者通常不屑於娶蠻族女兒為妻,或者是為了加緊兩族交流。那時候,武周國力還是很強盛的,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突厥是出於對武周的畏懼,而以女兒和親,皇室完全可以委婉謝絕,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加強兩族的聯繫,也基本是派一個不受寵的女兒嫁出去,而不是讓本朝之人娶一個外族女子為妻。

  張柬之由於這一次的諫言,直接被調出任合、蜀二州刺史,環境極其艱苦。之後他再度回京城,和狄仁傑關聯頗深。在中國古代,師生關係一般不論年紀大小的,宋朝之前一般都是向皇帝推薦而形成的師生關係,宋以後大多是指科舉考試中的主考,被稱為座師。這和個人在朝廷的資歷和威望有關年齡沒有任何關係。

1.jpg

  當然,形成師生關係後學生一般不能作出對老師不利的任何事情,否則會被當時的人認為是背信棄義的小人,仕途也就完了,這也就在朝廷裡形成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一般朝中的重臣也是通過這個方法來擴大自己的勢力。

  當時,狄仁傑頗受器重,然而臨近晚年,力不從心,武後問其有木有可以舉薦的可用之才,狄仁傑則推薦了張柬之,於是武後將張柬之的官位向上提了提,之後不久,武後又問狄仁傑,有沒有其他的人才可以用,狄仁傑說:「臣曾舉薦張柬之,您沒用他。」

   武則天說:「提拔他了。」狄仁傑說:「臣舉薦宰相卻任司馬,這不是用才。」武後無奈,只得將張柬之的官位再往上提了提,遷升秋官侍郎。由此可見,張柬之可以說得上是狄仁傑的學生。

  這時張柬之還沒當上宰相,再次晉陞,則因為他還有一位老師——姚崇,姚崇要去靈武巡查,臨走前,武後問他朝中有沒有可以擔當宰相的人,姚崇說:「張柬之深沉穩重有謀略,能決斷大事,他已年老,要趕快任用。」至此,張柬之再次晉陞,官至鳳閣侍郎。

  如果說狄仁傑是勸武則天歸政於李唐王室,將李顯立為太子的主要功臣,那麼張柬之則是實際上促使李顯登上皇位之人。武則天晚年,多病不理政事,朝廷被武三思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把持,張柬之見此,聯合終於李唐的各大勢力,發動玄武政變,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斬殺,逼迫武後傳位於李顯。

2.jpg

  但是唐中宗李顯,是一個昏庸無能之人,復位後,朝廷實權掌握在皇后韋氏、婕妤上官婉兒、嬌女安樂公主手裡,而武三思與韋後,上官捷妤私通,安樂公主又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訓之妻,借此關係,武三思再次登上宰相之位。

   張柬之見情況不妙,趕緊諫言,但是李顯完全不聽,武三思開始反撲,誣陷張柬之等五位大臣污蔑韋後,李顯信之,五大臣同時被貶,之後,張柬之再次被貶,憂愁憤懣而死,享年82歲,才上位不久,還沒有發光發熱,便遇皇權更替,成為權力之下的犧牲品。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