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揭秘:台灣人為什麼都會說國語
來到台灣,我發現台灣人的國語,普遍比香港人好。
現在台灣會說國語的人,將近百分之九十。五十歲以下不會說國語的人很少。
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在台灣會講國語的人並不多。那時候,台灣人主要講方言——閩南話和客家話。此外,那就是日語。
從明朝以來,大批福建人移民台灣。他們講閩南話。如今,台灣最多的是閩南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閩南話成了台灣最主要的方言,稱為「台語」或者「台灣話」。
後來,來自廣東(主要是廣東梅州一帶)的移民也大批移居台灣,他們講客家話。如今在台灣,客家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除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之外,還有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三的外省人。外省人來自中國大陸各省,大部分都會講國語。
在台灣,大部分人既會講國語,又會講閩南語。這樣的「雙語族」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不過,在我「聽」來,這些「雙語族」所講的國語,往往帶有明顯的「台灣腔」。
也有的只會講國語,不會講閩南語(主要是外省人),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之十一。這些人的國語,則帶有原省籍的口音。
追根溯源,國語在台灣如此普及,要感謝國民黨政府當年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
在台灣,雖然由於彼此都講國語,交流無礙,但是畢竟兩岸隔閡多年,諸多用語習慣不同,有時要想一下,才明白對方的意思。也有時需要連蒙帶猜。還有的時候,蒙也蒙不明白,猜也猜不出來!
其實,這種語言、文字上的差異,當台灣作家瓊瑤的電視劇在大陸上演時,大陸觀眾往往不明白劇中的一些對白。瓊瑤頗有感觸地說:
瓊瑤又說,「同樣,我看內地的電視劇,像台灣的電視台播過的《雍正王朝》和《大宅門》,也會覺得演員說話怎麼這麼說呢?內地的許多詞我都不懂,像『後怕』、『車子追尾』這些內地的口語是台灣的國語裡根本沒有的詞。不過,我最近也正在努力地跟內地的朋友學習內地的口語。」
跟台灣人打交道,我發現有的常用詞,台灣人的發音與大陸人不同。比如,我在美國舊金山觀看台灣頒發電影「金馬獎」的實況轉播時,台灣主持人把「主角」、「配角」的角念成「腳」,而不念「覺」,以為念錯了。可是,到了台灣,發現那裡人人都念「腳」,方知按照台灣的國語是這麼念的。又如,「癌症」在台灣,都被念成「炎」症。我開玩笑地說,癌症病人到了台灣,病情就大大減輕,只成了「炎」症而已!
不過,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台灣人講「國語」,總是把「我和你」的「和」念成「汗」。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