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揭秘:台灣人為什麼都會說國語 | 陽光歷史

 

A-A+

葉永烈揭秘:台灣人為什麼都會說國語

2016年02月24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347 次

來到台灣,我發現台灣人的國語,普遍比香港人好。


在台灣,把國語叫做「國語」。細細探究起來,其實「國語」一詞早已有之。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總教習吳汝倫前往日本考察,見到日本正在推廣「國語」,又稱「共同語」。吳汝倫回國之後,提出中國也應該推廣國語。他以為,中國的國語以北京話為基準。台灣一直沿用國語一詞至今。


現在台灣會說國語的人,將近百分之九十。五十歲以下不會說國語的人很少。


在台灣是怎麼學國語的?台灣中小學都實行「國語教育」,老師用國語講課,學生要用國語回答問題,所以從小就學習講國語。


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在台灣會講國語的人並不多。那時候,台灣人主要講方言——閩南話和客家話。此外,那就是日語。


從明朝以來,大批福建人移民台灣。他們講閩南話。如今,台灣最多的是閩南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閩南話成了台灣最主要的方言,稱為「台語」或者「台灣話」。


後來,來自廣東(主要是廣東梅州一帶)的移民也大批移居台灣,他們講客家話。如今在台灣,客家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台灣的原住民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原住民講南島語言。


除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之外,還有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三的外省人。外省人來自中國大陸各省,大部分都會講國語。


就語言的「溝通度」(最大指數是1.000)而言,據調查, 在台北,國語的溝通度為0.985, 接近於1.000,差不多是全民共通語;閩南語的溝通度是0.495,近一半,是次要交際語;客家語則為0.001, 僅是純粹的族群內用語。


在台灣,大部分人既會講國語,又會講閩南語。這樣的「雙語族」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不過,在我「聽」來,這些「雙語族」所講的國語,往往帶有明顯的「台灣腔」。


也有的只會講國語,不會講閩南語(主要是外省人),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之十一。這些人的國語,則帶有原省籍的口音。


大約正是因為台灣的國語「溝通度」幾乎達到百分之百,所以我來到台灣,與台灣朋友溝通無語言障礙,講國語可以走遍台灣,深感方便。同樣,大批台胞來到大陸經商、旅遊,也無語言障礙,非常方便。


追根溯源,國語在台灣如此普及,要感謝國民黨政府當年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


在台灣,雖然由於彼此都講國語,交流無礙,但是畢竟兩岸隔閡多年,諸多用語習慣不同,有時要想一下,才明白對方的意思。也有時需要連蒙帶猜。還有的時候,蒙也蒙不明白,猜也猜不出來!


其實,這種語言、文字上的差異,當台灣作家瓊瑤的電視劇在大陸上演時,大陸觀眾往往不明白劇中的一些對白。瓊瑤頗有感觸地說:


「重要的原因是兩岸語言文化的差異。我是一個台灣作家,像讓內地觀眾不理解的『我好感動』、『好心痛』這些詞是台灣人生活中最口語化的語言,我只能用我生活環境中的語言寫作,而且我寫得已經很口語化了。台灣最普通的話是『很震撼』,我給學員們講寫作會說『寫東西有兩種,一種是很震撼,另一種是輕輕淡淡如水』,估計這樣的話在你們眼裡也是很不口語的吧?」


瓊瑤又說,「同樣,我看內地的電視劇,像台灣的電視台播過的《雍正王朝》和《大宅門》,也會覺得演員說話怎麼這麼說呢?內地的許多詞我都不懂,像『後怕』、『車子追尾』這些內地的口語是台灣的國語裡根本沒有的詞。不過,我最近也正在努力地跟內地的朋友學習內地的口語。」


跟台灣人打交道,我發現有的常用詞,台灣人的發音與大陸人不同。比如,我在美國舊金山觀看台灣頒發電影「金馬獎」的實況轉播時,台灣主持人把「主角」、「配角」的角念成「腳」,而不念「覺」,以為念錯了。可是,到了台灣,發現那裡人人都念「腳」,方知按照台灣的國語是這麼念的。又如,「癌症」在台灣,都被念成「炎」症。我開玩笑地說,癌症病人到了台灣,病情就大大減輕,只成了「炎」症而已!


台灣朋友常說「男生」、「女生」,在大陸人聽來,彷彿是指「男學生」、「女學生」,其實是指年輕的男人與女人。


不過,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台灣人講「國語」,總是把「我和你」的「和」念成「汗」。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探根求源,這才發現,把「和」念成「汗」原本是北京的土語。從 1946年5月1日起,台灣電台由「老北京」齊鐵根先生每日清晨七時起作「國語讀音示範」,播講民眾國語讀本、國語會話。齊鐵根先生按照北京土話把「和」念成「汗」。從此,那麼多的台灣人,都把「和」念成「汗」!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