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滇緬路會戰失敗的誘因:蔣介石與史迪威的分歧 | 陽光歷史

 

A-A+

第一次滇緬路會戰失敗的誘因:蔣介石與史迪威的分歧

2018年04月15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51 次

  緬甸之戰以盟國方面的失敗而告終,中國遠征軍損失慘重。造成這一結局的原因很多,就中方言,兩個主要指揮者史迪威和蔣介石對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兵東南亞,迅速橫掃菲律賓、馬來亞、新加坡,前鋒直指緬甸。緬甸對中、英兩國均具重要意義,從國際國內戰略局勢出發, 中、英決定在此聯合進行對日戰爭。戰爭最終以盟國方面的失敗而告終,中國遠征軍損失十分慘重。造成這一結局的原因很多,如盟國間戰略戰術上的不協調,緬甸 地理態勢及人文環境的影響,英軍戰鬥意志薄弱等,就中方言,兩個主要指揮者史迪威和蔣介石對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蔣介石對緬甸戰場的最初設想

  中國遠征軍大規模入緬,是在日軍已佔據緬甸南部沿海地區,英國被迫向內地退卻後開始的。最初,為防止中國佔據緬甸,英國竭力避免中方入緬,直到 日軍在南緬攻勢甚猛,英軍難以抵擋,韋維爾才最終同意中國軍隊大舉入緬。英國對中國遠征軍入緬表現出的三心二意,預示遠征軍在緬作戰將不會一帆風順。

  中國準備出兵緬甸,主要是從中國本身戰略利益出發。中國在緬最重要利益所在即保衛緬甸南部的仰光出海口,維持海外物資輸入運輸線。因此,中國在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對出兵緬甸抱積極態度,隨時等待著對緬甸有宗主權的英方的邀請。1942年1月底,英方向中國求援後,蔣介石隨即令待命中的第6軍向緬 甸出動。2月14日,下達第5軍入緬令,準備使用於同古、仰光附近地區,以保衛仰光為主要責任。顯然,當時中國希望和英國一起,在緬南與敵決戰,爭取打垮 日軍,保衛仰光。

  然而,由於英方拖延,中國軍隊出動途中,形勢發生重大變化。3月8日,仰光失守,緬甸出海口事實上已被封閉。同時,在東南亞戰場,英美軍隊全面 潰敗,日軍控制南太平洋,其海軍可前出到緬南海面,緬南出海口有效性大受影響。仰光失陷及英美在南太平洋的一系列失敗,對中國方面形成重大心理衝擊。在此 背景下,中國的出兵計畫不得不隨之發生變化。

  3月9日,蔣介石電令「第五軍入緬部隊暫緩開拔」。隨後,在與剛到任的美國派遣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談話時,一改此前的積極態度,明確表示,仰 光失守後,原定進至同古地區協助英軍反攻仰光計畫必須重新考慮,強調此後中國軍隊在緬作戰「實有應用縱深配備戰略之絕對必要」。蔣介石此時計畫:以臘戍、 密支那等緬北重鎮為後方,以位於緬北的首都曼德勒為中心,「集結主力於曼德勒附近,誘敵深入,待與交鋒之後,再反攻突破之」。之所以如此,主要基於如下幾點:

  一是對英軍在緬甸繼續作戰的決心不表信任,擔心中國軍隊傾力前突,後方空虛,一旦戰事不利,將面臨孤軍深入的危險。3月19日,蔣與史迪威談話時指出,由於指揮難以統一,「他日有撤兵必要之時,兩國軍隊必陷入絕對混亂之現象而肇空前之危機」。

  二是懷疑中英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中、英在指揮權和聯絡上均不協調,仰光失陷前,中國在指揮權上雖願讓步,但英方並不願意指揮中國軍隊,不願承擔由此而來的責任。仰光失陷後,蔣對英方又不放心,不願將遠征軍交給英方指揮。

  三是英國長期殖民統治造成當地民眾對英軍反感甚至痛恨,中國作為英國盟軍,部隊行動必然受到影響,而緬甸混亂的交通管理也將極大影響中國軍隊的機動。在得不到民眾支持,又是出國作戰,地形生疏,天時、地利、人和均處不利時,慎重行事,應屬必要。

  當然,蔣介石作出這樣的選擇,還有其不欲明言的原因。如前所述,中國出兵緬甸,最重要的是欲保住緬甸尤其是仰光的出海口,獲得盟國戰略物資的接 濟,仰光及東南亞地區失陷後,這一目標已難以實現,在英國未表現出堅守緬甸決心的情況下,中國當然也不願為英國作嫁衣,擔當防守全緬的義務。

  集中遠征軍在曼德勒地區作戰,從蔣的立場看,還有幾方面的有利因素。曼德勒扼緬北之咽喉,為緬北之屏障,同時,又是中國經緬北西向印度交通之樞 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保衛曼德勒,既可使之充當中國大西南地區的緩衝,以免日軍直接威脅,又可保住中國經緬甸至印度的對外通道,維持獲得外援的間接途 徑。也就是說,仰光失陷後,守住曼德勒,即是中國在緬作戰的最大利益目標。同時,一旦作戰失利,中國軍隊以曼德勒為中心,後有密支那、臘戍等穩固據點,撤 兵也較為容易。另外,從緬甸地形看,以曼德勒為界,以南多平原地區,以北則為山地,依托山地作防禦戰對武器配備較落後的中國軍隊也顯然更為有利。正因此, 在與史迪威談話時,蔣介石一再要求史迪威以準備曼德勒作戰為在緬作戰基本要領。

  史迪威的思路與蔣完全相反

  但是,史迪威的想法一開始就和蔣介石大不相同。史對中國之行雄心勃勃,指揮軍隊建功立業,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標。而他當時對中日兩軍的素質、特點、戰鬥力均未有全面瞭解,按照他「以最快的速度輕率地作出最生硬的結論」的個性,進攻戰顯然更符合他的選擇。

  當然,史迪威主張在緬甸進行積極的進攻作戰,更主要的還源自於美、英的全球戰略。美、英以歐洲戰場為主要戰場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對保持英國作戰 能力的重視當然要遠遠超過中國。作為印度屏障,保住緬甸,對防止日本攻印,減輕英國在印度壓力,使其在歐洲戰場充分發揮作用有重要意義。這就是史迪威所 言:「日本已被迫在緬甸動用了可能派往印度、澳洲或其他地方的兵力。這是中國此時能夠把它所擁有的東西———兵員———貢獻給盟國事業的最好辦法。」 因此,儘管史迪威對英國在緬甸的避戰退卻極感不耐,但仍然接受這一現實,並多次以中國軍隊作為英軍退卻的掩護。

  正因如此,史迪威對蔣介石提出的緬甸作戰意見不以為然,他堅持認為,應在同古集結中國軍隊主力,迅速奪取仰光,取得緬甸保衛戰的迅速完全勝利。 3月9日,在與蔣的談話中,他提出要在十日之內在緬發動大規模反攻。然而,此時中國軍隊不過剛剛出動,大部分部隊尚在國內,十日之內反攻的說法近乎天方夜 譚。此後,史迪威事實上也未堅持馬上反攻仰光,並在與蔣談話時,當面有條件接受重點防禦曼德勒的計畫。不過,當其受命負責緬甸前線指揮並走馬上任後,即把 蔣的計畫完全置諸腦後,此後,一直到緬甸戰役失敗,史迪威實際都堅持和蔣思路完全相反的進攻戰略。中國遠征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和史迪威的這一戰略思路有 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蔣介石對史迪威作出讓步

  史迪威以中國遠征軍指揮官身份抵達緬甸後,立即準備將其在緬甸發動全線反攻的計畫付諸實施。

  史迪威的權限,是緬甸戰役初期一個頗引注目的問題,蔣介石通常被指責為對史迪威放權不夠並實行遙控,史迪威本人事後也一再抱怨自己權限不足,並 將失敗主要責任歸結於此。對此,首先應該看到,就緬甸戰場言,史的身份是中國戰區參謀長及中國軍隊在緬指揮官,因此,史有執行中國戰區統帥基本作戰意旨的 義務與責任,這一點,蔣在與史迪威談話時曾明確加以指出,而史也以此為當然。其次,史迪威作為中國遠征軍的指揮官,有權在統帥部指揮下,行使前線的具體指 揮權。

  在具體指揮權上,應該說,這一時期,蔣準備予史迪威充分權力。3月4日,蔣在臘戍接見杜聿明,令其對史絕對服從。15日,第200師師長戴安瀾 致電蔣介石報告軍情,蔣遲至25日才復電,並明確指示:「嗣後凡有請求應逕呈軍部,因此間無法遙制也。」20日,又指示遠征軍全體官長「對史參謀長之命令 應絕對遵守」。不管蔣內心是否情願,抑或此前他如何指揮,在美國派遣的史迪威面前,他的行動是謹慎的。當時史迪威本人也為此感到慶幸,他在日記中寫道: 「中國人接受了我的地位,這近乎奇跡。」當然,由於中、美文化的不同,施予者和接受者對權力理解不盡相同,在蔣看來,指揮權只意味著總體戰略指導下的具體 實施權,而在史看來,指揮權即意味著他應該有駕馭整個戰場的權力,其中當然包括對戰略指導的變更,這又是蔣介石當時尚不願接受的,史迪威感到的權力不足, 更重要的可能還在於此。

  由於史迪威在戰略思想上與蔣有著根本的分歧,而史又並不想放棄自己的見解。史迪威到前線後,力主中國遠征軍應在緬甸發動反攻,奪回被日軍佔領的 仰光,提出「同古會戰,收復仰光」計畫。21日,史迪威簽發作戰命令,規定:「我軍決在同古附近拒止由培古方面北進之敵,並與英軍協同作戰」。中國遠征軍 主力投入同古方向,蔣強調的步步為營、重點設防計畫只能徒托空言。

  在決定中國遠征軍命運的關鍵時刻,蔣介石對史迪威作出讓步。放棄在曼德勒實行主力決戰的計畫,同意將中國遠征軍重心大幅度南移,在同古一線投入 重兵。固執的蔣介石之所以會作出這一讓步,當然不是如史迪威自己認為的他的計畫有多大的說服力,關鍵是因為有美國這一實力國家作後盾。但是,衡量當時緬甸 戰場的實況,這一讓史迪威滿意的決策,戰略上卻並不明智。

  史迪威的錯誤指揮

  在同古展開會戰的出發點,旨在迅速向日軍發動反攻,奪回已被日軍佔據的仰光地區。但是,從當時戰場總體形勢衡量,這種思路已不現實。首先,從盟 國和日本對壘形勢看,由於日軍已控制泰國,日軍在緬泰長達千里的交界地區對緬甸形成巨大壓力,狹長的地理特徵使緬甸尤其是位於南端的仰光防禦需要從南到北 投入極大兵力,在英方並無防禦緬甸決心的情況下,中國要獨力擔任這樣狹長的防禦地帶,事實上難以做到,即使中國遠征軍奪回仰光,長期固守也相當困難。

  其次,史迪威包括蔣介石對日軍進攻緬甸的決心其實都估計不足。3月上旬,根據緬甸方面英軍抵抗軟弱、中國遠征軍開始出動的新形勢,日本南方軍決 定「捕捉戰機,果斷作戰,迫使曼德勒附近之敵尤其中國軍隊進行決戰,盡量於短期內殲滅之」。預定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作戰。為此,該軍決定除以原第15軍繼 續擔任進攻作戰外,再將第18、56師團及第三飛行集團等部增派到緬甸戰場,同時以第38師團及近衛師團各一部為預備隊。日軍實際投入作戰的部隊達四個多 師團,大大超過中國估計的兩三個師團之數,而中國到4月上旬實際可投入曼德勒及以南地區作戰的部隊只有5個師,考慮到日軍的空中及火力優勢,以及包括其在 與英、美軍隊作戰中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這樣的兵力對比對遠征軍十分不利。

  再次,中國將主力投入同古地區,在軍隊的進退中都將受到友軍協同、交通、後方運輸和部分緬人蓄意破壞的更大壓力。實施同古會戰,關鍵是必須迅速 集結數個師的部隊,在日軍援軍到達前,一舉擊敵取得成功。但按原定計畫,遠征軍除第200師外,其餘部隊需在3月23日以後方能到達曼德勒東北地區,而曼 德勒到同古還超過由國內出動至曼德勒的距離。3月中旬,馬格威機場被炸,盟軍在緬甸的空中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日軍取得在緬作戰制空權,這一問題更加突 出。當時,史迪威對之未予足夠重視,當戰爭大規模展開後,上述問題即一一暴露。史迪威日記載,鐵路運輸「因緬人發生工潮,曾停止數次」,整個交通狀況「糟 糕透頂,職員們都已跑掉」,中國軍隊的運輸計畫無法正常進行,不得不臨時從國內緊急抽調鐵路員工到緬投入運輸。

  事實上,從雙方力量對比看,欲在同古地區阻擊日軍並發動反攻的設想近乎天方夜譚。日後的實際戰局進程顯示,中國裝備最精良的戴安瀾第200師加 上龐大的第5軍直屬隊在同古抵擋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即顯得十分勉強。因此,即使按照史迪威的計畫,再出動一個師兵力投入戰鬥,也不太可能實現擊垮敵人的目 的。在這一點上,長期指揮中國軍隊作戰的蔣介石當然更有發言權,他對史迪威直言:「中國軍隊由於武器、裝備和運輸方面的缺陷,須三個師才能抵擋日本一個 師,在這種基礎上發動進攻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些,雖然讓人不無洩氣之感,但確是符合當時中國軍隊實況的經驗之談。

  正是有著上述的諸多考慮及對本身軍隊的瞭解,蔣介石一開始計議的曼德勒防禦戰不應視為單純的消極避戰。曼德勒靠近中國西南地區,「增援與給養之 供給,尚佔優勢」,在此作戰,軍隊運輸、後方威脅及第五縱隊的消極影響都要比緬南小得多。可惜當時史迪威信心滿懷,不能接受這種穩妥戰法,而蔣介石又出於 種種考慮,不敢過分拂逆史迪威,以致部隊傾力南下,選擇了成功希望很小的緬南地區決戰。結果在同古既難以集結優勢兵力,對敵實施迅速打擊,防禦戰又未能抵 御日軍增兵後的強大進攻,戰至3月30日被迫撤出同古。此後,遠征軍進退兩難,一步步釀成日後難以收拾之局。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失敗,首先決定於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當時,中方要想有效抵抗日軍進攻確實困難重重,遭受挫折並不令人太感意外。不過,即便 如此,史迪威仍然對戰爭結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不注意緬甸戰場實際,過多強調進攻,造成中國軍隊分割使用,疲於奔命,處處為英軍堵漏洞的惡果,加劇了 遠征軍的潰敗和損失。蔣介石在戰役中、後段,因懼怕開罪美國,遷就史迪威的錯誤指揮,也應負一定責任。4月底,遠征軍敗勢已定時,蔣介石自己承認:「緬甸 戰事失敗之主因,是在作戰方針為人轉移,不能自主,而為情勢所趨,不得不對美國有所遷就,然犧牲價值亦頗大矣。」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