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的代食品:用麥稈做饅頭 | 陽光歷史

 

A-A+

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的代食品:用麥稈做饅頭

2015年11月07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17 次

1956年到1961年,全國缺糧從農村蔓延到城市,一場由中央發動,各級代食品領導小組指揮,全民參與的代食品運動在全國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這些特殊的食品,在從精神上緩解人們對飢餓的恐懼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它在填充肚皮方面的作用更大。


「糧食多了怎麼辦」


隨著1958年春大躍進運動的全面展開,糧食高產衛星頻頻上天,似乎吃糧問題已經完全解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領導人提出了「糧食多了怎麼辦」的問題,在農村公社食堂中曾出現了放開肚皮吃飯的號召,同時國家增加了糧食出口。


事實上,當時許多地方不僅缺糧問題依然存在,而且相當嚴重。雲南省在1958年春夏之間就有70多個縣市出現嚴重缺糧問題。幾個月之後,全國糧食不夠吃的現象已經十分普遍。到1960年,全國缺糧問題不僅沒有絲毫緩解,而且從農村蔓延到了城市。


肚子吃不飽,群眾難免怪話連篇,以表達不滿情緒。陝西群眾說:「人民公社好,粗茶淡飯吃不飽」,「食堂光湯,吃了心慌,做活沒勁,吃飯嚷仗」,「過去糧食打的少,還夠吃,現在糧食打多了,卻不給人吃夠,政府不知道把糧食用到哪裡去了!」面對極度缺糧的現狀和群眾的怪話與疑惑,政府不可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但出於種種考慮,各種媒體一面一如繼往地宣傳人民公社的無比優越性和大躍進的偉大成就,一面以群眾對糧食的消費水平提高和城鎮人口增加等原因對缺糧現象進行解釋。


《人民日報》在1960年8月25日的社論《全黨動手,全民動手,大辦農業,大辦糧食》中認為:「在過去十年中,我國農業是逐步增長的,特別是1958年和1959年,增長的速度更快……但是,我國原來的農業水平很落後,而解放以來,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對農產品的需要卻增長很快」,因為「凡是能參加勞動的人一般都參加了勞動,工人和農民全年都在積極地勞動,食量大為增加;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成立以後,原來的貧農、下中農的口糧已提高到中農的水平;近三年來城市工礦區人口增加了兩千萬左右;工業用糧也增加很大;農業基本建設隊伍很大,去冬今春參加水利建設的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七千多萬人,他們的口糧比一般農民多。」


解釋與宣傳是針對思想認識的,並不能有效地緩解現實的吃飯問題。因此,在通過媒體對缺糧問題進行解釋的同時,政府不得不採取「低標準,瓜菜代」的措施。也就是一方面降低城鄉人口的吃糧標準,一方面大力生產瓜果、蔬菜和代食品。


由於代食品的生產不像瓜菜生產那樣要受土地面積和生長期的雙重制約,因此中央對依靠代食品緩解糧食問題寄予很高的期望。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小範圍的試驗,到1960年11月,中央下發了《中共中央關於立即開展大規模採集和製造代食品運動的緊急通知》,一場由中央發動,各級代食品領導小組指揮,全民參與的代食品運動在全國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了。


「讓野生植物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所謂代食品,是指人們用於充飢,但在正常年成不作為食品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化學合成物等。自古以來,人們在災荒年代都有採集、食用代食品的習慣。三年困難時期,在全國性嚴重缺糧的情況下,中央人民政府發動全國人民採集和生產代食品,而且由各級黨委成立了代食品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指揮和領導各地群眾研究、試驗、開發、生產、收集代食品的活動。


國家在代食品進行宣傳時,盡量不提代食品是「度荒」、「救災」的產物,而將代食品的生產宣傳成對農產品的「綜合利用」及「人民公社的新發明」等等。河南將群眾利用玉米皮製作代食品的舉動說成是「人民公社喜事多」,並且編成歌謠:「大躍進,喜事多,玉米皮做出優質饃,不僅香甜又美口,營養價值真不錯」。


三年困難時期的代食品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為農作物類代食品,它包括各種非災難年份人們不曾食用的農作物的秸稈、根、葉及殼類,如水稻、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等的葉、稈、根及玉米皮、玉米芯、稻穀殼等,以及薯類作物的葉、莖、根等;第二類為野生代食品,是指野生植物的秸稈、根、葉、皮、果實等,如榆樹葉、樹皮、橡子、芭蕉芋、蘑芋、石蒜、土茯苓、大百合、野莧菜、洋槐葉、沙棗、鴨跖草之類;第三類為小球藻、紅萍等浮遊植物;第四類指合成類代食品,如「人造肉精」、「人造肉」、葉蛋白等,它們相對於前三類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因此也被稱作精細代食品。


利用麥秸、油菜秸稈、穀殼、豆稈、豆殼、玉米根、玉米稈、玉米包皮、玉米芯、高粱稈等製作澱粉。《人民日報》1960年7月6日發表評論員文章《綜合利用潛力無窮》:據廣西河池縣試驗,一百斤麥秸可能製成濕澱粉六七十斤;這種澱粉摻和一些麵粉和米粉,可以製成饅頭、花卷、烙餅和麵條,質量和麵粉做的一樣。


在各種農作物中,玉米在製造代食品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不僅從玉米粒上脫下來的玉米皮是上乘的代食品,而且玉米葉、稈、根,甚至玉米棒的包皮及芯都可以用來製作代食品。因此,三年困難時期各級政府大力提倡種玉米,《人民日報》也在1960年春的相關報道中不斷提升玉米的地位,把它從「飼料之王」,提到「雜糧首要地位」,一直到「主糧地位」。


以甘薯的莖葉、木薯的塊根、芭蕉芋的根作為代食品。在正常年份,人們食用的是甘薯的塊根,莖和葉用作飼料。三年困難時期,甘薯的莖和葉也被作為食品推廣。《人民日報》也稱甘薯全身是寶:薯葉摘下來洗淨晾乾,就可當菜,或是摻飯吃;薯葉尖、葉柄放在開水中一燙,加鹽醃一天,即可做乾菜。


南方的廣西等地大種「費工少、成本低」的木薯,用它的塊根和葉做成食品。雲南等省對主要產於當地、產量大、平時作為豬飼料的芭蕉芋的充飢功能十分重視,《雲南日報》多次介紹,稱之為「地下糧食」、「人吃的好糧食」,說它含有大量的澱粉和糖分,吃起來味道甜美,可單獨食用或摻拌飯吃,還可用來製出可口的饅頭、包子、點心、涼粉等。


在政府的宣傳上,農作物類代食品的生產是對農作物廢料的「綜合利用」,野生代食品的採集則是「讓更多野生植物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我國的野生植物資源種類多、分佈廣,有許多可以為人類所利用。夏、秋季節,許多野生植物生長成熟,採集它們並製成代食品對於緩解缺糧問題有一定作用,因此,1959年秋,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深入發動群眾廣泛採集和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的指示》,號召各地開展一個「小秋收」運動,上山採集野生植物資源。


《人民日報》在報導各地「小秋收」情況的同時,也於1959年11月30日發表社論《趕快加工利用野生植物》,進一步推動「小秋收」活動。各地黨委紛紛響應,把「小秋收」運動列為黨在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建立了領導機構,竭力動員勞動力潛力,或利用農事間隙全民出動,劃片包干,或組織「小秋收」專業隊,分期上山,野生植物熟一批收一批。


1960年夏季,一些地區總結上一年搞「小秋收」的經驗,組織群眾到荒野去採摘成熟的野生植物。中央對這一「小夏收」活動非常讚許,《人民日報》及時地發表了社論《讓更多野生植物參加社會主義建設》(1960年8月10日)對已經在黑龍江等地取得初步成果的「小夏收」予以推廣,並要求各地同時為「小秋收」做準備。


為了配合「小夏收」、「小秋收」,《人民日報》等重要報刊對多種野生植物資源進行了圖片或文字介紹。據《人民日報》介紹,每百斤橡子可提取橡子粉30—50斤,經過水或碳酸納溶液浸提,除去單寧,即可食用;「橡子粉的澱粉含量雖略低於大米和麵粉,蛋白質含量也較低,但橡子粉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人體所不能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氨基酸。」


據《農業技術》對沙棗的介紹:主要分佈在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內蒙古等省,以甘肅省最多;沙棗的果實生吃、熟吃和混在主食中都很可口;沙棗面可以蒸饃、作餅、作麵條,還可以作糕點、果醬、醬油、糖、酒和醋等副食品,每百斤沙棗可產沙棗面38斤左右;沙棗的嫩葉煮熟可以當菜吃。


三年困難時期,小球藻一直是政府相當看好的代食品,這大概與小球藻不與農作物爭地、易培育、生長快等因素有關。《人民日報》最初對小球藻的宣傳卻是以培養豬飼料為名的,直到1960年7月6日,《人民日報》的社論《大量生產小球藻》才明確提出小球藻不僅是很好的精飼料,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該社論還舉例說有些地方用小球藻試制糕點、麵包、糖果、菜餚、藻粥、藻醬等食品,清香可口;有人用小球藻粉哺育嬰兒,效果跟奶粉不相上下。


此後各媒體有關小球藻的報道主要講它食用營養價值如何之高。《雲南日報》報道「人吃了小球藻以後,最突出的效果是精神好,在一般的情況下,經常定量吃小球藻,體重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些地方用小球藻做糕點、糖果、菜餚、藻醬等食品,質高味美,清香可口。有的地方給體質病弱的人吃小球藻,病人很快就恢復了健康。人們稱小球藻為『水中豬肉』、『植物牛奶』、『人造雞蛋』。」這些報道,使許多人對小球藻在度過困難中將起到的作用無比憧憬。


胡喬木看了這些報道後上書毛澤東,建議在全國推廣小球藻。毛澤東於1960年10月27日將胡喬木的信批轉全國,要求全面推廣小球藻。很快,全國掀起了生產小球藻的熱潮,農村、城市紛紛建池、漚人畜糞便以培養小球藻。與此同時,推廣小球藻培育方法的圖書紛紛出版,僅1961年就出版了《國外小球藻的試驗和研究》、《小球藻生產知識》、《小球藻生產技術問答》等。


合成類代食品的生產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大範圍推廣的難度較大,一般先由科研部門試驗,再把成功的經驗向各地介紹。陝西省科學分院和陝西科技大學試驗以蘿蔔、紅薯取代瓊脂、葡萄糖為培養基的人造肉生產技術,陝西省大荔農校以粗製澱粉加玉米葉粉培養鏈孢霉的技術,以及西安化學研究所利用農村土炕培養人造肉的方法成功之後,陝西省委代食品領導小組迅速地於1961年1月向各地介紹這一經驗。


緩解了人們對飢餓的恐懼


應該說,代食品對緩解三年困難時期的嚴重缺糧問題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農村尤為突出。當時廣大農民的口糧標準極低,1960陝南漢中地區年平均每人每天的口糧按原糧計算,一些平川縣區的大隊為半斤,丘陵地區只有4.1兩。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絕大多數農戶的口糧僅僅靠精打細算、多吃瓜菜根本難以果腹,因此用農作物的根、秸、葉等生產的粗製代食品和利用「小夏收」、「小秋收」採集的野生植物製作的代食品有效地填補了糧食上的不足。漢中地區的多數平川社隊按1斤代食品、3斤青菜、5兩原糧安排群眾每日生活,丘陵地帶的社隊每人每日約吃2.5兩蕎花、稗谷、包谷皮、榆樹葉等代食品。


不過,農村食用的粗製代食品因口感粗糙、味道奇怪而難以下嚥,正如有人記載的困難時期赴農村參加整社的工作組成員吃由蕃茄稈、茄子稈、包谷稈、紅苕籐混合在一起推磨成粉做成的代食品饃饃後的感受:「聽說發饃饃,三人笑開顏;人均三四個,生活大改善;渴望多少日,飽餐將實現。饃饃端上桌,三人互謙讓;拿在手中看,有似馬糞狀;送進嘴裡嘗,怪味滿口腔。一口咬過後,二口嘴難張;狠心咬三口,嘔吐倒胃腸;感謝造物主,有此大犒賞」。


然而,在農民眼裡,能有代食品果腹已經很不錯了。陝西就有農民將榆樹皮磨成面摻些糧食做成熟食後高價出售,獲利最少的也賺到150元,最多的一戶獲利竟達到500元之多。


且不說代食品有沒有營養、是不是有食用價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代食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的飢餓感,對人們從精神上戰勝飢餓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經歷過嚴重飢餓的人都知道,腹中無物的空蕩蕩的感覺使人心慌神亂,可以為了任何一丁點能夠入口的東西去拚命。代食品的使用對處於飢餓中的人們來說,似乎看到了一線戰勝飢餓的希望,有助於緩解因飢餓而導致的精神上的極度緊張。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各級政府部門對代食品的安全問題比較重視,一些出版社也配合代食品生產工作出版了不少有關鑒定和防止代食品中毒的書籍,但由於人們飢不擇食,在對一些代食品的性質不太瞭解的情況下,沒有經過試驗就食用,因而中毒現象此起彼伏。1960年5月31日至6月10日陝西洋縣謝村公社有五個管區先後發生食用枇杷籽致18人中毒的現象;洛南縣有個食堂1960年因食用蓖麻葉以致58人中毒;商洛專區從1960年12月2日至21日這20天的時間內,連續發生六起代食品中毒的事故,共294人中毒。


在三年困難時期,代食品在救災度荒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在從精神上緩解人們對飢餓的恐懼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它在填充肚皮方面的作用更大一些。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