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浙江首次發現瀕危白頭鶴,愛稱「愛情鳥」
「愛情鳥」翩然現余姚
全球不到一萬隻的白頭鶴來余姚海塗邊越冬了專家說,這是浙江首次發現白頭鶴
1月6日,網友「漂泊信天翁」和「飛虎」在余姚臨山鎮的海塗水庫,抓拍到了一隻「怪鳥」。昨天,經過浙江野鳥協會專家的辨認,這只「怪鳥」確認是白頭鶴亞成體。同時拍到的,還有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在東亞僅存30只左右。
浙江野鳥協會負責人說,白頭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易危鳥類,在浙江,這還是首次露面。之前,浙江有記錄的鳥類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白鶴和白尾海雕等11種。
白頭鶴信奉「一夫一妻」制,如果配偶死了,就孤獨終老,也被稱作「愛情鳥」。
「怪鳥」原是白頭鶴
1月6日,網友「漂泊信天翁」和「飛虎」在余姚臨山鎮的海塗水庫,做有關錢塘江水鳥的課題調查。
下午17時,在水庫的堤壩上,「飛虎」照例用望遠鏡到處掃瞄,30米開外的一隻「怪鳥」引起了他的注意。「個頭比蒼鷺還大,腦袋白白的,身體有點灰……」
「讓我看看。」拿著望遠鏡,「漂泊信天翁」驚呆了:這不是「白頭鶴」嘛!剛從鄱陽湖回來,他對這種鶴印象很深刻。「嘴巴小小的,肌膚和丹頂鶴正好相反……」
當時看天色晚了,相機也沒電了,於是他們只用隨身的小相機定格了這一幕。回來後,為了進一步確認「怪鳥」的身份,他們把照片交給了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陳水華等鳥類專家。
「是白頭鶴。」看到照片,浙江野鳥協會的專家們一片歡呼。「這是我省第一次記錄到白頭鶴,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
神秘鳥愛家也愛美
1996年《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把白頭鶴列為「易危動物」,就是說,不加以保護的話,會淪為瀕危動物,它們主要分佈在西伯利亞北部、中國東北,日本南部。
據浙江野鳥協會人士介紹,白頭鶴是鶴群裡的神秘人,全球目前僅存9600~9800只左右。每年冬天只在長江中下遊的江西、上海一帶區域出現,在浙江是首次露面。這只落單的白頭鶴,估計是受氣流影響,和大部隊失散了,才落到了寧波余姚。
記者瞭解到,鶴的家庭觀念比較重,每次出現都是拖家帶口的,一般繁殖都選擇濕地、沼澤,只有它選擇在白樺林,膚色相近,也為了隱蔽安全。遇到天敵時,父母會隻身誘敵,小白頭鶴則是用「裝死」來自我保護。
因為穿著似修女的「黑袍白巾」,羞答答的樣子,白頭鶴又被稱為「修女鶴」。浙江野鳥協會的負責人說,它走路姿態很優美,而且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天用大量的時間梳理羽毛,確保「衣冠整齊」。
卷羽鵜鶘首次寧波越冬
在發現白頭鶴當天下午,兩人還發現了卷羽鵜鶘。
「嘶嘶……」1月6日下午3點,「漂泊信天翁」說,頭頂傳來一陣陣沙啞的叫聲。一抬頭,2只「大鳥」正在展翅飛翔。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丹頂鶴的體長有150公分,在鳥類裡算大的了,但它的遠遠超過了丹頂鶴。
於是,從那一刻起,他的鏡頭開始追隨這兩隻「大鳥」。在水庫邊蹲點的2天,他發現兩隻大鳥可活躍了。「一會在水塘裡抓魚,一會在沙灘上漫步,一會又跑到海上嬉戲追逐。」
「這麼大體型的水鳥,也就鵜鶘了。」「漂泊信天翁」說,目前中國發現的鵜鶘有3種,回去和資料一比對,原來這種大鳥叫「卷羽鵜鶘」,主要分佈在歐洲東南部、非洲北部和亞洲東部一帶,冬季才會南飛,香港有時候會去露露臉。
「11月,第一次來余姚時,好像也見過,那時候有一公里遠,看不清楚。這次可看清楚了。」他告訴記者,卷羽鵜鶘之前的越冬記錄,只在浙江溫州一帶,余姚以前只是路過。「1月在這裡能出現,說明余姚一帶,也成為他們越冬的大本營了。」
寧波成為觀鳥「聖地」
先是杭州灣濕地,青頭潛鴨,黑嘴鷗、遺鷗頻頻出現,如今連白頭鶴也在余姚露面了。這意味著寧波已越來越成為世界級候鳥遷徙的中轉站或越冬地。
「漂泊信天翁」說,觀鳥近四年了,余姚一直是福地,去了兩次,兩次都拍到了罕見的「稀客」。「寧波靠海,離杭州灣近,這裡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長距離飛行,鳥兒們體力吃不消,寧波灘涂、水庫、蘆葦蕩多,食物豐富,在這裡歇腳、覓食也很方便。」
這麼多稀客紛紛駕到,來寧波觀鳥的人們自然也多了。對於鳥友們,浙江野鳥協會的負責人建議,遇到鳥兒,盡量不要打擾它們,也不用給它們餵食,聲音盡量小,拍攝時別用閃光燈,給予他們自由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