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王融簡介 南北朝齊文學家竟陵八友之一王融生平
王融(476--493):字元長,南朝齊文學家,「竟陵八友」之一,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宰相王導的六世孫,王僧達之孫,王道琰之子,王儉(王僧綽之子)的從侄。
他自幼聰慧過人,博涉古籍,富有文才。年少時即舉秀才,入竟陵王蕭子良幕,極受賞識。累遷太子舍人。
齊武帝時,王融曾上書求自試,後遷至秘書丞,官至中書郎。
永明九年(491年),武帝在芳林園禊宴群臣,並命各人賦詩,時王融作《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文藻富麗,當世稱譽。
又因融有才辯,於永明十一年(493年),兼任主客郎,接待北魏使者,應對便捷。但融自恃有才華,希望可在三十歲內成為公輔。時北魏侵邊,竟陵王蕭子良於東府募人,舉融為寧朔將軍、軍主。融與子良相友善,為「竟陵八友」之一。
不久,齊武帝病重,融欲矯詔擁立子良即位,事未成。蕭子良和鬱林王蕭昭業爭奪帝位失敗,王融因依附子良而下獄,被孔稚圭奏劾,賜死。
《南齊書·王融傳》說他「文辭辯捷,尤善倉卒屬綴,有所造作,援筆可待」。他最為當時人稱道的文章是《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北魏的使者認為超過顏延之,可以和司馬相如的《封禪書》相比。明代張溥也稱其「詞涉比偶,而壯氣不沒」(《王寧朔集》題辭)。其實這是一篇典型的應制之作。他又曾和沈約、謝朓、周顒等一起,創建講究聲律的新變體,即永明體詩,推動了詩歌形式的發展。他的詩音韻和諧,「詞美英淨」(《詩品》),如「林斷山更續,洲盡江復開」(《江皋曲》),「坐銷芳草氣,空度明月輝。嚬容入朝鏡,思淚點春衣」(《古意》)等詩句,頗有風韻。後人常把他的詩和謝朓詩相混,可見其成就雖然不如謝朓,但詩風確有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