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弟子們官運亨通為何孔子想當官卻沒人要?
從孔子到孟子
一位坐著牛車的老人,帶著他的教科書,正步履蹣跚地向我們走這就是我拿起《論語》時腦海裡出現的畫面。
讀《論語》,無論從做人、處世還是做學問,都有很大的啟發,但就我個人來說,讓我感悟最多的就是「教化」的作用太大了。
孔子帶著當時國際一流的企業家、外交家、縱橫家子貢,堪稱政治、經濟、外交、工商樣樣都通的大通才周遊列國。要知道在孔子的三千弟子當中,子貢的學問不是最好的,比他好的像顏回、曾子、子路等等,有的是。孔子周遊列國,自己很窮,很倒霉,但是每個國家對於他的推薦,那是要買賬的。他的弟子在各個國家,有當軍隊司令員的,有當行政首長的,所以,每個諸侯都不敢用他,因為他的學生太多了,幾百萬人口的天下,他的學生就有三千人,而且學生絕對聽他的話,他動一下,諸侯國都會動搖,誰敢用他?
孔子視自己為一塊美玉,等著君王上門買,也做了自我推銷,可是賣不出去啊。生不逢時,吾道不行,孔子雖然一直有為,但找不到「位」。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論語·子罕》)
子貢有一天和孔子開玩笑說,老師,我有一塊美玉,你說我把它放到保險櫃裡藏起來好呢,還是找一個商家賣掉好呢?老師一聽,就明白了子貢的意思,笑笑說,賣!只要有買家就賣!我在這裡等著人來買的,可就是賣不出去,沒有人要。歷史上叫賣自己比較成功的,一個是姜太公,後來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另一個是諸葛亮,後來想退但退得不好,不成功,身不由己,想下台而不可得,只得鞠躬盡瘁了。
孔子之後,曾子帶出了子思這個學生,子思帶出了孟子……到了荀子,則帶出了李斯這樣太會用手段的學生,老師的作用真的太大了。
記得明初那個知識分子方孝孺吧,永樂皇帝要殺他的時候,他為了死後能有個好聽的謚號,堅決要做忠臣,表現出大無畏的樣子,希望皇帝成全他的美名。他對著永樂帝大喊大叫:你充其量滅我的九族,滅吧。而永樂皇帝偏偏要滅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師的家族,永樂皇帝的邏輯是,老師沒有教好。
撇開殘忍的權力鬥爭不說,這件事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讀出中國文化中的另一種精神:師道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君道、臣道和師道是合一的,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為什麼老師稱呼學生為弟子呢?既是「弟」,像兄弟一樣,又是「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正是「門人」嗎?是一家人,感情連在了一起。
在文化的傳承中,老師的作用太重要了,好老師太重要了。單純從教育上看,孔子是非常好的老師。
孔子留給世人的非物質遺產,大體可分為做人、處世和做學問三部分內容,這些理念迎合了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禮之用,和為貴」,這些幾乎都已成為後人廣泛接受的為人處世準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學習經驗和技巧同樣也深入人心。
儒家的支派是這樣傳下來的: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叫顏回,可惜的是,32歲就短命死了,據說主要原因是長期的營養不良,吃不起肉,甚至窮得幾天都吃不上飯。顏回死後,孔子悲痛欲絕,無奈無力回天。曾子,比孔子小46歲,跟著孔子當學生的時候,年齡方面還像個「寶貝」樣。在孔子的眾多學生中算比較魯的一個,就是拙,不是心眼多、反應快的那種人,也不是能說會道的人,學問僅次於顏回,人也很勤奮,孔子很欣賞他,於是就傳心法於曾子。後來曾子嫡傳了孔門道統。孔子的孫子子思是他的學生。所以,《論語》在開篇的第四句話就是曾子說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提出來,做人要做到對人內心沒有虧欠,一輩子做人都「戰戰兢兢」,發抖啊,腳都不敢踩實,而且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好像站在懸崖邊緣,不得不異常小心謹慎。曾子感慨說,做人一輩子,要想修養到死都沒有遺憾,實在不容易,需要下很大功夫。這個修養和境界就是孟子說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吧。
曾子寫了一篇聽老師講課的心得報告,全文1753字,取名叫《大學》。《孝經》也是曾子著的。
曾子又傳心法給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也寫了一篇心得報告——《中庸》,全文共長達3568字。子思把他爺爺孔子的道加上他老師曾子的理解,整理出來後,傳心法給他的學生孟子。
孟子是子思的學生,孔子三傳的弟子,這時已到了戰國時代,孟子的思想和孔子就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等於在繼承基礎上有所發揚光大,孔子溫文儒雅,孟子有點俠氣,動不動就罵人家是禽獸,有點耍
孟子文采很不錯,很會寫文章,加上自己的觀點,整理成《孟子》一書,全文共長達35377字。孟子以後,孔子的心法失傳了。後來荀子寫了書,勉強繼承了。但是,《荀子》一書涉嫌注水太多,和《孟子》不好比了,而且,荀子帶出來的幾個學生,像李斯之流,如果和子路、子貢在一起吃飯,估計子路、子貢根本就不會拿正眼看他們,至於蘇秦、張儀,那水平和孔子的學生更是沒法比了,一代不如一代啊。到了宋代的理學家,自認為又得了這個心傳秘訣,繼承了孔孟之心傳,他們中有人解釋說,醫書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見仁是講心的知覺性的,於是,就有了「心學」。
究竟當年孔子是怎麼傳心法給曾子的呢?已經無法查證,但我們可以從《論語》裡瞭解到一些蛛絲馬跡。
《論語》全文共長達15917字,《三字經》裡講:「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論語》是孔子的學生記錄孔子以及孔子弟子言行的書,是一部語錄體書。
我們現在說的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書,這四部書加起來,總字數不過區區6萬字左右。但後人對這四部書的註釋不知道有多少萬字了,用汗牛充棟、浩如煙海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最早提出「四書」這個概念的是宋朝大學者朱熹。朱夫子還專門為四書作了註解,稱作《四書章句集注》。此後,從宋代到清代八百多年,讀書人沒有不讀四書的,因為科舉考試就考四書。什麼叫八股文?就是從四書裡抽些句子,拿出來立論做文章,這就是所謂的「替聖人立言」,具體則以朱夫子的註解作為改卷時候的標準答案。
自孔子死後333年的公元前146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國佔據主導和統治地位,其間雖然反孔與尊孔的鬥爭不斷,但都沒能動搖儒家一統天下的局面。
說了半天,什麼叫「儒」呢?這得從中國文化的源頭說起。孔子的時代有個很時髦的詞:「遊俠」。《史記》中稱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有點類似今天所說的武士道德吧?在周代,帝王公侯這些達官貴人都擁有自己的軍事專家——這些人是世襲的武士,是當時軍隊中的骨幹。周朝後期統治權力解體,這些軍事家下崗了,原有的權力和爵位也隨之喪失,到處找機會打工,不然的話,沒法吃飯。這些曾經屬於世襲的武士們,被稱為「俠」或「遊俠」。墨家軍當中,有一部分便是這種武士。《墨子·公輸》篇裡,墨子最後對楚王說:「公輸般想謀害我。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用我設計的武器武裝起來,在宋國城牆上等候著楚國軍隊的進攻。我可以被謀殺,但是楚軍無法殺盡他們。」——這句話中提到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就是「遊俠」。
那麼什麼叫「儒」呢?儒家的源頭是司徒官。司徒官就是幫助君王「順陰陽、明教化」的。什麼是「順陰陽」?就是宣傳禮制、進行教化,簡稱禮教。《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
「儒」和「俠」是一個階層嗎?不是的。原來,在中國歷史上,「儒」和「俠」都是依附於貴族的專門人才,他們自己也屬於社會的上層。後來,儒生繼續來自上層或中層階級,俠則更多來自下層階級。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
「割雞焉用牛刀」,「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些婦孺皆知的成語都來自《論語》,它們分別出自《陽貨篇》、《子張篇》、《八佾篇》和《述而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書不在厚,有味則馨;言不在多,醒世則經。
不僅《論語》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幾乎是中華文化的代名詞(姑且這樣說),至今還影響深遠,就具體而言,它語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練又具有格言體制,易讀易誦。所談內容涉及人生修養的方方面面,對於如何做人如何處事頗有啟迪。這對青年人很有裨益。
孔子的命運從斯文掃地到送上神壇,風水輪流轉,曾經幾次起,幾次落。孔子曾經自我總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曾「惶惶如喪家之犬」、斷食絕糧的孔子創建儒家學說之後,寂寞了數百年,到了漢武帝時代時來運轉,得到意想不到的重視,以至於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地步。從漢武帝到康熙,歷代帝王給孔子的封號由「文宣王」到「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先後成為五朝師者至尊。孔子成了名副其實的貴族,惟一的貴族,因為他的身份不受朝代更迭的影響。孔子的歷史地位高到什麼程度呢?用他的粉絲朱熹的話來形容,叫「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
忽然到了五四時期,到處都喊「打倒孔家店」,我小時候還學過歌曲:「孔老二,是壞東西。」幾十年過後,國學又熱了起來,又開始成為各種人的「心得」、「感悟」了,雜七雜八的「大師班」也舉辦起來,為大學帶來利潤,為老闆們帶來證書,在可預見到的將來,他老人家還會接著熱下去,高燒不退。
正常嗎?不正常。越熱越不容易看到真相。那麼孔子的廬山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呢?
我們先看看權威的書是怎麼說的。《史記·孔子世家》裡,對孔子的生平有詳細的記載。從司馬遷的安排可以看出孔子的歷史地位。《史記》中的「世家」,本來是記載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諸侯,卻被列入世家,為什麼呢?司馬遷的意思是,孔子一生講學,尤其是周遊列國回來之後,專心培養、教育後一代,各國的精英分子多是孔子培養的,孔子做的是有利於千秋萬代的事業,他的言行思想也必將影響千秋後世,所以將他列入世家。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死於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六年)。
孔門弟子三千,賢者72人。他們散佈在各個諸侯國,成為各國的精英。孔子在當時不僅僅學問最大,而且也是精英們的精神領袖。
孔子的「祖籍」是宋國,他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孔防叔,孔子出生時,老爸叔梁紇已經是66歲的老人,3年後,父親便去世。後來因為宋國發生內亂,孔母顏氏便攜子移居曲阜闕里,過著艱難的生活。孔子後來回憶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孔子在20多歲的時候在魯國當過管理倉庫和牛羊之類的閒官,後來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直到快50歲的時候,才被魯定公任命為地方的行政長官;第三年升為司空,相當於工程建設部長;第四年,51歲的孔子當上了魯國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長吧,並且代行魯相職務。這是孔子一生中當過最大的官了——攝行魯相,也就是代理總理,但也僅僅三個月,就被季氏等人攆下台了。
罷官之後,魯定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96年,54歲的孔子因屢受排擠,不得不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帶著弟子,向各國的公卿大夫和諸侯王宣講他的政治思想,整整奔波了14年,但不是被排斥,就是被驅趕,甚至被追殺,路上還差點餓死。68歲,又回到魯國,開始著書立說,編訂六經。
40歲以後,孔子在一棵杏樹下面講學。他是開辦民間教育的第一人。有學者評價:孔子,是萬世宗師,是千年中國文化的標誌,他建立了影響千年、影響東方的思想體系。二千年的中國文化因為有了孔子的思想,而顯得深邃有力,今日的東方文化因為有了中國文化而燦爛輝煌。一個集二千年中國文化、思想於一身的人,後世子孫對他的膜拜,不僅有虔誠,更應有一份文化心靈上的感應。
孔子是傳承中華文化遺產的偉大功臣。他以廣博的知識,勞苦一生,收集整理他以前的古代文化遺產,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很難設想,如果沒有孔子這些勞動成果,古代中華文化會留下多大的空白。僅此一點,我們後人就應該對孔子表達敬意和感激。譚盾說,我非常厭惡對經典的、高尚的東西都嗤之以鼻,管孔子叫孔老二,打倒和顛覆一切經典,我覺得這是數典忘祖。
這些話說得太大了,有點像領導在大會上的發言稿。我們來看點細節吧:孔子的七十二門徒中,子路一向最魯莽爽直。有一天,他問孔子為政首先要幹什麼。孔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正名!」子路不以為然,說老師這年頭你談「正名」太迂腐了吧,太書獃子了吧?
孔子嚴肅起來,但沒有發火,仍不失夫子本色,來了一段堪稱名言的「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名不正或者不命名,就嘴軟、心虛、沒章法,弄來弄去,弄不好就讓當事人無所措手足,所以必須劃出可為不可為的界限,讓人有序可依循。
幾句話就像一篇結構完整、不可挑剔的議論文。子路服了。不服不行,因為老師的話說得很宏觀也很全面,想的都是安邦定國、牧民治世的大事。出口成章啊。什麼叫遠見卓識?聽聽孔子的話就明白了。
孔子對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有敏銳的觀察,而且通過一件小事馬上就能感覺到。記得曾經在《思維與智慧》雜誌上,看到一則關於孔子的故事,大意是:春秋時代,魯國有這樣一條法規:凡是魯國人到其他國家去旅行,看到有魯國人淪為奴隸,可以自己墊錢把他先贖回來,待回魯國後到官府去報銷。官府用國庫的錢支付贖金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孔子有個學生子貢,到國外去,恰好碰見一個魯國人在那裡做奴隸,就掏錢贖出了他。回國以後這個學生既沒有張揚,也沒有到官府去報銷所墊付的贖金。那個被贖回的人把情況講給眾人聽,人們都稱讚子貢仗義,人格高尚。一時間,街頭巷尾都把這件事當做美談。
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不僅沒有表揚子貢,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責怪他犯了一個有違社會大道的錯誤,是只為小義而不顧大道。孔子指出:由於這個學生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贖金而被人們稱讚為品格高尚,那麼其他的人在國外看到魯國人淪為奴隸,就要對是否墊錢把他贖出來而產生猶豫,因為墊錢把他贖出來再去官府報銷領獎,人們會說自己不仗義,不高尚;不去官府報銷,自己的損失誰來補?於是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裝沒看見。從客觀上講,子貢的行為妨礙了更多的在外國做奴隸的魯國人被贖買回來。孔子透過看似高尚的現象看到深遠的負面影響,從一片叫好聲中看到隱藏的危害。
這才是真實的孔子。但是,漢朝之後的歷代帝王都拿孔子當牌位,把他老人家當成神供起來。後來的王朝把四書弄成必考科目,通過科舉考試,考上舉人、進士的,都要去廟裡祭孔。據有關史料記載,古時讀書人獲取「狀元」功名後,都要到孔廟大成殿行古禮參拜孔聖,誦讀孔聖經典語錄,緬懷孔聖訓誡等,久而久之,形成傳世禮制,稱「狀元禮」。誰要是在祭拜的過程中開小差,交頭接耳,輕者取消錄取資格,重者打入大牢。
孔子被莊嚴化,被當神供了起來,一個原本有血有肉的老人愣是被變成了僵硬的泥塑,被架空成一個代替統治者訓導老百姓的老夫子,成了一個再也無法親近的人。
這實在是歷史的誤會。孔子從來就沒有高高興興過,也不可能有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