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秘瀾滄江「怕疊古人」失蹤之謎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揭秘瀾滄江「怕疊古人」失蹤之謎

2015年07月08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27 次

  在瀾滄江支流小黑江北岸坡地,一名裸露著上身以獸皮護住下體的長髮男人,用手中的漁網從小黑江裡捕撈起一網魚;身邊的同伴們用尖嘴的打擊石器將魚處死,用薄而鋒利的刮削石器將魚破膛開肚。不遠處,木竹等搭起的窩棚前,篝火燒得正旺,女人坐在地上縫補著獸皮,光著身子的孩子在一旁打鬧……古人們的身影在歷史的長河中一閃而過,留下手裡曾經使用過的石器,而人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些被認為是傣族先人的群體去了哪裡?是像瑪雅文明那樣神秘地消失了嗎?


  上千文物 只見石器不見人


  2010年4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隊康利宏回到了昆明,結束了在瀾滄江糯扎渡電站景谷縣平掌村怕疊為期一個月的考古工作,康利宏帶回了500多件初步推斷是新石器時期的打制石器。「時間上只能說是推斷,因為只有通過測試後才能判斷出確切年代,不過在碳放射效果上人骨比石器要好得多,可惜我們沒有發現人骨。」康利宏介紹,此次考古發掘,與2006年景谷縣白銀渡、上船口、南北渡三大遺址的發掘情況相似,都是屬於瀾滄江糯扎渡水電站淹沒區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對研究瀾滄江流域史前文化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



設計配圖


  怕疊新石器遺址位於景谷縣平掌村內,四面環山,一條名叫小黑江的瀾滄江支流在群山中穿梭而過,怕疊遺址就在小黑江北岸。想要到怕疊遺址,汽車、牛車、步行,需要「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就是在這裡,康利宏帶著自己的隊員們進行著搶救考古發掘工作。「我們共計發掘3000平方米,出土包括石斧、石錛、石環等遠古原住居民生產生活的常用器具500餘件。通過這些器具我們可以很好地還原當時人類生活的場景。」康利宏說。


  錐狀的漁網墜,顧名思義,繫於漁網下端,撒網捕魚時可增加漁網重量,更好地瞄準獵物;石斧用來自衛,或者是砍伐一些並不太粗壯的植物;研磨器將採集的果實研磨成汁、粉,便於食用;礫石可以敲碎堅果或是動物骨頭……至於出土的石環,說明遠古人類已經懂得裝飾美化自己。除了石器,康利宏和隊員還發現一些並不成規則的柱洞,初步推測是當時人們搭建窩棚式房屋留下的痕跡。種種跡象表明瀾滄江支流附近、景谷縣內古人類活動的繁榮。


  然而,同2006年出土上千件器具的三次考古發掘一樣,一個共同的、尚未解開的謎縈繞在康利宏心裡:器物的數量之多,功能分佈之精細,可推斷那個時代的人類活動必定十分活躍,人口數量上也較為可觀。但是,從2006年至2010年的考古工作中,並沒有找到任何零星人類骸骨,彷彿不曾有人類在此出現。那麼,是誰留下了這些石具?他們都是些什麼人?在打製出這些石具後,他們又去了哪裡?



設計配圖


  種種跡象 很可能是傣族先人


  為了弄清心中的疑問,康利宏決定在當地的民俗風情中尋找答案。「由於遺址位置靠近小黑江,出土的文物中又以石斧、石錛等打制石器為主,漁網墜也不在少數,因此可以判斷,與出土文物同時期的古人類以漁獵為生。」康利宏說,「一般說來,以漁獵為生的族群,都有逐水而居的生活習性,哪裡水草豐美便遷徙到哪裡,在瀾滄江流域的史前文化中,的確存在部族沿著瀾滄江遷徙的情況。」


  康利宏注意到,如今的景谷縣居住著24種民族,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其中又以傣族、彝族為主,佔到全縣人口數量的46.3%。「從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在我們前幾次發掘的遺址處,有實物可以證明從元、明時期便有人類在此農作開墾直至近代,生活習慣、地域命名都是代代相傳。而許多地名是當地居民用自己本族語言的發音方式命名的。」為了證實自己心中的猜測,康利宏通過走訪當地居民瞭解到,「怕疊」就是一種傣語發音。「傳說這裡的寺廟裡曾經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周圍的人們尊稱他為『老佛爺』,『怕疊』就是他名字的傣語發音。」康利宏介紹,「因此我們不排除這裡新石器時期的古人類就是如今傣族人的先人。」


  在從出土文物、民俗風情瞭解入手的同時,康利宏也沒有忽略少量柱洞的細節。「這裡的柱洞數量在一定範圍內成3或3的倍數,與房屋地基成雙倍數相異,從我們的模擬情況來看,很有可能呈窩棚式,這與如今的傣族建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據康利宏介紹,景谷天氣炎熱,鄰近小黑江附近區域氣候較為潮濕,為了保證居住環境的舒適,古人類很有可能搭建起底部懸空的窩棚。「除了氣候的原因,參考現代傣族建築建設原理,懸空的窩棚還可以防禦蟲蛇。」康利宏說。



設計配圖


  「人間蒸發」 為躲避大型食肉動物


  在初步推斷了是什麼人的問題後,取而代之的問題是:「他們到哪裡去了?」康利宏介紹,從考古的情況來看,怕疊遺址古人類生活的年代不超過兩代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生活在這裡的兩代人「人間蒸發」,是像瑪雅文明那樣充滿神秘色彩的突然消失,還是自己遷徙而走?


  對於這兩種說法,康利宏笑言:「我們考古重視的是實物說話,任何推論都要建立在出土文物的基礎之上,不能憑空假設。由於沒有任何痕跡說明這裡發生過什麼變故,因此我們只能初步假設是古人類自己遷徙而走。」


  怕疊四周環山,小黑江繞山而過,符合古人類逐水而居的習性,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放棄這片富饒之地,轉而遷徙呢?「即便是到現在怕疊附近的自然環境還是十分好的,因此在遠古,環境肯定更為優異,物種豐富,可正是優異的環境說不定成為他們遷徙的促因。」康利宏說。


  放棄優異環境,遠走他鄉,這似乎聽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康利宏一語點破:「環境優異,說明生物種類眾多,那麼從石斧、石錛的出土情況看,附近還可能生活著大型食肉動物,當這些大型動物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時,人們自然要遷移離開。」除了躲避大型食肉動物遷徙的原因外,康利宏還提出氣候乾旱、族群慣性等多種讓遠古人類遷徙的原因。


  如今,康利宏在景谷怕疊的考古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挖掘現場也已經回填成農田,只是古人類到哪裡去了的問題至今保留著,想要真正解答則要等到骨骸化石發現的那一天。「考古的魅力就在於永遠有未知的謎團等著你,你要通過實地的考古找尋文物來解答。」康利宏說。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