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金雅梅與北洋女醫學堂
我國首所公辦護校 北洋女醫學堂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天津創辦中國最早的公立女醫院——北洋女醫院(局)。院址在原東門外水閣大街24號(原天津水閣醫院、南開區婦幼保健院,已拆)。該院借用天津育嬰堂的一部分房屋,經費由海關按月撥給700元,不足款由醫院診費收入和官商捐助作補充。許、戴二女醫充當官醫。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聘我國最早的女留學生金雅梅為首任院長。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8月,袁世凱在任軍機大臣前,令天津海關撥銀2萬兩,委託長蘆鹽運使張鎮芳督辦,由院長金雅梅創建北洋公立女醫院(局)附設北洋(長蘆)女醫學堂。該堂由長蘆鹽運使司主管,金雅梅出任堂長兼總教習。這是天津第一所女子護士學校,也是我國第一所公立女子護士學校。金雅梅是中國護理教育的開拓者。
北洋女醫學堂借用老育嬰堂址,「其地基兩頭寬大,中段狹隘。當初建築時,兩頭房屋亦略為堅固,中段均系小群。房頂用泥灰,因年久失修,無不滲漏。屋內系通長土炕,均已殘缺」。金雅梅「將中間小排房屋全行拆去,於該處建築講堂、割症房、產科院各一所」。該學堂初招貧寒子女盧超遠等30名,分產科、看護兩科,以二年為修業年限。學生邊上學邊做衛生及初級護理工作。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產科、看護科及通用藥理、衛生、種痘等科學。教學方式上仿行西法,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學生除學習課堂講授的知識外,還要在北洋女醫局進行實習活動,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金雅梅一人兼顧學堂、醫局、廣仁堂三處,還經常奉差外出,非常繁忙。她每月薪水銀300兩,計由北洋女醫學堂支銀200兩(女醫學堂及附屬之養病院一切事務,均由金雅梅負責),由女醫局支銀50兩(女醫局施醫之事,由金雅梅隨時監察,遇有要症,協同該局正醫士療治,並將該局要事隨時稟報長蘆鹽運使司查核),由廣仁堂支銀50兩(廣仁堂所有衛生及療病重要事項,金雅梅隨時前往商同辦理)。她常住學堂,其住室有華洋兩式傢俱,伙食由自雇廚師料理。金雅梅任人唯賢,特聘英國女醫生衛淑貞為實習教習。衛醫生醫學精通,品行端正,曾在北京英國醫院供職,兼司教習醫學,對我國語言、文字均通曉,曾獲英皇賜給的紅十字寶星,到該院月薪為銀250兩。金雅梅慧眼識珠,1909年還特聘中國第一位護理專業女留學生鍾茂芳任看護教習。
金雅梅在主持北洋女醫學堂期間,引進西方先進護理技術和理念指導教學,提倡婦女解放,參與社會服務。該學堂早期畢業生服務在各個醫院中,以自己的行動使津門婦女率先告別「接生婆」時代,享受到西方先進的接生技術。
1911年北洋女醫學堂頭班簡易科學生胡儒貞(最優等)、金淑榮(優等)、孫淑貞(中等)、丁士林(中等)、鄭孝伯(中等)畢業,發給畢業憑照(畢業證書)。此時北洋女醫學堂的總教習為金雅梅、實習教習為衛淑貞、看護教習為鍾茂芳、漢文教習為張逢源、助教為黃啟融、楊秀蘭等。
1916年(民國5年),袁世凱逝世後,天津海關停付該院經費,由天津近代教育家嚴范孫、李琴湘等人接辦該校,汪士元(曾任長蘆鹽運使)、張伯苓先後出任過該校第一、二屆董事會董事長。蘆綱公所每月撥給經費700元。該校由公辦轉為官商合辦。學校改名天津女醫局附設護士助產學校。同年,金雅梅辭去院長、校長職務,此後定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