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作為藩王兒子是如何走上繼位之路的?
朱厚熜,興獻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時聰敏,吟誦唐詩,學習古籍,其父親自輔導,還讓他參加王府的一切例行儀式和典禮,並經常隨父進京覲見皇帝,因而,嘉靖從小就熟知朝遷的儀式和典禮的規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無子,由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等大臣,據宗法「皇明祖訓」尋找繼位人,立興獻王世子朱厚熜繼位,當時朱祐杬已去世,14歲的朱厚熜正在服喪中。
因武宗膝下無子,臨終前又未留下遺詔,只是讓太監轉告,請慈壽皇太后與內閣輔臣商議皇位繼承人。於是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與皇太后密議,決定按《皇明祖訓》「兄終弟極」的條款將皇位傳給興獻王長子朱厚熜,皇太后宣懿旨命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的時間,進京「嗣皇帝位」。1521年4月21日,在正德皇帝死去兩天以後,一個由司禮監、勳貴、皇室、內閣及朝廷代表組成的使團前往湖廣安陸(今鍾祥),年輕的興王朱厚熜接受了太后的詔書,並在藩府興王宮即皇帝位,接受官員的朝賀。1521年5月7日,一行約40人簇擁著新皇帝從安陸出發,不間斷地旅行了20天。在向北京行進時,朱厚熜表現極好,拒絕了官員和勳貴們的禮物,吃住節儉,不顧旅途勞累。
然後,繼位登基的路並不順利,風塵僕僕來到到北京,還沒進紫禁城,大臣們首先就給他擺了一道——走偏門登基。但是聰明老成的朱厚熜很快看清了情勢,不卑不亢地贏了這個回合的較量。關於這部分內容,我們看看《明朝那些事兒》裡面的描寫:「十五歲的少年朱厚熜仰頭看著遠處雄偉的京城城牆,想到自己即將成為這裡的主人,興奮的血液衝進了他的大腦。可還沒等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一群官員就迎了上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幫人其實並不只是來迎接他的.「 請殿下(此時尚未登基)從東安門進宮,到文華殿暫住.」換了一般人,對這個要求似乎不會太敏感,只要能到偉大首都就行,還在乎哪條路嗎?至於住處,反正當了皇帝房子都是你的,住哪裡都是可以的.
可是朱厚熜不願意,他不但不願意,甚至表現出了極度的憤怒.因為像他這樣的皇家子弟,十分清楚這一行為代表著什麼意思——皇太子即位。根據明代規定,這條路線是專門為皇太子設計的,做皇帝不走這條路。「我要走大明門,進奉天殿!」這才是正牌的皇帝進京路線。然而官員們不同意,他們也不多說,只是堵在那裡不走。在他們看來,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會乖乖地就範,聽他們的話。可惜朱厚熜不是一個好糊弄的人。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有一種天賦,楊廷和正是看中了他的這種天賦,才決定扶持他成為新一代的皇帝,使他脫穎而出。」最終,大臣們終究拗不過這位十五歲的小少年,朱厚熜走大明門進了皇宮,他看著金碧輝煌的宮殿,十分踏實地坐上了堂兄的座位.
從這一天起,明代歷史上最為聰明,心眼最多的嘉靖皇帝開始了他長達四十餘年的統治,前面等待著他的,將是無數的考驗和折磨.即位後,在如何尊崇其父母的問題上與禮部及眾多朝臣又發生衝突,史稱「大禮議」,經過兩年多的爭辯,最後以君權的高壓結束,朱厚熜的意願終於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