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呂洞賓這個人嗎?他的身世?
我們都知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知道其中的呂洞賓長得最為帥氣,也最有名望,且法術高強。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呂洞賓這個人嗎?其實,歷史上還真的有這麼一個人,不過他本叫呂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
之所以有個字叫「洞賓」,馮吉曾在《文匯報》載文談及,據說他因時局混亂,看破紅塵,遂棄官攜妻出走隱居,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裡的賓客,也有一種說法是他們夫妻倆相敬如賓。在八仙中,只有呂洞賓和張果老兩位在正史中有記載。
關於他的身世,一種說法是唐朝宗室,姓李,武則天時屠殺唐室子孫,於是就逃了歸隱了,還有一種說法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因感仕途多蹇,轉而學道。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呂洞賓是唐朝人。
之所以如此明確確定他是唐朝人,只因《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二百多首。這個詩作的數量可不少。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比如他的《漢宮春》:「橫笛聲沉,倚危樓紅日,江轉天斜。黃塵邊火澒洞,何處吾家。胎禽怨夜,來乘風、玄露丹霞。先生笑、飛空一劍,東風猶自天涯。情知道山中好,早翠囂含隱,瑤草新芽。青溪故人信斷,夢逐飆車。乾坤星火,歸來了、煮石煎沙。回首處,幅巾蒲帳,雲邊獨是桃花。」再比如他的《蘇幕遮》:「天不高,地不大。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載。不用之時全體在。用即拈來,萬象周沙界。虛無中,塵色內。儘是還丹,歷歷堪收采。這個鼎爐解不解。養就靈烏,飛出光明海。」乍一看寫得比較隨性,但是在隨性中又蘊含了豐富的道教真理,還包含了他的劍術,看得出他為人灑脫的特性。
關於他為什麼會入道教,且民間如此盛傳他?據說呂洞賓他小時候也是尖子生,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文章,對他來說統統小菜一碟,被稱為神童。但可惜生不逢時,唐朝末年,科場腐敗,他考了幾十年,卻屢屢不第。流落風塵,渾渾噩噩度日,偶然的一天,在長安酒肆中遇鍾離權,「黃粱一夢」,於是感悟,求其超度。經過鍾離權的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貪嗔,二斷愛慾,三斷煩惱」,並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
當然這後半段就不大可信了,但前半段是有一定依據的,宋代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他為「呂祖」,之所以名氣頗高,是因為他長得帥,長得仙風道骨的那種帥,一提起道家的仙人,大家想起的基本上就是呂洞賓了,《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曾說過:「故佛道中惟觀自在(觀世音),仙道中惟純陽子(呂洞賓),神道中惟伏魔帝(關帝),此之聖願力宏大,欲普渡之身世界,拔盡一切苦惱,以是故祥雲寶馬,常雜處人間,與人最近。」
二來,呂洞兵的劍術超常,經常身背一把長劍,仙風道骨,威風凜凜,民間相傳呂祖可飛劍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最後得聲明一點,呂洞賓三戲白牡丹這等情愛之事,只是存在於八仙之類的小說中,歷史上呂祖的寶劍最重要就是「斷煩惱、貪嗔、色慾」的心中之劍,他怎能對白牡丹處處留情,不過,歷史上的呂洞賓還真的是經常逛妓院,但並非好色濫淫,而是開導勸化這些風塵女子們。志向遠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