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科學界的傳奇故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科普作家約翰•霍根出版了一部轟動一時的書——《科學的終結》。這部書的論點——「科學已經走向終點,將來不再會有過去那些激動人心的偉大發現了」倒不算太新鮮,十九世紀末就有人提出了同樣的觀點。從西方到東方,也有不少科學家批評這本書以偏概全,觀點謬誤。
不過,《科學的終結》這本書是以作者對一批頂尖學者的採訪實錄為線索的,這批科學家或者擁有諾貝爾頭銜,或者被同行們稱為「大師」、「某某學科第一人」。這使得本書具有很好的史料價值。並且,通過書中的描述我們會發現,這些擁有世界級桂冠的科學家們,其興奮點竟然與科幻作家們非常類似。
霍金肯定是他們中間名氣最大的一位,國內許多科幻愛好者們都知道他的故事:身體殘疾,癱在輪椅上,靠一根手指點擊電腦與外界交流,寫過《時間簡史》這部世界科學名著。霍金的成名理論創見就是:在非常小的尺度上,量子不確定性不僅使物質和能量,而且使空間和時間在不同狀態之間起伏。這些時空漲落會產生「蛀洞」——能把一個時空區域與另一個非常遙遠的時空區域聯繫起來。怎麼樣,很熟悉吧,因為你一定在無數篇關於星際旅行的科幻小說讀到「蛀洞」這個詞了。
在一篇演講錄的結尾,霍金提到:「鑒於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它們很快會在智力上超過創造它們的人類,並且自己得到(關於宇宙規律的)終極理論。」(《科學的終結》137頁)。這個很普通的科幻小說題材就這麼從一位當代大科學家的頭腦中迸現出來。
美籍俄羅斯宇宙學家林德也是一位「科學奇想家」。他認為,存在著無數個宇宙,每一個都與其它的有極微小的差別。而且我們永遠無法瞭解其它那些宇宙中發生了什麼,因為包括我們這個宇宙在內的無數個宇宙一經形成,就以超光速彼此分離。大家可以看一看克萊頓(《侏羅紀公園》的作者)剛出版的科幻小說《重返中世紀》,這部作品的中心點就是關於 「無窮個宇宙」的設想,只不過在《重返中世紀》中,不同宇宙之間不僅能聯繫,甚至能你來我往。當然,純粹科幻小說家的思路總是更自由一些。
由於發現了DNA的螺旋分子結構,弗朗西斯•克裡克成為分子生物學界的權威,也是探討生命問題的權威。在《生命本身》一書中,克裡克探討了生命起源的過程。不過結論卻是:生命起源所需要的條件如此之多,以至於很難相信地球上真的完全存在過這些條件。他認為,幾十億年前外星的智慧生命來到地球,並有意地播種了微生物。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英國著名天文學家霍伊爾。霍伊爾以發現星際間重金屬元素形成機理而享譽科學界,是劍橋天文研究所第一任所長。霍伊爾認為,地球原始環境自發形成生命的機率,就像一堆工業垃圾在一場龍捲風的襲擊下,自行組成了一架波音747那麼小。地球上生命的祖先必定是從太空中來的。甚至就在今天,流感、哮喘等流行病的暴發也是因為地球經過了宇宙中的微生物帶。
不過與其他同行相比,霍伊爾文筆可能更好一些,於是他乾脆把自己的觀點寫成了科幻小說《黑雲》。這部作品講的是,一團巨大的星系暗物質雲包圍住了太陽,使地球接受到的太陽能急劇下降,形成災難。但是這團黑雲本身又是有生命、甚至有智慧的,只不過它的生命形態迥異於人類,無法與人類溝通。故事中的人類主人公甚至因為竭盡全力仍然無法與黑雲建立聯繫而發瘋。《黑雲》是世界頂尖科學家所寫的極少數科幻名著之一。
該亞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母。1972年,著名英國化學家詹姆斯•拉夫洛克用這個詞來表示他形成的一個概念:地球與在它上面生活的生物們靠著共生關係,共同構成一個有機體,以至於人們必須把地球本身當作一個生命來看待。或者,必須用研究生命的方法來研究地球。。後來,該亞便成為生物學和地球物理學中的一個流行名詞。事實上,從柯南道爾的《地球痛叫一聲》開始,將整個地球當作一個生命體的科幻小說已經屢見不鮮了。
機器人這個奇妙構思不僅令科幻作家著迷,也令科學家著迷。當然,科學家不能光說不練,於是,像埃德爾曼這樣的大學者便開始嘗試在實驗室裡建造機器生命。埃德爾曼是197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洛克菲勒大學教授。他在實驗室裡製造了四個用倡導自然選擇學說的達爾文的大名命名的機器人。這幾個形如當今日本玩具機器狗般的機器生命在埃德爾曼佈置的「自然環境」中遊蕩,尋找「好」的東西,離開「壞」的東西。而埃德爾曼事先為它們規定:藍色是「壞」的,紅色是「好」的。埃德爾曼對來訪的本書作者說,雖然這幾個機器人的頭腦十分簡單,但畢竟擁有智慧的雛形。
由於筆者沒有進一步的線索,所以真不好說,是科幻小說中的奇思妙想啟發了科學家,還是科學家們的奇思妙想啟發了科幻作家。反正雙方總有許多想法驚人的一致。
讓我用書中的一句話為本文結尾吧。這句話並不是針對科幻小說講的,它只是告訴我們,在科學界最前沿的地方,有人正在與科幻作家們思考同樣的問題:
同其他科學幻想家一樣,玻姆(量子力學專家)也期望,在將來的某天,科學和藝術將融為一體。「科學和藝術的分離是暫時的,」他這樣評論道:「這在過去並不存在,將來也沒有理由繼續保持這種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