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美國自殺學之父去世:提倡對死者「心理驗屍」
施耐德曼曾經在一個普通的早上醒來時,用玩笑的方式為自己寫下了訃告:「著名死亡學家死亡」,他笑著看著自己的作品,接著又繼續這個笑話:「著名自殺學家自殺」。
當然,他沒有自殺,這名用一生來研究選擇死亡的人的心理學家最終讓死亡選擇了自己。2009年5月15日,這位90歲高齡,疾病纏身的老人,被稱為「美國自殺學之父」的施耐德曼(Edwin Shneidman)在位於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生命中你惟一不用做的一件事就是死亡,堅持到底,它就會為你而做。」
1、慰問信引發自殺研究
施耐德曼是烏克蘭猶太移民的兒子。小時候,他就喜歡讀《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當時他還不知道,40多年後,這本書中將有長達7頁的內容來自自己的研究。16歲時,他考入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念的都是心理學。
1949年,年輕的施耐德曼正在布萊特伍德的一家醫院做精神病實習研究,這時,主任給了他一個任務:給兩位自殺的退役老兵的遺孀寫慰問信。這個任務讓從沒接觸過自殺的施耐德曼決定研究這兩個臨床案例。
他來到洛杉磯的驗屍辦公室,昏暗的地下室裡,佈滿了灰塵,充斥著摩托機油的味道。在這裡的死亡檔案中,他看到了洛城所有自殺者的記錄,其中包括幾百份的遺書。按照原計畫,他只會在這裡工作兩小時,可結果他呆了一整天。從此,自殺學成了施耐德曼的研究方向。他總是說,「沒有人必須死亡,死亡是可以為你而做的。」
此前,他從未見過自殺筆記。職業本能告訴他,如果要做研究,就不能直接閱讀這些東西,因為偏見會侵佔研究者的頭腦中。隨後,他和後來的著名心理學家法布羅(Norman Farberow)一起開始收集自殺者和非自殺者的筆記,在未知作者身份和意圖的情況下對這些筆記進行分析,很快便正確地辨別出了哪些筆記是來自真正的自殺意圖者。
施耐德曼在此後的20年中,一直在使用一個自己發明的詞彙「心理疼痛」(psychache),用以描繪病人在心理受挫後產生的無法忍受的心理痛楚。「很多沒有自殺的人都存在心理疼痛,但沒有一個自殺者不帶著巨大的心理疼痛的。」他說。
2、對死者「心理驗屍」
上世紀50年代,他和法布羅、萊特曼(Litman)醫生組建了洛杉磯自殺干預中心,一面進行自殺研究,一面開展自殺預防工作。他還組建了美國自殺學協會,並成為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第一位死亡學教授。
有一天,一位母親來到施耐德曼面前哭訴自己兒子亞瑟的自殺過程。她給了施耐德曼一份11頁的遺書。「請幫我理解我兒子亞瑟的死亡。」母親懇求道。
亞瑟並非精神病患者。事實上,施耐德曼早已打破了此前人們認為自殺者一定精神不正常的看法。他的研究表明,只有15%的自殺者才存在精神問題。亞瑟自殺當天曾和父親共進早餐,詢問過能否貸款,還幫一個朋友修好了汽車警報。同時,他也繼續寫自殺筆記,策劃自己的死亡。這令施耐德曼感到不解:「一個人怎會在準備結束自己生命時,如此積極地介入到生活中?」此外,亞瑟生前大部分時間都很抑鬱,但為什麼偏偏選擇一個特定的週末結束自己生命呢?
施耐德曼認為,使用生物學、藥物學的知識來防止自殺意圖是遠遠不夠的,在採訪過包括亞瑟母親在內的多位死者家屬之後,他提出應該對自殺者進行「心理驗屍」:在亞瑟的案例中,他小時候父母的離異、和母親關係的疏遠等等很多因素都最終促成了他的舉動。
施耐德曼也發現,自殺者產生自殺企圖的時間較短暫,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是會有效的。萊特曼醫生曾表示,他們的自殺干預中心成立30年來,洛杉磯的自殺率減少了一半。這個機構在「心理驗屍」的方法下,做了大量的對死者家屬的採訪、日記等其他文獻的記錄,以期對每一位逝去者的心理進行分析。
他們最有名的一個案例便是瑪麗蓮·夢露之死。1962年她服用過量安眠藥死亡之後,中心負責對其進行「心理驗屍」,瞭解到她曾經兩次自殺未遂,在她事業成功後卻極度抑鬱,經過分析,他們的報告正式指出夢露之死「很可能是自殺」。自殺干預中心因這一結論名動全美。
3、製藥業讓他很無奈
1966年,施耐德曼成為美國精神衛生局自殺預防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在他離開洛杉磯自殺預防中心之後的3年裡,全美的自殺預防中心從15家發展到超過100家。
但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美國醫療體系自由主義傾向的出現,施耐德曼的工作變得越來越艱難。他的全國自殺預防項目因經費等問題而中止。打給自殺預防中心的求助電話也減少了,人們開始更多地依賴藥物干預和神經研究。製藥商似乎成了預防自殺的救星,不斷出現的新的安定藥、抗抑鬱劑等等佔據了市場,似乎吃了這些藥,就可以有效防止自殺。
人們更關心吃哪種藥更快更有效,而不去思考個人生活中到底癥結在哪兒。施耐德曼只能用寫書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干預理念。他一生寫了20本書,不少讀者認為他的書像小說一樣好看,又不乏堅實的科學依據。1973年,他的《人之死》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
施耐德曼曾說,自殺是個複雜的隱患,社會學家認為自殺率與戰爭或失業等有關,精神分析學家認為自殺是一種內向的暴力行為,精神病專家認為自殺與生物化學的不平衡有關係,但他認為沒有一種說到點子上,自殺和所有這些原因都有關,而且更複雜。他始終強調兩個簡單的問題:「什麼讓你受傷了?」「我可以如何幫助你?」憑著這兩個問題,施耐德曼堅持從患者的生活背景出發,分析個人歷史,積極進行對症干預。他甚至著文分析,什麼樣的死亡是「好的死亡」。一些評論者指出,他本人的死為其他人樹立了榜樣。
8年前,施耐德曼的伴侶突然死於心臟病,此後他又疾病纏身。但他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說,自己有很強烈的想活下去的願望。「我會死的,低下頭相信這點,我也會死的,不過,我會『活』在我的孩子中,我的DNA中,我的書中,我的名譽中。」
鏈接
「創始人」的離去
邁克爾·拉塞爾(Michael Russell)
被稱為「抗煙斗士」的英國精神病學家和公共衛生科學家拉塞爾近日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77歲。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人們已經掌握了大量吸煙有害健康的證據,但是,很少有人能明確說出為何人們這麼喜歡吸煙。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這和生活習慣有關。
盧梭1988年遞交了報告《尼古拉癮》(Nicotine Addiction),第一次明確正式地指出,尼古拉才是造成人們對吸煙上癮的罪魁禍首,人們吸煙是典型的藥物依賴症狀。
盧梭在倫敦成長為一名精神病專家,並選擇了吸煙作為研究論文。他在1971年時就總結出藥物尼古丁是吸煙習慣的幕後動力。此後,他終其一生都在為抗爭煙草政策,幫助人們接受戒煙治療而努力,他被認為是推廣戒煙治療的第一人,但他更有名的還是非藥理性干預戒煙的研究,尼古丁口香糖、顧問制度等方式如今已被廣泛運動到各類治療結構。
布萊爾·高德溫(Brian Goodwin)
加拿大理論生物學奠基人高德溫近日去世,享年78歲。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演化像跳舞,不會哪兒都去,它只是在尋找可能的地方。」因為他,生物學界出現了一門新的分支:理論生物學,即用數學和物理的方式來理解生物學。近年來他又成為整體科學的倡導者,認為自然界中,情感和本能與理性分析起到一樣的作用,倡導科學與人文學科應結合起來研究。
曾在加拿大學習生物學,在牛津學習數學的高德溫創立了新的生物學研究理念,不同於達爾文強調衝突和競爭,新的理念認為生存只是「尋找你想變成你自己的地方」,很多倖存下來的生物並未比淘汰掉的生物更先進。他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後來「結構主義」生物學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