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驗室事故你可能不知道的16個事實
新浪科技訊 據《探索》雜誌11月號報道,我們都知道很多科學成果是在實驗室裡完成的,可是,你是否知道,有很多發現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進行其他項目的實驗時因為陰差陽錯而偶然發現的?
1. 公元9世紀,中國的一些煉金術士試圖利用硝石、硫、二硫化二砷和風乾的蜂蜜合成一種長生不老仙丹,卻意外地發明了火藥。
2. 1675年,德國科學家何尼格·布蘭德(Hennig Brand)在他的地窖裡儲存了50桶尿液,他希望能將其變成黃金。後來這些尿液變為一種蠟狀發光物質,這種物質可以自燃,這就是後來我們所知的磷元素。
3. 16世紀50年代,瑞典化學家卡爾·史基 ( Carl Scheele )發明了一種工業化生產磷的方法。他還發現了其他八種元素,包括氯、氧、氮和像氨、甘油和氫氰酸這樣的化合物。
4. 人們在實驗室發現了史基的屍體,史基終年43歲,人們猜測,他的死亡與他喜歡實驗有毒的化合物有關。
5. 纖維B(一種質地牢固重量輕的合成纖維) 、超強力膠水、玻璃紙、便條紙照片和留聲機,都是科學家在實驗室做實驗時出現了差錯而導致的「陰差陽錯」的產物。
6. 《The Flash》是1940年為全美出版公司創作的漫畫,也是第一部在發生實驗室事故後研製超級武器的漫畫英雄。
7. 因為實驗室事故而出現的漫畫形象還有《塑膠俠》(實驗者被一個裝滿酸的鼓擊中)、《笨船》(實驗者受到一顆實驗炸彈的照射),當然還有《蜘蛛人》(實驗者被一隻帶有幅射的蜘蛛咬傷)。
8.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最大的危險來自和在實驗室接觸到的疾病。世界最後一次有記錄的天花病例的主人公是攝影師傑內特·帕克,1978年他因感染天花死亡,他的死是英國伯明翰大學實驗室內的病毒逃逸所致。
9. 但有時候,人類也會意外地發起反擊:因發現青黴素而聞名世界的亞歷山大·弗雷明 ( Alexander Fleming)有一次將噴嚏打在了一個細菌樣本上,他驚訝地發現,他的鼻涕控制了細菌的生長,就這樣他又偶然地發現了一種抗生酶。
10. 學校和大學的實驗室發生差錯的幾率是企業實驗室的100到1000倍。
11. 1938年,DuPont公司的化學家洛伊·普凱特(Roy Plunkett)打開了一個廢棄的盛有四氟乙烯 (tetrafluoroethylene)氣體的小罐子,他驚訝地發現裡面有一種非常光滑的白色粉末。他給這種粉末命名為鐵氟龍(Teflon,一種樹脂)。
12. 或許普凱特當時就應該把他發現的鐵氟龍挑出來予以消滅,因為到2005年,美國環境保護協會在鐵氟龍(Teflon)的成份中發現了一種被稱為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的物質,這種物質有可能是一種致癌物。現在95%的美國人的血液中都含有這種物質。
13. 1992年,科學家在威爾士的礦業城梅瑟蒂德菲爾(Merthyr Tydfil)進行了一項藥物實驗,接受實驗的男性報告稱,西地那非(Sildenafil Citrate)對絞痛的療效甚微,但它卻有一種非同尋常的副作用。今天這種在世界非常暢銷的藥物叫做偉哥。
14. 1943年,瑞士化學家阿爾伯特-霍夫曼的手指無意中沾染了一些麥角酸(Lysergic acid),之後,他出現眩暈和視覺扭曲以及想大笑的症狀,由此拉開了迷幻藥LSD時代的序幕。
15. 本傑明·弗蘭克林在進行一電擊火雞的實驗中,不小心將來自兩個萊頓瓶的電流引入了自己身體。他寫道:「那一瞬間實在太棒了,爆破聲就像手槍的聲響。」他這樣形容這次意外,「我決不想再次重複這樣的事情了」。
16. 1965年,天文學家阿爾諾·彭齊亞斯(Arno Penzias) 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擦洗了所在的貝爾實驗室的天線,他們當時認為是鴿子留在上面的糞便導致了天線出現了持續惱人的嘶嘶聲,他們後來發現,這些聲音原來竟是宇宙大爆炸而產生的微波回聲。(楊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