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未來十年人類的個性轉變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未來十年人類的個性轉變

2016年04月03日 科學探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16 次

如果你認為十年之後的自己與現在改變不大,那麼請再想一想。一項新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自己在過去時間裡發生的改變,但只有很少人會預料到自己未來會產生改變。人們對於自己過去十年裡的品味、價值觀甚至個性的改變十分清楚,但許多人仍然堅持,現在的自己在十年之後並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近期一項來自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的研究顯示,這其實是一個不真實的想法。

  「其實我們都能意識到改變的發生,因為我們都承認在過去十年裡的每個年齡段,自己都改變了很多,」吉爾伯特說,「但我們似乎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即成長的過程到現在為止就已經差不多完成了。」




  永久的個性

  吉爾伯特和他的同事們將這種錯誤的信念稱為「歷史終結的錯覺」。吉爾伯特說,不管在什麼年齡段,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過去的經歷已經將他們塑造成為現在的模樣,並且是最終的結果。

  研究者在網路上招募了志願者,分別就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後的情況填寫各種有關個性、偏好和價值觀的調查問卷。總共有超過19000名志願者參與了這一系列調查。在調查中,研究者將18歲組對未來十年的前瞻答案與28歲組的回顧答案進行了比較,並以此類推(19歲組與29歲組的比較,20歲組與30歲組的比較),最高年齡的參與者是68歲。結果顯示,年紀大的人往往報告了過去十年裡的很多改變,而年輕者則大多沒有期待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

  「當一個四十歲的人回頭看的時候,他們說,『我的個性、價值觀還有各種偏好都改變了很多』,」吉爾伯特說,「但一個三十歲的人展望未來的時候,他們說,『我不覺得這些方面我會改變很多。』」

  為了保證研究結果不是人們過分高估了過去的變化,或者過分低估了未來的改變,研究者還分析了3808個真實的個性變化案例。這些人分別在1995—1996年和2004—2005年填寫了有關自己個性問題的調查問卷。分析的結果與之前調查的結果幾乎完全相同。也就是說,人們很擅長評估從過去到現在的改變,而說到未來就顯得估計不足。

  這種「歷史終結的錯覺」可能是由兩種因素造成。一是人們更相信自己對自己的瞭解,並覺得未來是可以預測的,因此人們傾向於將現在的一切看得更長久。另一個原因是,對未來的想像顯然比對過去的回憶更加困難。吉爾伯特說,人們很難想像到未來將發生的改變,因此常做出錯誤的結論——既然沒想出來,姑且就認為不會改變。

  改變的後果

  吉爾伯特稱,這種誤判可能會給生活帶來現實的後果。例如,在面臨很多人生選擇——從婚姻到事業——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假定自己十年之後還喜歡同一個人或者同一種活動。研究者還詢問了170個人這樣的問題:你現在願意花多少錢去看最喜歡的樂隊在十年之後演出一場?你又願意花多少錢去看一場十年之前最喜歡的樂隊在本周的演出?回答者的年齡從18歲到64歲都有,他們的答案顯示了這種誤判的後果。

  對於現在最喜歡的樂隊,人們願意花130美元去看一場他們在十年之後的演出;而對於之前喜歡的樂隊,人們現在只願意花80美元看他們表演。吉爾伯特說,這個差價顯示出人們過分估計了自己未來的偏好與現在的一致性。

  吉爾伯特補充道,心理學家已經對人一生中個性和價值觀如何改變有了一定的瞭解。例如,人們隨著年齡增長,對新事物的態度會變得越來越謹慎。年紀越大,未來就越難以改變——儘管如此,你仍然會比想像中改變得更多。

  吉爾伯特說:「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偏好比以往想像的更不穩定,那我們就可以在做決定的時候更加小心。我們可以為自己找好『後路』,例如,如果我要買一張十年之後的音樂會門票,那我應該買一張能退的票。」

  不過,如果你想在自己的結婚誓言中加入「十年選擇變更」的條款時,請注意吉爾伯特的另一個研究結果:他們發現當人們感覺到自己有能力改變主意的時候,會對新做出的選擇不那麼滿意;而如果之前做出的決定無法更改,人們反而會更加開心。「最完美的世界是這樣的,你可以改變主意,但你自己卻發覺不到改了主意。」吉爾伯特說道。


標籤:



給我留言